楼子 [lóu zǐ]
1. 楼房。
2. 指其它分层结构之物或其上层。
3. 指层叠状之物。
5. 乱子;纠纷。
楼子 引证解释
⒈ 楼房。
引明 德祥 《横塘寺》诗:“白髮老人知旧寺,绕塘楼子十三房。”
《平山冷燕》第三回:“我欲将大厅东房几间小屋拆去,盖一座楼子。”
⒉ 指其它分层结构之物或其上层。
引《儒林外史》第四一回:“那外江的船,都下掉了楼子,换上凉篷,撑了进来。”
周立波 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一:“他撂下鞭子去开荒,开了五垧地,到老秋,收五十多石苞米,两个苞米楼子盛不下。”
⒊ 指层迭状之物。
引明 叶子奇 《草木子·杂制》:“官民皆带帽,其簷或圆或方,或前圆后方,或楼子,盖兜鍪之遗制也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三一回:“翠缕 道:‘他们那边有棵石榴,接连四五枝,真是楼子上起楼子,这也难为他长。’”
陈登科 《活人塘》十:“﹝ 七月子 ﹞嘴唇紫里透白,干的血锅巴翘得一层一层的起楼子。”
⒋ 乱子;纠纷。
引曹禺 《雷雨》第四幕:“鲁贵 :(怯弱地)你又要给我捅楼子?”
国语词典
楼子 [lóu zǐ]
⒈ 楼房。
引明·僧德祥〈横塘寺〉诗:「白发老人知旧寺,绕塘楼子十三房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四一回》:「那外江的船,都下掉了楼子,换上凉篷,撑了进来。」
⒉ 物体层叠的形状。
引《红楼梦·第三一回》:「翠缕道:『他们那边有棵石榴,接连四五枝,真是楼子上起楼子,这也难为他长。』」
⒊ 乱子、纠纷、祸殃。也作「漏子」。
例如:「小心点,别再出楼子了。」
楼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- 1.
丛蓍释义:丛生的蓍草。 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千年之松,下有伏苓,上有兔丝,上有丛蓍,下有伏龟。”南朝 梁元帝《<金楼子>序》:“虚宇辽旷,玩鱼鸟而拂丛蓍,爱静之心彰乎此矣。”
- 2.
九春释义:⒈指春天。《文选·阮籍<咏怀诗>之四》:“夭夭桃李花,灼灼有辉光。悦懌若九春,磬折似秋霜。”张铣 注:“春,阳也;阳数九,故云九春。”南朝 梁元帝《金楼子·志怪篇》:“其花似杏,而緑蘂碧鬚,九春之时,万顷竞发,如鸞凤翼。”明 唐寅《金粉福地赋》:“瑶池疏润,演丽於九春;析木分辉,流光於千里。”⒉指三年。《文选·曹植<杂诗>之二》:“自期三年归,今已歷九春。”李善 注:“一岁三春,故以三年为九春。”
- 3.
千牛刀释义:刀名。 语本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﹝庖丁﹞所解数千牛矣,而刀刃若新发於硎。”后因以“千牛刀”称锋利的刀,亦代称御刀。南朝 梁元帝《金楼子·箴戒》:“时 杨玉夫 见 昱 醉无所知,乃与 杨万年 同入毡幄中,以千牛刀斩之。”《北史·魏纪五》:“丙午,帝率 南阳王 宝炬、清河王 亶、广阳王 湛、斛斯椿 以五千骑宿於 瀍 西 杨王 别舍,沙门都维那 惠臻 负璽持千牛刀以从。”《通典·职官十》“左右千牛卫,后汉 有千牛备身,掌执御刀,因以名职”原注:“谢绰《宋拾遗》有千牛刀,即人君防身刀也。”
- 4.
嬖子释义:犹庶子。姬妾所生之子。《左传·闵公二年》:“内宠并后,外宠二政,嬖子配嫡,大都耦国,乱之本也。”南朝 梁 元帝《金楼子·杂记下》:“主有三殆:倍德而好色,亲諂諛,远忠直,嬖子众多,嫡嗣无立,是一殆也。”
- 5.
宫市释义:⒈宫廷内所设的市肆。春秋 齐桓公 有宫中七市。其后 东汉 灵帝、南朝 齐 东昏侯、唐中宗 都曾在宫中设市。参阅《战国策·东周策》、南朝 梁元帝《金楼子·箴戒》、《南齐书·东昏侯纪》、《旧唐书·中宗纪》等。⒉唐德宗 贞元 末年,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,口称‘宫市’,实为掠夺。唐 韩愈《顺宗实录二》:“贞元 末,以宦者为使,抑买人物,稍不如本估。未年不復行文书,置白望数百人於两市并要闹坊,閲人所卖物,但称‘宫市’,即敛手付与,真伪不復可辨,无敢问所从来,其论价之高下者。率用百钱物买人直数千钱物,仍索进奉
- 6.
捅漏子释义:见“捅楼子”。
- 7.
枫脂释义:枫树上分泌的胶状液体,有香味,可入药。 南朝 梁元帝《金楼子·志怪》:“玉之精为白虎,金之精为车渠,枫脂千岁为琥珀。”清 陈淏子《花镜·花木类考·枫》:“枫脂入地千年,即成琥珀。”
- 8.
玉巵无当释义:亦作“玉卮無當”。 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上》:“一日,堂谿公 見 昭侯 曰:‘今有白玉之巵而無當,有瓦巵而有當,君渴將何以飲?’君曰:‘以瓦巵。’”谓玉杯无底。当,底。后多比喻东西虽好,却无用处。晋 左思《<三都赋>序》:“且夫玉巵無當,雖寳非用;侈言無驗,雖麗非經。”南朝 梁元帝《金楼子·杂记上》:“桂華無實,玉卮無當。”唐 刘知幾《史通·论赞》:“若 袁彦伯 之務飾玄言,謝靈運 之虚張高論,玉巵無當,曾何足云。”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真生》:“酒欲盡,真 搜篋出飲器,玉卮無當,注杯酒其中,盎然已滿。”
- 9.
玉楼释义:⒈华丽的楼。⒉传说中天帝或仙人的居所。⒊指妓楼。⒋道教语。指肩。⒌亦称“玉楼子”。牡丹花的一种。
- 10.
盈成释义:⒈完满。 多指帝业。《宣和遗事》后集:“盖以寡昧之资,藉盈成之业,言路壅蔽,导諛日闻;恩倖持权,贪饕得志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》:“天下之势,常患恬于逸安而忽于兢畏,愿毋以盈成为恃。”⒉凑满。南朝 梁元帝《金楼子·杂记下》:“楚 富者牧羊九十九而愿百。尝访邑里故人,其邻人贫有一羊者,富拜之曰:‘吾羊九十九,今君之一盈成我百,则牧数足矣。’邻者与之。”
- 11.
石盘释义:⒈石制盘子。南朝 梁元帝《金楼子·杂记上》:“﹝ 子路 ﹞復怀石盘,曰:‘夫子知虎在水,而使我取水,是欲杀我也。’乃欲杀夫子。问:‘上士杀人如之何?’曰:‘用笔端。’‘中士杀人如之何?’曰:‘用语言。’‘下士杀人如之何?’曰:‘用石盘。’子路 乃弃盘而去。”⒉平整如盘的大石。唐 郑损《泛香亭》诗:“山溜穿云来几里,石盘和蘚凿何年?”宋 叶适《虎丘》诗:“松梢莫遣风雨横,石盘自添苔蘚涩。”
- 12.
笔翰释义:⒈毛笔。唐 李白《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》诗:“今年敕放 巫山 阳,蛟龙笔翰生辉光。”⒉指写作、著述。亦指写作、著述的才能。《南齐书·文学传·丘巨源》:“桂阳王 休范 在 寻阳,以 巨源 有笔翰,遣船迎之,餉以钱物。”南朝 梁元帝《金楼子·立言下》:“任彦升 甲部闕如,才长笔翰,善缉流略,遂有 龙门 之名。”⒊指书画诗文作品。金 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四:“一挥挥就一笔诗,笔翰与 羲之 无二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真宗天禧二年》:“幸 元符观 资善堂,宴从臣及 寿春郡王 ……并出 寿春郡王 诗什、笔翰示宰相
- 13.
调鼎释义:⒈烹调食物。 南朝 梁元帝《金楼子·立言上》:“余见宰人叹曰:‘伊尹 与 易牙 同知调鼎,而有贤不肖之殊。’”唐 刘禹锡《送太常萧博士弃官归养赴东都》诗:“侍膳曾调鼎,循陔更握兰。”宋 吴曾《能改斋漫录·事始一》:“《左传》:‘晏子 曰:“水火醯醢盐梅,以烹鱼肉。”’是古人调鼎用梅醢也。”明 徐光启《农政全书》卷二八:“《农桑通诀》曰:又一种泽蒜,可以香食。吴 人调鼎,率多用此。”⒉喻任宰相治理国家。语本《韩诗外传》卷七:“伊尹,故 有莘氏 僮也,负鼎操俎调五味,而立为相,其遇 汤 也。”唐 孟浩然《都下
- 14.
赊市释义:赊买,购物不付现钱。《宋书·刘秀之传》:“时赊市百姓物,不还钱,市道嗟怨。”南朝 梁元帝《金楼子·说蕃》:“大明 时,资供丰厚,而用常不足,赊市百姓物,无钱可还。”
- 15.
迁神释义:⒈迁移灵柩或遗体。 《文选·潘岳<寡妇赋>》:“痛存亡之殊制兮,将迁神而安措。”李周翰 注:“迁神安措,谓迁柩归葬也。”唐 陆长源《景昭法师碑》:“以 贞元 元年十一月癸卯委蜕於紫阳之道场……以其月己酉迁神於 雷平山 之西原 玄静先生 寿宫之左。”唐 柳宗元《唐故朝散大夫永州刺史崔公墓志》:“己未,殯于路寝,景寅,迁神於舟。”⒉指僧人逝世。南朝 梁元帝《金楼子·后妃》:“从母 浄粲法师,常所供奉。及 粲师 迁神,孺慕过礼。”南朝 梁 慧皎《高僧传·义解四·慧严》:“严法师 器识渊远,学道之匠,奄尔迁神,痛
- 16.
面热释义:⒈因紧张或吃力而脸上发热。《晋书·周顗传》:“敦 素惮 顗,每见 顗 輒面热,虽復冬月,扇面手不得休。”⒉形容羞惭。南朝 梁元帝《金楼子·戒子》:“何故与轻薄通,使人心震面热?”唐 李商隐《安平公》诗:“面热脚掉互登陟,青云表柱白云崖。”清 和邦额《夜谭随录·章佖》:“婢持向 章,且读曰:‘织女星辰永相睽,且一年两会。’…… 章 不解所云。辗转间面热如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