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波 [fú bō]
1. 汉将军名号。西汉路博德、东汉马援都受封为伏波将军。见《汉书·武帝纪》、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。
3. 谓平息变乱。
伏波 引证解释
⒈ 汉 将军名号。 西汉 路博德、东汉 马援 都受封为伏波将军。见《汉书·武帝纪》、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。
引南朝 宋 鲍照 《代苦热行》:“戈船 荣既薄, 伏波 赏亦微。”
唐 刘长卿 《送张司直赴岭南谒张尚书》诗:“盛府依 横海,荒祠拜 伏波。”
明 夏完淳 《大哀赋》:“横海、伏波,戈船、下瀨。”
⒉ 谓平息变乱。
引王闿运 《丁文诚诔》:“抗急疏而请使,举偏师以伏波。”
国语词典
伏波 [fú bō]
⒈ 汉代伏波将军马援。
引宋·黄庭坚〈病起荆江亭即事〉诗:「翰墨场中老伏波,菩提坊里病维摩。」
伏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- 1.
一夕九升释义:比喻次数多;夕:晚上;兴:升起。 一夜之间心绪多次起伏波动。
- 2.
乳臭子释义:犹言乳臭儿。对年轻人的蔑称,谓年幼无知。《资治通鉴·后周世宗显德四年》:“伊审徵、韩保贞、赵崇韜 皆膏粱乳臭子,素不习兵。”清 蒋景祁《伏波庙》诗:“松固 乳臭子,无乃累 建武。”
- 3.
操戈释义:⒈执戈。 拿起武器。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操戈逐儒生。”唐 符载《愁赋》:“伏波 据鞍而骨惊,定远 操戈而涕激。”明 张居正《乞恩守制疏》:“皇上如不以臣为不肖,外则操戈执鋭,宣力於疆埸,内则荷橐持筹,预议於帷幄。”⒉引申为交战。沉涛《瑟榭丛谈》卷上引 清 徐兰《赤陵姐琵琶歌》:“间起侵陵缘互市,终修和好悔操戈。”⒊喻相互攻击。明 尹耕《秋兴》诗:“推轂丈人空肉食,操戈遗孽尚萧墙。”罗惇曧《文学源流·三代以上文学》:“《左氏》后出,博士嚣然,向 歆 以父子相难,何 郑 则弟子操戈,门户逈分,渺难合併。”高
- 4.
新息释义: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。援以战功被封为新息侯。
- 5.
族夷释义:族灭。 《史记·田儋列传》:“高皇帝 迺詔卫尉 酈商 曰:‘齐王 田横 即至,人马从者敢动摇者致族夷!’”唐 李翱《准制祭伏波神文》:“无极 巧舌,伍奢 族夷。”《资治通鉴·唐太宗贞观二年》:“以 辰州 刺史 裴虔通,隋煬帝 故人,特蒙宠任,而身为弑逆,虽时移事变,屡更赦令,幸免族夷,不可犹使牧民,乃下詔除名,流 驩州。”
- 6.
朱崖释义:⒈红色山崖。唐 陆龟蒙《秋热》诗:“午气朱崖近,宵声白羽随。”明 何景明《姜子岭至三坌》诗:“朱崖秀夏木,石壁映寒潭。”⒉即 珠崖。今 海南省 海口市。南朝 梁 刘勰《文心雕龙·议对》:“贾捐之 之陈於 朱崖,刘歆 之辨於祖宗,虽质文不同,得事要矣。”宋 苏轼《伏波将军庙碑》:“自 徐闻 渡海适 朱崖,南望连山,若有若无,杳杳一髮耳。”参见“珠厓”。⒊唐 李德裕 的别称。李德裕 曾任 崖州 司户,故称。宋 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一:“﹝ 令狐綯 ﹞洎身居巖庙,别无所长,諫官上章,可见之矣。与 朱崖 之终始
- 7.
楼船将军释义:⒈汉 代将军名号之一。《史记·南越列传》:“元鼎 五年秋……主爵都尉 杨僕 为楼船将军,出 豫章,下 横浦。”《后汉书·南蛮传》:“﹝ 建武 ﹞十八年,遣伏波将军 马援、楼船将军 段志、发 长沙、桂阳、零陵、苍梧 兵万餘人讨之。”⒉泛指水军将领。清 林则徐《中秋嶰筠尚书招余及关滋圃军门天培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》诗:“炮声裂山杂鼓角,檣影蘸水扬旌斿。楼船将军肃鈐律,云臺 主帅精运筹。”
- 8.
横海释义:⒈汉 将军名号。谓能横行海上。《史记·卫将军骠骑列传》:“将军 韩説 …… 元鼎 六年,以待詔为横海将军,击 东越 有功,为 按道侯。”《文选·陈琳<檄吴将校部曲文>》:“江夏、襄阳 诸军,横截 湘 沅,以临 豫章;楼船横海之师,直指 吴会。”刘良 注:“楼船、横海皆将军号也。”唐 刘长卿《送张司直赴岭南谒张尚书》诗:“盛府依横海,荒祠拜 伏波。”清 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之八七:“故人横海拜将军,侧立南天未蕆勛。”⒉横行海上。晋 木华《海赋》:“鱼则横海之鲸,突扤孤游。”宋 朱敦儒《水龙吟》词:“玉凤凌霄,
- 9.
荡瀁释义:⒈亦作“盪漾”。波动貌。⒉同“荡漾”。水波上下起伏。⒊思想、感情等起伏波动。
- 10.
蛮云瘴雨释义:同“蠻煙瘴雨”。明 夏缁《夜过伏波营》诗:“蠻雲瘴雨滿山頭,火照殘碑識 馬侯。”
- 11.
试剑石释义:⒈石名。在 江苏省 苏州市 虎丘。传说 秦王 或 吴王 试剑于此。见 宋 范成大《吴郡志·虎邱》。⒉石名。在 江苏省 镇江市 北固山。相传 三国 时 孙权、刘备 试剑于此。⒊石名。在 江苏省 铜山县 东南 汉高祖庙,宋 苏轼 有铭。⒋石名。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市 伏波山 还珠洞(也称 伏波岩)内,相传 汉 马援 试剑于此。⒌石名。在 湖北省 鄂州市 鄂城 西山(即 樊山)上,相传 三国 孙权 试剑于此。⒍石名。在 湖南省 平江县 东 道岩山 上,相传 许旌阳 试剑于此。
- 12.
贾胡释义:⒈经商的胡人。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伏波 类 西域 贾胡,到一处輒止,以是失利。”李贤 注:“言似商胡所至之处輒停留。贾音古。”宋 苏轼《郁孤台》诗:“不随猿鹤化,甘作贾胡留。”郁达夫《去卜于峇鲁留赠陈金绍》诗:“十年久作贾胡游,残夜蛮荒迭梦秋。”⒉泛指外国商人。宋 陈造《定海》诗之二:“官廨盐烟外,居人杂贾胡。”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晚霞》:“端 货其珠,有贾胡出貲百万,家由此巨富。”
- 13.
边郡释义:靠近边境的郡邑。泛指边境地区。《汉书·丙吉传》:“﹝ 丙吉 ﹞尝出,适见驛骑持赤白囊,边郡发犇命书驰来至。”南朝 梁 江淹《别赋》:“或乃边郡未和,负羽从军。”宋 赵与时《宾退录》卷三:“惟 元帝 永光 三年,岁比不登,京师穀石二百餘,边郡四百。”清 顾炎武《秀州》诗:“将从 马伏波,田牧边郡北。”
- 14.
还珠洞释义:洞名。在 广西 桂林 伏波山 麓。该洞三面穿透,曲折清幽。洞壁石刻甚多,其中有 唐 代佛像,宋 代画像等。
- 15.
马援铜柱释义:东汉时,交趾女子征侧、征贰姐妹起兵反汉,汉光武帝刘秀派伏波将军马援率军平定了交趾,并在其地立铜柱,作为汉朝最南方的边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