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名第 名第的意思
míng

名第

简体名第
繁体
拼音míng dì
注音ㄇ一ㄥˊ ㄉ一ˋ
结构AB式
字数2字词语

拆字解意

míng,(1) 人或事物的称谓。【组词】:名字。名氏。名姓。名义。名分(fèn )。名堂。名落孙山。名存实亡。 (2) 起名字。【例句】:“秦氏有好女,自名为罗敷”。 (3)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。【例句】:这些人以“办学”为名,行骗钱之实。 (4) 叫出,说出。【组词】:不可名状。 (5) 声誉。【组词】:名誉。名声。名优(a.出名的,优良的;b.名伶)。名噪一时。名过其实。 (6) 有声誉的,大家都知道的。【组词】:名人。名士。名师。名将(jiàng )。名医。名著。名流。名言。名胜。名剧。 (7) 占有。【组词】:不名一文。 (8) 量词,用于人。【组词】:三名工人。

dì,(1) 次序。【组词】:第一。次第。等第。(2) 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。【组词】:科第。及第。落第。(3) 封建社会官僚贵族的大宅子。【组词】:宅第。府第。门第。进士第。(4) 但。【例句】:运动有益于健康,第不宜过于剧烈。(5) 姓。

基本含义

指在同一领域或同一行业中排名第一或名列前茅。

名第的意思

名第 [míng dì]

1. 高第。

3. 科举考试中式的名次。

名第 引证解释

⒈ 高第。

唐 范摅 《云溪友议》卷三:“﹝ 刘軻 ﹞后乃精於儒学,而肄文章,因策名第,歷任史馆。”

⒉ 科举考试中式的名次。

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听响卜》:“韦甄 及第年,事势固万全矣,然未知名第高下。志在鼎甲,未免挠怀。”
宋 叶适 《<覆瓿集>序》:“或谓 子长 负絶世笔墨,而区区名第乃不与常人比,故多怒讥,诚然哉?”
清 俞樾 《茶香室续钞·榜眼》:“第二第三又皆谓之榜眼,至探花则以年少者为之,不论名第。”


国语词典

名第 [míng dì]

⒈ 名次。

五代汉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卷八·听响卜》:「韦甄及第年,事势固万全矣,然未知名第高下,志在鼎甲,未免挠怀。」


名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五车五释义:“疆界”,在亮星表上排名第27,视星等为65等,绝对星等-6等,距离地球150光年。
    • 2.
      博懋大学释义:美国博懋大学,又称博懋教育1BrynMawrcollege(布林茅尔学院,又称博懋大学)是美国百年名校,2012年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》中文理学院排名第9,是美国七所“女校常春藤”之一。
    • 3.
      参考消息释义:《参考消息》,是由新华社主办的一份独特的报纸,与环球时报同为中国大陆唯有的两家能够合法直接刊载外电的报纸。主要摘登外国以及台湾、澳门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通讯社和报刊的文章与消息。《参考消息》于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创刊。它是现在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,世界排名第五。
    • 4.
      名第释义:⒈高第。唐 范摅《云溪友议》卷三:“﹝ 刘軻 ﹞后乃精於儒学,而肄文章,因策名第,歷任史馆。”⒉科举考试中式的名次。五代 王定保《唐摭言·听响卜》:“韦甄 及第年,事势固万全矣,然未知名第高下。志在鼎甲,未免挠怀。”宋 叶适《<覆瓿集>序》:“或谓 子长 负絶世笔墨,而区区名第乃不与常人比,故多怒讥,诚然哉?”清 俞樾《茶香室续钞·榜眼》:“第二第三又皆谓之榜眼,至探花则以年少者为之,不论名第。”
    • 5.
      国庠释义:国家开设的学校。 《旧唐书·文宗纪下》:“皇太子方从师傅传授六经,一二年后,当令齿胄国庠,以兴坠典。”宋 王谠《唐语林·补遗二》:“吴君 不附国庠,名第在於榜末。”
    • 6.
      批首释义:谓院试列名第一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过了两年,正逢科考,就给他送了名字。接着院考,竟中了个本旗批首。”
    • 7.
      挠怀释义:犹萦怀。《周书·杨纂传》:“大丈夫富贵何必故乡,若以妻子挠怀,岂不沮人雄志!”五代 王定保《唐摭言·听响卜》:“韦甄 及第年,事势固万全矣;然未知名第高下,志在鼎甲,未免挠怀。”宋 欧阳修《与梅圣俞书》:“见 谢亶 言,新生小息不安,甚挠怀。”
    • 8.
      排名释义:排列名次:他的成绩在比赛中排名第五。
    • 9.
      替懈释义:亦作“替解”。懈怠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三五九引《谢氏鬼神列传》:“五年后,意渐替解,与亲旧临水戯,酒酣,共説往事。”宋 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八:“夫世之干禄,先资名第,既得之后,鲜不替懈。”
    • 10.
      李四释义:假设的名字,常与张三、王五一起指代不特定的某个人,揶揄或者概括常用;李实为中国之大姓,由古至今均如此,百家姓中李在当时排名第四,俗称李四。
    • 11.
      蕊榜释义:传说中道教学道升仙,列名 蕊宫。 后指科举考试中揭晓名第的榜示为“蕊榜”。宋 葛立方《韵语阳秋》卷十八:“名字巍峨先蕊榜,词章斐亹动文奎。”清 黄叔琳《庚午重赴鹿鸣》诗:“蕊榜新开敞盛筵,漫劳车马问衰年。”清 赵翼《戏题魁星像》诗:“云是星精主文衡,蕊榜荣名在其手。”
    • 12.
      试録释义:明 清 时,将乡试、会试中试的举子姓名籍贯名次及其文章汇集刊刻成册,名曰试录。明 叶盛《水东日记·试录》:“试録自 宋 崇寧 中 霍端友 榜始。”明 李诩《戒庵老人漫笔·试录原始》:“国家科场揭晓后,有试録颁行天下,其制始于 唐 宋,唐 称进士登科记,宋 称进士小録,其实一也。”清 翟灏《通俗编·仕进》:“试録:黄佐《翰林记》:‘洪武 甲子乡试,乙丑会试,初为小録,惟刻董事之官,试士之题,及中选者之名第、籍贯、经书而已,未録士子之文为程式也。次科戊辰,始録呈文,自是以为定式。’按,《唐会要》:‘大中 十年
    • 13.
      闵氏族谱释义:闵姓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中排名第132位。闵源出有一:出自姬姓,以谥号为氏。上古周朝时,鲁国君鲁庄公死后,他的儿子名叫启,后继位为君,是为泯公。
    • 14.
      鼎甲释义:⒈指豪族大姓。唐 薛廷珪《授韦韬光禄卿等制》:“鼎甲华宗,松筠茂行。”唐 李肇《唐国史补》卷上:“四姓唯 郑 氏不离 滎阳,有冈头 卢,泽底 李,士门 崔,家为鼎甲。”⒉科举制度中状元、榜眼、探花之总称。以鼎有三足,一甲共三名,故称。五代 王定保《唐摭言·听响卜》:“韦甄 及第年,事势固万全矣;然未知名第高下,志在鼎甲,未免挠怀。”宋 苏轼《答李方叔书》之二:“秋试时,不审已从吉未?若可以下文字,须望鼎甲之捷也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八回:“因科名蹭蹬,不得早年中鼎甲。”康有为《大同书》辛部第十一章:“博士犹今
    • 15.
      龙标释义:⒈地名。即今 湖南省 黔阳县。南朝 梁 为 龙檦县,隋 属 沅陵郡,唐 武德 七年改名 龙标县,因 龙标山 得名。明 屠隆《綵毫记·妻子哭别》:“别亲知,走天涯,过 龙标、五溪,我怎顾得路崎嶇。”⒉指 唐 代诗人 王昌龄。王 曾左迁 龙标,为 龙标 尉,因称。唐 李白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》诗:“杨花落尽子规啼,闻道 龙标 过 五溪。”清 吴伟业《九峰草堂歌》:“痛饮恕人容 水部,长吟怀古继 龙标。”⒊犹龙榜、龙虎榜。宋 张先《天仙子·郑毅夫移青社》词:“龙标名第凤池身,堂阜远,江桥晚,一见湖山看未

名第(mingdi)近音词(最多显示15个)

名第是什么意思 名第读音 怎么读 名第,拼音是míng dì,名第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名第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