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土苴 土苴的意思

土苴

简体土苴
繁体
拼音tǔ jū
注音ㄊㄨˇ ㄐㄨ
结构AB式
字数2字词语

拆字解意

tǔ,(1)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。【组词】:土壤。黄土。(2) 疆域。【组词】:国土。领土。(3) 本地的,地方性的。【组词】:故土。(4) 民间生产的(区别于“洋”)。【例句】:土方(民间流传的药方,亦称“偏方”)。(5) 不合潮流。【组词】:土气。(6) 未熬制的鸦片。【组词】:烟土。(7)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(8) 中国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于青海省。【组词】:土族。(9) 姓。

jū chá,(1) 大麻的雌株,开花后能结果实。(2) 鞋里垫的草。 ◎ 浮草,枯草。【例句】:“如彼栖苴”。

基本含义

形容人土气、粗俗的样子。

土苴的意思

土苴 [tǔ jū]

1. 渣滓,糟粕。比喻微贱的东西。犹土芥。以之为土苴,比喻贱视。

土苴 引证解释

⒈ 渣滓,糟粕。比喻微贱的东西。犹土芥。

《庄子·让王》:“道之真以治身,其绪餘以为国家,其土苴以治天下。”
陆德明 释文:“司马 云:土苴,如粪草也。 李 云:土苴,糟魄也,皆不真物也。”
宋 戴复古 《谢萧和伯见访》诗:“江湖尊白髮,土苴视黄金。”
《金史·海陵纪》:“殫民力如马牛,费财用如土苴。”
清 鄂尔泰 《赠方望溪》诗:“六经治世非土苴,相期津逮闚垠涯。”
吴梅 《中国戏曲概论》:“又 光 宣 之季, 黄冈 俗謳,风靡天下,内廷法曲,弃若土苴。”

⒉ 以之为土苴,比喻贱视。

宋 吕大钧 《天下为一家赋》:“皆土苴其子孙。”
王国维 《观堂集林·<国学丛刊>序》:“或乃舍我熊掌,食彼马肝,土苴百王,粃糠三古。”


土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土苴释义:⒈渣滓,糟粕。比喻微贱的东西。犹土芥。⒉以之为土苴,比喻贱视。
    • 2.
      椎轮释义:⒈原始的无辐车轮。亦以指栈车。南朝 梁 萧统《<文选>序》:“若夫椎轮为大輅之始,大輅寧有椎轮之质?”吕向 注:“椎轮,古栈车。”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一》:“夫 汉 儒以训詁专门,宋 儒以义理相尚。似 汉 学粗而 宋 学精,然不明训詁,义理何自而知。概用詆排,视犹土苴,未免既成大輅,追斥椎轮;得济迷川,遽焚宝筏。”严复《救亡决论》:“第即使其説诚然,而举划木以傲龙驤,指椎轮以訾大輅,亦何足以助人张目,所谓詬弥甚耳。”⒉比喻事物草创。唐 白居易《白苹洲五亭记》:“盖是境也,实 柳守 滥觴之,颜
    • 3.
      津逮释义:⒈由津渡而到达。北魏 郦道元《水经注·河水二》:“悬巖之中多石室焉,室中若有积卷矣,而世士罕有津逮者。”逮,一本作“达”。⒉比喻通过一定的途径而达到或得到。清 鄂尔泰《赠方望溪》诗:“六经治世非土苴,相期津逮闚垠涯。”清 卢见曾《<封氏闻见记>序》:“《年号録》、《钱谱》二书并亡,唯《闻见记》独存,然流传絶少,故《稗海》、《秘笈》诸刻罕津逮焉。”⒊比喻引导(后学)。清 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五:“二百年来通儒辈出,述作连楹,观玩全书,瑜百瑕一,津逮来学,诚为有裨。”清 王先谦《<天禄琳琅>跋》:“仰见圣学
    • 4.
      绪余释义:⒈抽丝后留在蚕茧上的残丝。借指事物之残余或主体之外所剩余者。《庄子·让王》:“道之真以治身,其绪餘以为国家,其土苴以治天下。”陆德明 释文:“司马、李 云:绪者,残也,谓残餘也。”宋 洪迈《夷坚丙志·河北道士》:“门人数十,皆得其绪餘。”明 刘元卿《贤奕编·仙释》:“羽人方士,借其名以自重,而实不能知其説,于是就佛经脚根下窃其绪餘,作诸经懺。”郭沫若《我的童年》第三篇四:“这是些艺术,门外的人只凭着耳食的绪余是不能够形容尽致也。”⒉后代。《梁书·王亮传》:“尚书左丞臣 范縝,衣冠绪餘。”《北齐书·段孝言传

土苴(tuju)近音词(最多显示15个)

土苴是什么意思 土苴读音 怎么读 土苴,拼音是tǔ jū,土苴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土苴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