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盟 [qí méng]
1. 犹同盟。
齐盟 引证解释
⒈ 犹同盟。
引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二年》:“寡君尽其土实,重之以宗器,以受齐盟。”
杜预 注:“齐,同也。”
《国语·吴语》:“越 为不道,背其齐盟。”
韦昭 注:“齐,同也。”
国语词典
齐盟 [qí méng]
⒈ 同盟。
引《国语·晋语八》:「诸侯有盟未退,而鲁背之,安用齐盟?」
齐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- 1.
严威释义:⒈严肃而威重。《礼记·祭义》:“孝子如执玉,如奉盈,洞洞属属然如弗胜,如将失之,严威儼恪,非所以事亲也。”孔颖达 疏:“严谓严肃,威谓威重。”⒉敬畏。《国语·楚语下》:“烝享无度,民神同位。民瀆齐盟,无有严威。”韦昭 注:“严,敬也;威,畏也。”⒊犹威力,威势。《后汉书·张酺传》:“今严威既行,皆言当死,不復顾其前后,考折厥衷。”南朝 齐 王融《永明九年策秀才文》:“伤秋荼之密网,惻夏日之严威。”明《杀狗记·雪中救兄》:“严威正加,满空中如盐撒下。”鲁迅《彷徨·伤逝》:“负着虚空的重担,在严威和冷眼中走
- 2.
令王释义:⒈贤明的天子。《左传·成公八年》:“三代之令王,皆数百年保天之禄,夫岂无辟王,赖前哲以免也。”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自无令王,诸侯逐进,狎主齐盟,其又可壹乎?”⒉对有王爵者的美称。《隋书·隐逸传·崔赜》:“伏惟令王殿下,稟润天潢,承辉日观,雅道贵於 东平,文艺高於 北海。”
- 3.
倍奸释义:违犯。倍,通“背”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六年》:“慢弃刑法,倍奸齐盟。”孔颖达 疏:“倍即背也,违背奸犯齐同之盟也。”
- 4.
质信释义:⒈立信;保证诚信。《左传·成公十一年》:“齐盟,所以质信也。”杜预 注:“质,成也。”《新唐书·韦陟传》:“若不斋盟质信,以示四方,知吾等协心戮力,则无以成功。”元 虞集《君子堂记》:“师匠不作,无所质信;汗漫之求,没身无得。”清 马建忠《借债以开铁道说》:“今猝需款数千万金,无所质信,能乎不能?”⒉质朴而忠信。《韩非子·难言》:“殊释文学,以质信言,则见以为鄙。”陈奇猷 集释:“以文学与法度对举,可证法术之士,当然守法度,守法度则质朴而忠信。”⒊指忠诚信实。宋 岳珂《金陀粹编·行实编年·绍兴九年》:“
- 5.
践土释义:⒈踩踏地面。晋 王嘉《拾遗记·周穆王》:“王驭八龙之骏:一名絶地,足不践土。”⒉居住的地方。晋 张华《博物志》卷一:“山居之民多癭肿疾,由於饮泉之不流者。今 荆南 诸山郡东多此疾瘇。由践土之无卤者,今 江 外诸山县偏多此病也。”⒊古地名。春秋 属 郑,在今 河南 原阳 西南。公元前632年,晋文公 会盟诸侯于此。《春秋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五月癸丑,公会 晋侯、齐侯、宋公、蔡侯、郑伯、卫子、莒子,盟于 践土。”唐 柳宗元《晋问》:“齐盟 践土,低昂玉帛。”宋 李清照《上枢密韩肖胄诗》:“葵丘 践土 非荒城
- 6.
齐牺释义:古代诸侯缔结盟约时用作祭品的纯色牲畜。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:“晋 礼主盟,惧有不治,奉承齐牺而布诸君,求终事也。”杜预 注:“齐牺,齐盟之牺牲。”
- 7.
齐盟释义:犹同盟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二年》:“寡君尽其土实,重之以宗器,以受齐盟。”杜预 注:“齐,同也。”《国语·吴语》:“越 为不道,背其齐盟。”韦昭 注:“齐,同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