敬共 [jìng gòng]
1. 恭敬。共,通“恭”。
3. 恭敬地供给。共,通“供”。
敬共 引证解释
⒈ 恭敬。共,通“恭”。
引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二年》:“生於乱世,贵而能贫,民无求焉,可以后亡。敬共事君与二三子。”
⒉ 恭敬地供给。共,通“供”。
引《左传·襄公八年》:“敬共币帛,以待来者,小国之道也。”
敬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- 1.
余晷释义:剩馀的时间;闲暇。 《周书·韦孝宽传》:“遂使 漳 滏 游魂,更存餘晷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元顺帝至正十九年》:“平章礼絶百司,犹日夕敬共王事,况小民,敢偷餘晷!”康有为《大同书》庚部第七章:“自行电车於时尤盛,工事餘晷皆可畅游。”
- 2.
官次释义:⒈职守;官位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三年》:“敬共朝夕,恪居官次。”唐 元结《为董江夏自陈表》:“无何以鄙僻之故,反为人知,遂污官次,以至今日。”宋 欧阳修《内殿崇班柴贻坦可内殿承制制》:“自列朝班,克勤官次。”⒉官阶;官吏的等级。《后汉书·郎顗传》:“夫有出伦之才,不应限以官次。”《乐府诗集·郊庙歌辞九·北齐享庙乐辞》:“礼申官次,命改朝衣。”宋 王安石《掌禹锡赵良规并秘书监》:“宜推增秩之恩,以信懋功之法。往从官次,无或不祗。”明 叶盛《水东日记·欧公撰范文正碑》:“此碑直叙事繫天下国家之大者耳,后人固不於
- 3.
币帛释义:⒈缯帛。古代用于祭祀、进贡、馈赠的礼物。《墨子·尚同中》:“其祀鬼神也……珪璧、币帛,不敢不中度量。”唐 封演《封氏闻见记·纸钱》:“按古者享祀鬼神,有圭璧、币帛,事毕则埋之。后代既寳钱货,遂以钱送死。”宋 周必大《二老堂诗话·记赵梦得事》:“币帛不为服章,而以书字,上帝所禁。”⒉泛指财物。《左传·襄公八年》:“敬共币帛,以待来者,小国之道也。”晋 葛洪《抱朴子·弭讼》:“今可使诸争婚者,未及同牢,皆听义絶,而倍还酒礼归其币帛。”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三折:“又不曾执羔雁邀媒,献币帛问肯。”
- 4.
恪居释义: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三年》:“敬共朝夕,恪居官次。 ”谓居官治事恭谨而行。后以“恪居”谓敬慎治理官事。《文选·陆机<演连珠>之一》:“是以百官恪居,以赴八音之离:明君执契,以要克谐之会。”刘孝标 注:“臣敬治其职,膺金石之别响。”《新唐书·陆贽传》:“宫官具寮,恪居奔走,劳则有之,何功之云?”
- 5.
敬共释义:⒈恭敬。共,通“恭”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二年》:“生於乱世,贵而能贫,民无求焉,可以后亡。敬共事君与二三子。”⒉恭敬地供给。共,通“供”。《左传·襄公八年》:“敬共币帛,以待来者,小国之道也。”
- 6.
迟速释义:慢和快;缓慢或迅速。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:“既闻命矣,敬共以往,迟速唯君。”宋 欧阳修《鉴画》:“故飞走迟速,意浅之物易见;而闲和严静,趣远之心难形。”清 薛福成《庸盦笔记·轶闻·学使以快短明衡文》:“肃顺 问 碧湄 曰:‘子向来写作迟速何如?’”康有为《大同书》乙部第四章:“宜於每时之中分十刻如息紧之比,每刻之中分十秒,每秒之中分十微,其针轮之迟速,即以此定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