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南岭 南岭的意思
nánlǐng

南岭

简体南岭
繁体南嶺
拼音nán lǐng
注音ㄋㄢˊ ㄌ一ㄥˇ
结构AB式
字数2字词语

拆字解意

nán nā,(1) 方向,早晨面对太阳,右手的一边,与“北”相对。【组词】:南北。南方。南面。南国(指中国南部)。南陲(南部边疆)。南极。南半球。(2) 姓。 ◎ 〔南无(mó)〕佛教用语,意思是合掌稽首,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,常加于佛、菩萨名的前面,如“南南阿弥陀佛”、“南南观世音菩萨”。

lǐng,(1) 山,山脉。【组词】:山岭。分水岭。岭脊(山脊)。(2) 特指中国大庾岭等五岭。【例句】:岭南(指五岭以南的广东、广西一带。亦称“岭外”、“岭表”)。(1) 〔岭嵤〕山深貌。亦作“岭巆”。

基本含义

指南方山岭,泛指南方。

南岭的意思

南岭 [nán lǐng]

1. 广西、广东北部、湖南、江西南部的山系的总称,又称“五岭”。东西绵延1000多公里,山峰海拔多在1500米左右。山间隘口为南北交通要道。有色金属储量丰富,为世界上最集中的钨矿产地。

[Nanling Mountains;]

南岭 引证解释

⒈ 湘、赣、粤、桂 四省区边境一系列东北--西南走向的山地的总称。为 长江 与 珠江 的分水岭,自东向西主要有 大庾、骑田、萌渚、都庞 和 越城 等五岭。

⒉ 南边的山岭。

晋 陶潜 《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》诗之一:“延目识南岭,空叹将焉如。”
逯钦立 校注:“南岭,指 庐山。”
唐 李白 《禅房怀友人岑伦》诗:“目极何悠悠,梅花南岭头。”
宋 苏轼 《三月二十九日》诗之一:“南岭过云开紫翠,北江飞雨送凄凉。”


国语词典

南岭 [nán lǐng]

⒈ 山脉名。分布在湖南、江西、广西、广东四省边境山地的总称。绵亘于长江与珠江两流域间震旦方向(东北-西南)​的老褶曲山脉,全长约一千多公里,是两流域的分水岭。

⒉ 南边的山岭。

晋·陶渊明〈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〉诗:「延目识南岭,空叹将焉如。」
宋·苏轼〈三月二十九日〉诗之一:「南岭过云开紫翠,北江飞雨送凄凉。」


南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刺桐释义:⒈树名。亦称海桐、山芙蓉。落叶乔木。花、叶可供观赏,枝干间有圆锥形棘刺,故名。原产 印度、马来亚 等地,我国 广东 一带亦多栽培。旧时多入诗。亦以指刺桐之花。唐 罗邺《放鸭》诗:“好倚青山与碧溪,刺桐毛竹待双栖。”唐 朱庆馀《南岭路》诗:“经冬来往不踏雪,尽在刺桐花下行。”前蜀 李珣《南乡子》词之十:“相见处,晚晴天,刺桐花下越臺前。”宋 苏轼《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》诗:“记取城南上巳日,木棉花落刺桐开。”清 孙枝蔚《论诗》诗:“纸作牡丹工剪刻,何如堦下刺桐花。”⒉今 福建省 泉州市 的别称。唐 时
    • 2.
      北山释义:⒈泛指北面的山。《诗·小雅·南山有台》:“南山有臺,北山有莱。”唐 李白《题元丹丘颍阳山居》诗:“却顾北山断,前瞻南岭分。”清 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之四:“此去东山又北山,镜中强半尚红颜。”⒉山名。即 北邙山。在今 河南 洛阳市 东北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二年》:“夏四月,王田 北山,使公卿皆从。”杜预 注:“北山,洛 北芒 也。”《文选·陆机<君子有所思行>》:“命驾登 北山,延佇望城郭。”刘良 注:“谓登 北邙 望 晋 都。”⒊山名。即 钟山,又名 紫金山。在今 江苏 南京市 东。《文选·孔稚圭<北山移文
    • 3.
      华中释义:一般指秦岭—淮河以南、南岭以北、武夷山以西、邛崃山以东地区。包括湖北、湖南、江西三省。
    • 4.
      南药释义:长江以南,南岭以北地区所产的地道药材。

南岭(nanling)近音词(最多显示15个)

南岭是什么意思 南岭读音 怎么读 南岭,拼音是nán lǐng,南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南岭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