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名状 名状的意思
míngzhuàng

名状

简体名状
繁体名狀
拼音míng zhuàng
注音ㄇ一ㄥˊ ㄓㄨㄤˋ
结构AB式
字数2字词语

拆字解意

míng,(1) 人或事物的称谓。【组词】:名字。名氏。名姓。名义。名分(fèn )。名堂。名落孙山。名存实亡。 (2) 起名字。【例句】:“秦氏有好女,自名为罗敷”。 (3)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。【例句】:这些人以“办学”为名,行骗钱之实。 (4) 叫出,说出。【组词】:不可名状。 (5) 声誉。【组词】:名誉。名声。名优(a.出名的,优良的;b.名伶)。名噪一时。名过其实。 (6) 有声誉的,大家都知道的。【组词】:名人。名士。名师。名将(jiàng )。名医。名著。名流。名言。名胜。名剧。 (7) 占有。【组词】:不名一文。 (8) 量词,用于人。【组词】:三名工人。

zhuàng,(1) 形容,样子。【组词】:状貌。奇形怪状。(2) 情况,情形。【组词】:状况。病状。现状。(3) 叙述,描写。【组词】:状语。状其事。写情状物。(4) 旧时叙述事件的文辞。【组词】:行状。诉状。供状。(5) 特种格式的凭证。【组词】:奖状。委任状。

基本含义

指事物的状态或情况非常明显,无法掩饰或否认。

名状的意思

名状 [míng zhuàng]

1. 说出形状、状态(多用在否定词后面)

莫可名状。

[describe;]

名状 引证解释

⒈ 名称与形状。

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漯水》:“平舒城 东九十里,有 广平城,疑是城也,寻其名状,忖理为非。”
宋 王令 《八桧图》诗:“旁摹石刻署名状,各有凭附相夤缘。”
《广群芳谱·凡例》:“今每一物,详释名状,列於其首。”

⒉ 形容,描述。

唐 李复言 《续幽怪录·杨恭政》:“珍华香洁,不可名状。”
明 《杀狗记·吴忠看主》:“苦楚难名状,一夜思量一夜长。”
茅盾 《归途杂拾·东江乡村》:“这时心里的惨痛凄凉非言语所能名状。”


国语词典

名状 [míng zhuàng]

⒈ 以言语来形容事物。

《西游记·第八回》:「那厮乃花果山产的一妖猴,罪恶滔天,不可名状。」


名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名状释义:说出事物的状态(多用在否定词后面):兴奋之情,不可名状。
    • 2.
      壶卢释义:⒈亦作“壶芦”。即葫芦。晋 崔豹《古今注·草木》:“壶芦,瓠之无柄者也。”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简傲》:“﹝ 刘道真 ﹞唯问:‘东吴 有长柄壶卢,卿得种来不?’”明 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菜三·壶卢》:“长瓠、悬瓠、壶卢、匏包、蒲卢,名状不一,其实一类各色也。”清 王韬《淞滨琐话·倪幼蓉》:“乞其壶卢中丹丸两粒。今愿以奉貽。”清 富察敦崇《燕京岁时记·咘咘噔》:“咘咘噔者,形如壶卢而长柄,大小不一,皆琉璃厂所製。”⒉指茶壶或酒壶。宋 苏轼《和子由柳湖山茶》诗之一:“如今胜事无人共,花下壶卢鸟劝提。”⒊
    • 3.
      媮薄释义:浇薄,浮薄。《汉书·刑法志》:“媮薄之政,自是滋矣。”唐 陈子昂《为义兴公陈请终丧第二表》:“臣闻时方媮薄,劝人以孝;时方趋竞,劝人有礼。”宋 司马光《论以公使酒食遗人刑名状》:“臣恐忠厚之俗益衰,媮薄之风遂长,百司庶尹无所措其手足。”章炳麟《五朝学》:“济 江 而东,民有甘节,清劭中伦,无曩时中原媮薄之德。”
    • 4.
      引籍释义:⒈引人及门籍。古代宫廷的门使及出入宫门的牒籍。⒉谓通名状于门使,使导引入宫。
    • 5.
      挹胜释义:收取胜景。 清 薛福成《出使四国日记·光绪十七年二月二十五日》:“山中吐纳万景,变幻不可名状,搜奇挹胜,俄顷忽殊。”
    • 6.
      方物释义:⒈本地产物;土产。《书·旅獒》:“无有远邇,毕献方物。”蔡沉 集传:“方物,方土所生之物。”三国 魏 嵇康《答难养生论》:“九土述职,各贡方物,以效诚耳。”唐 朱庆馀《商州王中丞留吃枳壳》诗:“方物就中名最远,只应愈疾味偏佳。”清 张岱《陶庵梦忆·方物》:“越中 清馋,无过余者,喜啖方物。北京 则苹婆果、黄鬣马牙松…… 山阴 则 破塘 笋、谢橘、独山 菱、河蟹、三江屯 蟶、白蛤、江鱼、鰣鱼、里河鰦。”鲁迅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拟播布美术意见书》:“方物见斥,外品流行,中国 经济,遂以困匱。”⒉犹识别;名状。《
    • 7.
      爷家释义:指皇帝。河北梆子《喜荣归》:“多亏小姐暗赠十两黄金,命我进京赶考,得中爷家头名状元。”
    • 8.
      石破天惊释义:唐李贺《李凭箜篌引》诗:“女娲炼石补天处,石破天惊逗秋雨。” 原来形容箜篌(古乐器)的声音忽而高亢,忽而低沉,出人意外,有不可名状的奇境。后用以比喻文章、议论出奇惊人。
    • 9.
      禁体诗释义:一种遵守特定禁例写作的诗。据 宋 欧阳修《雪》诗自注、《六一诗话》及 宋 苏轼《聚星堂雪诗叙》所记,其禁例大略为不得运用通常诗歌中常见的名状体物字眼,如咏雪不用玉月犁梅练絮白舞等,意在难中出奇。参阅 清 赵翼《陔馀丛考·禁体诗》。
    • 10.
      缦缦释义:⒈纡缓回旋貌。《尚书大传》卷一下:“卿云烂兮,糺縵縵兮。”郑玄 注:“教化广远,或以为云出岫回薄而难名状也。”南朝 梁 江淹《水上神女赋》:“綵霞绕绕,卿云縵縵。”⒉沮丧貌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小恐惴惴,大恐縵縵。”成玄英 疏:“縵縵,沮丧也。”⒊漫灭貌。《鹖冠子·天则》:“弦望晦朔,终始相巡,踰年累岁,用不縵縵。”陆佃 解:“縵縵,漫灭之貌。”⒋延长貌。《战国策·魏策一》:“《周书》曰:‘緜緜不絶,縵縵奈何。’”《隋书·天文志中》:“有飞星大如缶若瓮,后皎白,縵縵然长可十餘丈而委曲,名曰天刑。”
    • 11.
      莫可名状释义:不能用言语来形容、描绘。 清张潮《虞初新志·林四娘记》:“少选复出,则一国色丽人,云鬟靓妆,婷婷而至,衣皆鲛绡雾縠,亦无缝缀之迹,香气飘扬,莫可名状,自称为林四娘。” 名:用言语说出。状:描绘,形容。
    • 12.
      蟠拏释义:⒈亦作“ 蟠挐 ”。⒉屈曲作攫拿状。亦比喻曲附牵连。 唐 陈子昂 《谏用刑书》:“莫不穷捕考讯,枝叶蟠拏,大或流血,小御魑魅。” 宋 文同 《秦王卷衣》诗:“铜螭逐银猊,压屋矜蟠拏。” 明 高启 《游天平山记》:“山多怪石,若卧若立,若搏若噬,蟠拏撑拄,不可名状。”

名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名状释义:说出事物的状态(多用在否定词后面):兴奋之情,不可名状。
    • 2.
      壶卢释义:⒈亦作“壶芦”。即葫芦。晋 崔豹《古今注·草木》:“壶芦,瓠之无柄者也。”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简傲》:“﹝ 刘道真 ﹞唯问:‘东吴 有长柄壶卢,卿得种来不?’”明 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菜三·壶卢》:“长瓠、悬瓠、壶卢、匏包、蒲卢,名状不一,其实一类各色也。”清 王韬《淞滨琐话·倪幼蓉》:“乞其壶卢中丹丸两粒。今愿以奉貽。”清 富察敦崇《燕京岁时记·咘咘噔》:“咘咘噔者,形如壶卢而长柄,大小不一,皆琉璃厂所製。”⒉指茶壶或酒壶。宋 苏轼《和子由柳湖山茶》诗之一:“如今胜事无人共,花下壶卢鸟劝提。”⒊
    • 3.
      媮薄释义:浇薄,浮薄。《汉书·刑法志》:“媮薄之政,自是滋矣。”唐 陈子昂《为义兴公陈请终丧第二表》:“臣闻时方媮薄,劝人以孝;时方趋竞,劝人有礼。”宋 司马光《论以公使酒食遗人刑名状》:“臣恐忠厚之俗益衰,媮薄之风遂长,百司庶尹无所措其手足。”章炳麟《五朝学》:“济 江 而东,民有甘节,清劭中伦,无曩时中原媮薄之德。”
    • 4.
      引籍释义:⒈引人及门籍。古代宫廷的门使及出入宫门的牒籍。⒉谓通名状于门使,使导引入宫。
    • 5.
      挹胜释义:收取胜景。 清 薛福成《出使四国日记·光绪十七年二月二十五日》:“山中吐纳万景,变幻不可名状,搜奇挹胜,俄顷忽殊。”
    • 6.
      方物释义:⒈本地产物;土产。《书·旅獒》:“无有远邇,毕献方物。”蔡沉 集传:“方物,方土所生之物。”三国 魏 嵇康《答难养生论》:“九土述职,各贡方物,以效诚耳。”唐 朱庆馀《商州王中丞留吃枳壳》诗:“方物就中名最远,只应愈疾味偏佳。”清 张岱《陶庵梦忆·方物》:“越中 清馋,无过余者,喜啖方物。北京 则苹婆果、黄鬣马牙松…… 山阴 则 破塘 笋、谢橘、独山 菱、河蟹、三江屯 蟶、白蛤、江鱼、鰣鱼、里河鰦。”鲁迅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拟播布美术意见书》:“方物见斥,外品流行,中国 经济,遂以困匱。”⒉犹识别;名状。《
    • 7.
      爷家释义:指皇帝。河北梆子《喜荣归》:“多亏小姐暗赠十两黄金,命我进京赶考,得中爷家头名状元。”
    • 8.
      石破天惊释义:唐李贺《李凭箜篌引》诗:“女娲炼石补天处,石破天惊逗秋雨。” 原来形容箜篌(古乐器)的声音忽而高亢,忽而低沉,出人意外,有不可名状的奇境。后用以比喻文章、议论出奇惊人。
    • 9.
      禁体诗释义:一种遵守特定禁例写作的诗。据 宋 欧阳修《雪》诗自注、《六一诗话》及 宋 苏轼《聚星堂雪诗叙》所记,其禁例大略为不得运用通常诗歌中常见的名状体物字眼,如咏雪不用玉月犁梅练絮白舞等,意在难中出奇。参阅 清 赵翼《陔馀丛考·禁体诗》。
    • 10.
      缦缦释义:⒈纡缓回旋貌。《尚书大传》卷一下:“卿云烂兮,糺縵縵兮。”郑玄 注:“教化广远,或以为云出岫回薄而难名状也。”南朝 梁 江淹《水上神女赋》:“綵霞绕绕,卿云縵縵。”⒉沮丧貌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小恐惴惴,大恐縵縵。”成玄英 疏:“縵縵,沮丧也。”⒊漫灭貌。《鹖冠子·天则》:“弦望晦朔,终始相巡,踰年累岁,用不縵縵。”陆佃 解:“縵縵,漫灭之貌。”⒋延长貌。《战国策·魏策一》:“《周书》曰:‘緜緜不絶,縵縵奈何。’”《隋书·天文志中》:“有飞星大如缶若瓮,后皎白,縵縵然长可十餘丈而委曲,名曰天刑。”
    • 11.
      莫可名状释义:不能用言语来形容、描绘。 清张潮《虞初新志·林四娘记》:“少选复出,则一国色丽人,云鬟靓妆,婷婷而至,衣皆鲛绡雾縠,亦无缝缀之迹,香气飘扬,莫可名状,自称为林四娘。” 名:用言语说出。状:描绘,形容。
    • 12.
      蟠拏释义:⒈亦作“ 蟠挐 ”。⒉屈曲作攫拿状。亦比喻曲附牵连。 唐 陈子昂 《谏用刑书》:“莫不穷捕考讯,枝叶蟠拏,大或流血,小御魑魅。” 宋 文同 《秦王卷衣》诗:“铜螭逐银猊,压屋矜蟠拏。” 明 高启 《游天平山记》:“山多怪石,若卧若立,若搏若噬,蟠拏撑拄,不可名状。”

名状造句

1.时有神秘的月光使我们产生不可名状的敬畏。

2.他说的这几句话,让人莫可名状,不知道他到底想说什么。

3.她的眼睛里经常流露出难以名状的悲哀。

4.史坦利觉得心头涌起一股不可名状的忧虑。

5.他们向北行,心头仿佛袭来一缕不可名状的落寞之感。

6.她约束了自己想否认并追问的不可名状的冲动。

7.目睹他这种无耻的行为,一种莫可名状的恶心使我几乎不能忍受。

8.事故发生以后,那种景象莫可名状

9.那飞舞的雪花,一朵,又一朵像是漫天的蒲公英,又像是无数幼小而不可名状的生命,在苍茫的夜空中颤动、沉浮、荡漾。

10.那飞舞的雪花,像是漫天的蒲公英,又像无数幼小而不可名状的生命在茫茫的夜空中颤动、沉浮、荡漾。

11.我含著泪,欢欣鼓舞,心中的喜悦不可名状

12.忽然发现那温柔的微笑,那嘴角的线条,那手的表情,是这样无以名状的美,只觉得眼泪直涌上来。

13.所谓断绝,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愫,一种瞬间觉得疏离的感觉。

14.这许多奇珍异物,我过去从来未见过,不可名状

15.桂林山水之美,真是不可名状

16.我含着泪,欢欣鼓舞,心中的喜悦不可名状

名状(mingzhuang)近音词(最多显示15个)

名状是什么意思 名状读音 怎么读 名状,拼音是míng zhuàng,名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名状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