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后图 后图的意思
hòu

后图

简体后图
繁体後圖
拼音hòu tú
注音ㄏㄡˋ ㄊㄨˊ
结构AB式
字数2字词语

拆字解意

hòu,(1) 君主;帝王。【例句】:商之先后(先王)。(2) 帝王的正妻。【组词】:皇后。太后。(3) 诸候。《書•舜典》。【组词】:“肆覲東后。”(4) 指空间在背面,反面的,与“前”相对。【组词】:后窗户。后面。后学。后缀。后进。(5) 时间较晚,与“先”相对。【组词】:日后。后福。后期。(6) 指次序,与“前”相对。【组词】:后排。后十名。(7) 子孙。【组词】:后辈。后嗣。后裔。后昆。无后(没有子孙)。(8) 姓。

tú,(1) 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。【组词】:图画。图案。图谱。图鉴。(2) 指地图。【例句】:《亚洲略图》。图穷匕见。(3) 画。【组词】:画影图形。(4) 计谋,计划。【例句】:宏图(亦作“弘图”、“鸿图”)。良图。(5) 谋取,希望得到。【组词】:图谋。图利。企图。妄图。励精图治。唯利是图。

基本含义

指事情发生后再加以处理或解决。

后图的意思

后图 [hòu tú]

1. 今后之计。谓为以后打算。

后图 引证解释

⒈ 今后之计。谓为以后打算。

《左传·桓公六年》:“以为后图,少师得其君。”
孔颖达 疏:“言此计今虽无益,以为在后图谋也。”
《新五代史·吴世家·杨行密》:“海陵 难守,而 庐州 吾旧治也,城廪完实,可为后图。”
郭希仁 《从戎纪略》:“有另定方针以为后图者。”


国语词典

后图 [hòu tú]

⒈ 为日后作安排、打算。

《左传·桓公六年》:「以为后图,少师得其君。」


后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后图释义:今后之计。 谓为以后打算。《左传·桓公六年》:“以为后图,少师得其君。”孔颖达 疏:“言此计今虽无益,以为在后图谋也。”《新五代史·吴世家·杨行密》:“海陵 难守,而 庐州 吾旧治也,城廪完实,可为后图。”郭希仁《从戎纪略》:“有另定方针以为后图者。”
    • 2.
      周瑜释义:(175—210)三国时期吴国将领。字公瑾,庐江舒县(今安徽庐江西南)人。美姿容,精音律,多谋善断,人称周郎。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,奠定三分天下基础。后图进中原,不幸早逝。参见〔赤壁之战〕
    • 3.
      诸要释义:各要冲之地。 《资治通鉴·梁武帝普通五年》:“不若选练精兵守 恒州 诸要,更为后图。”胡三省 注:“诸要,谓要衝之地。”
    • 4.
      边缺释义:旧时指边地职官中因原任人员死亡或去职而空出来的职位。明 张居正 《答宣大巡抚贾春宇言边事》:“边缺不能停久,此后公有欲推轂者,宜预期见教,俟有缺而后图之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四回:“﹝ 王夫人 ﹞又见哥哥升了边缺,正愁少了娘家的亲戚来往,略加寂寞。”《清史稿·选举志五》:“ 乾隆 间,定边缺、夷疆、海疆久任之制。”
    • 5.
      迟回释义:⒈亦作“迟囬”。 亦作“遟回”。迟疑,犹豫。《魏书·郭祚传》:“高祖 叹谓 祚 曰:‘卿之忠諫,李彪 正辞,使朕迟回不能復决。’”元 刘壎《隐居通议·经史一》:“璋(刘璋)无得罪於 蜀 民,其亡有足哀者;故 昭烈 之取之也,亦迟回不忍,及迫於羣言,然后图之。”《明史·孟养浩传》:“今日既迟囬於豫教,安知来岁不游移於册立?”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江城》:“母尚迟回,女已偕婢入。”⒉犹徘徊。宋 贺铸《山花子·弹筝》词:“约略整鬟釵影动,迟回顾步珮声微。”明 陈献章《寄题三洲岩》诗:“迟囬北壁下,目击元公遗。”
    • 6.
      鴳鹏释义:亦作“鷃鹏”。 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有鸟焉,其名为鹏,背若 太山,翼若垂天之云,摶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,絶云气,负青天,然后图南,且适南冥也。斥鴳笑之曰:‘彼且奚适也?我腾跃而上,不过数仞而下,翱翔蓬蒿之间,此亦飞之至也。而彼且奚适也?’此小大之辩也。”后遂以“鴳鹏”比喻人们志趣、识见的不同。
    • 7.
      鹏图释义: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有鸟焉,其名为鹏,背若 太山,翼若垂天之云,摶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。 絶云气,负青天,然后图南,且适南冥也。”后因以“鹏图”比喻人之壮志。

后图(houtu)近音词(最多显示15个)

后图是什么意思 后图读音 怎么读 后图,拼音是hòu tú,后图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后图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