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日南至 日南至的意思
nánzhì

日南至

简体日南至
繁体
拼音rì nán zhì
注音ㄖˋ ㄋㄢˊ ㄓˋ
结构ABC式
字数3字词语

拆字解意

rì,(1)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(亦称“太阳”)。【组词】:日月星辰。日晷(guǐ)(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)。日珥。日薄西山(太阳快要落山了,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)。(2) 白天,与“夜”相对。【组词】:日班。(3) 天,一昼夜。【组词】:多日不见。今日。日程。(4) 某一天。【组词】:纪念日。(5)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,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。(6) 时候。【组词】:春日。往日。(7) 每天,一天一天地。【组词】:日记。日益。(8) 特指“日本国”。

nán nā,(1) 方向,早晨面对太阳,右手的一边,与“北”相对。【组词】:南北。南方。南面。南国(指中国南部)。南陲(南部边疆)。南极。南半球。(2) 姓。 ◎ 〔南无(mó)〕佛教用语,意思是合掌稽首,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,常加于佛、菩萨名的前面,如“南南阿弥陀佛”、“南南观世音菩萨”。

zhì,(1) 到。【组词】:至此。自始至终。从古至今。至于。以至。甚至。(2) 极、最。【组词】:至少。至亲。至交(最相好的朋友)。至诚。至高无上。至理名言。

基本含义

太阳到达南边,表示到达最南边,形容极其遥远。

日南至的意思

日南至 [rì nán zhì]

1. 指冬至日。夏至以后,日躔自北而南;冬至以后,又自南而北。故冬至日又称“日南至”。

日南至 引证解释

⒈ 指冬至日。夏至以后,日躔自北而南;冬至以后,又自南而北。故冬至日又称“日南至”。

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春,王正月,辛亥朔,日南至。”
杜预 注:“周 正月,今十一月,冬至之日,日南极。”
唐 韩愈 《息国夫人墓志铭》:“年若干, 元和 七年甲子日南至,以疾卒。”
《旧唐书·太宗纪下》:“十一月甲子朔,日南至,有事於圆丘。”


日南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一章释义:⒈歌曲诗文的一段,亦指诗文的一篇。 汉 王充《论衡·自纪》:“为世用者,百篇无害,不为用者,一章无补。”《易·乾》“乾元用九,乃见天则”三国 魏 王弼 注:“此一章全説天气以明之也。”唐 白居易《酬张太祝晚秋卧病见寄》诗:“一章锦绣段,八韵琼瑶音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八回:“那先生开讲《中庸》,开卷便是‘天命之谓性’一章。”⒉古历以十九年为一章。《周髀算经》卷下:“十九岁为一章。”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“春正月辛亥朔,日南至”孔颖达 疏:“计十九年而有七闰,古历十九年为一章,以其闰餘尽故也。”宋 赵夔《道过遂
    • 2.
      南至释义:即冬至。《逸周书·周月》:“惟一月既南至,昏昴毕见,日短极,基践长,微阳动於黄泉,阴降惨於万物。”朱右曾 校释:“冬至日在牵牛,出赤道南二十四度,故曰南至。”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春,王正月,辛亥,朔,日南至。”杜预 注:“周 正月,今十一月。冬至之日,日南极。”孔颖达 疏:“日南至者,冬至日也。”唐 杨炯《浑天赋》:“太平太蒙,所以司其出入;南至北至,所以节其寒温。”宋 王禹偁《南郊大礼》诗之五:“圣寿久长南至日,寳图高大北星辰。”
    • 3.
      日南至释义:指冬至日。夏至以后,日躔自北而南;冬至以后,又自南而北。故冬至日又称“日南至”。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春,王正月,辛亥朔,日南至。”杜预 注:“周 正月,今十一月,冬至之日,日南极。”唐 韩愈《息国夫人墓志铭》:“年若干,元和 七年甲子日南至,以疾卒。”《旧唐书·太宗纪下》:“十一月甲子朔,日南至,有事於圆丘。”
    • 4.
      进历释义:谓封建时代岁将终时,太史进奏新历。《太平广记》卷一六三引 宋 孙光宪《北梦琐言·唐国闰》:“先是司天监 胡秀林 进历,移闰在丙戌年正月,有 向隐君 亦进历,用宣明法,闰乙酉年十二月。”元 柯九思《宫词》之十三:“太史院官新进历,榻前一一赐诸王。”自注:“每岁日南至,太史进来岁历日。”《明史·职官志三》:“通事舍人典东宫朝謁、辞见之礼,承令劳问之事,凡廷臣朝贺、进笺、进春、进历於太子,则引入而举案。”
日南至是什么意思 日南至读音 怎么读 日南至,拼音是rì nán zhì,日南至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日南至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