词典 转丸 转丸的意思
zhuǎnwán

转丸

简体转丸
繁体轉丸
拼音zhuǎn wán
注音ㄓㄨㄢˇ ㄨㄢˊ
结构AB式
字数2字词语

拆字解意

zhuǎn zhuàn zhuǎi,(1) [转文]指说话或写文章时有意不用通俗易懂的词句,而使用文言文词语以显高雅。

wán,(1) 小而圆的东西。【例句】:弹(dàn)丸。肉丸儿。(2) 专指“药丸”。【组词】:丸散膏丹。丸药。(3) 量词,用于丸药。【组词】:吃两丸儿。

基本含义

形容事物转瞬即逝或转变迅速。

转丸的意思

转丸 [zhuǎn wán]

1. 《鬼谷子》篇名。今佚。

2. 谓转动圆球。

3. 多用以比喻顺易。

5. 蜣蜋的别名。

转丸 引证解释

⒈ 《鬼谷子》篇名。今佚。

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论说》:“暨 战国 争雄,辨士云踊,从横参谋,长短角势,《转丸》骋其巧辞,《飞钳》伏其精术。”
范文澜 注:“《转丸》、《飞钳》,皆《鬼谷子》篇名,《转丸篇》文佚。”
刘师培 《与人论文书》:“是以转丸之辨,智浮於炙輠;摧坚之健,勇隃於彻札。”

⒉ 谓转动圆球。

《淮南子·要略》:“若转丸掌中,足以自乐也。”

⒊ 多用以比喻顺易。

《南齐书·崔慧景传》:“风驱电扫,制胜转丸。”
唐 杜甫 《送从弟亚赴安西判官》诗:“应对如转丸,疏通略文字。”

⒋ 蜣蜋的别名。 晋 崔豹 《古今注·鱼虫》:“蜣蜋,能以土苞粪,推转成丸,圆正无斜角。

庄周 曰,蛣蜣之智,在於转丸。一曰蛣蜣,一曰转丸,一曰弄丸。”


国语词典

转丸 [zhuǎn wán]

⒈ 比喻圆滑婉转,收放自如。

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论说》:「转丸骋其巧辞,飞钳伏其精术。」
唐·杜甫〈送从弟亚赴安西判官〉诗:「应对如转丸,疏通略文字。」

⒉ 蜣螂的别名。参见「蜣螂」条。


转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巧辞释义:⒈善于言辞。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子贡 利口巧辞,孔子 常黜其辩。”晋 干宝《搜神记》卷十八:“张司空 有一少年来謁,多才巧辞,疑是妖魅,使我取华表照之。”⒉虚伪之辞。亦指巧妙的言辞。晋 葛洪《抱朴子·时难》:“於是 弘恭、石显 之徒,饰巧辞以搆象似,假至公以售私姦。”南朝 梁 刘勰《文心雕龙·论说》:“《转丸》骋其巧辞。《飞钳》伏其精术。”《资治通鉴·唐德宗建中三年》:“雄 復欲以巧辞説之,孝忠 怒,欲执送京师,雄 惧,逃归。”明 郎瑛《七修类稿·国事·石亨奸党》:“至於咎徵屡见,搆巧辞以粉饰太平。
    • 2.
      弄丸释义:⒈古代的一种技艺,两手上下抛接好多个弹丸,不使落地。 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昔市南 宜僚 弄丸,而两家之难解。”清 龚自珍《明良论四》:“庖丁 之解牛,伯牙 之操琴,羿 之发羽,僚 之弄丸,古之所谓神技也。”因用以喻娴熟巧妙,轻松不费气力。唐 刘知几《史通·言语》:“战国 虎争,驰説云涌,人持弄丸之辩,家挟飞钳之术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二八回:“掀天揭地英雄手,拔石应宜似弄丸。”⒉蜣螂的异名。晋 崔豹《古今注·鱼虫》:“蜣蜋能以土苞粪,推转成丸,圆正无斜角……一曰转丸,一曰弄丸。”
    • 3.
      蛣蜣释义:即蜣蜋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“庸詎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”晋 郭象 注:“夫蛣蜣之知,在於转丸,而笑蛣蜣者,乃以苏合为贵。”宋 黄庭坚《演雅》诗:“蛣蜣转丸贱苏合,飞蛾赴烛甘死祸。”《资治通鉴·后唐明宗天成二年》:“明公捨 李琪 而相 崔协,是犹弃苏合之丸,取蛣蜣之转也。”胡三省 注引 陶弘景 曰:“喜入人粪中,取屎丸而却推之,俗名为推丸。”清 吴骞《扶风传信录》:“狮取而摶弄之,如蛣蜣之转丸。”参见“蜣蜋”。
    • 4.
      蜣蜋转丸释义:亦作“蜣郎转丸”。蜣螂把粪推滚成球形。常指一种天然的低下的本能。
    • 5.
      蜣螂转粪释义:见“蜣蜋转丸”。
    • 6.
      蜣郎转丸释义:见“蜣蜋转丸”。

转丸(zhuanwan)近音词(最多显示15个)

转丸是什么意思 转丸读音 怎么读 转丸,拼音是zhuǎn wán,转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转丸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