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名簿 名簿的意思
míng

名簿

简体名簿
繁体
拼音míng bù
注音ㄇ一ㄥˊ ㄅㄨˋ
结构AB式
字数2字词语

拆字解意

míng,(1) 人或事物的称谓。【组词】:名字。名氏。名姓。名义。名分(fèn )。名堂。名落孙山。名存实亡。 (2) 起名字。【例句】:“秦氏有好女,自名为罗敷”。 (3)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。【例句】:这些人以“办学”为名,行骗钱之实。 (4) 叫出,说出。【组词】:不可名状。 (5) 声誉。【组词】:名誉。名声。名优(a.出名的,优良的;b.名伶)。名噪一时。名过其实。 (6) 有声誉的,大家都知道的。【组词】:名人。名士。名师。名将(jiàng )。名医。名著。名流。名言。名胜。名剧。 (7) 占有。【组词】:不名一文。 (8) 量词,用于人。【组词】:三名工人。

簿

bù bó,(1) 本子,册籍。【组词】:簿册。簿记。簿籍。簿录。(2) 古代称公文、案卷。【组词】:对簿公堂。(3) 古代的仪仗侍从。【组词】:簿伍。卤簿(古代帝王、后妃、王公大臣外出时的仪仗队。次序排列严格并明文著之于簿籍)。(4) 笏。(1) 同“箔”,养蚕席。

基本含义

名单、人员名册

名簿的意思

名簿 [míng bù]

1. 犹名册。

名簿 引证解释

⒈ 犹名册。

《魏书·卢同传》:“自今敍阶之后,名簿具注加补日月,尚书印记,然后付曹。”


国语词典

名簿 [míng bù]

⒈ 登记姓名的簿册。

如:「户口名簿」。


名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南台释义:⒈十六国 夏 主 赫连勃勃 取 长安 后,称 长安 曰 南台。《晋书·地理志上》:“勃勃 僭号於 统万,是为 夏。置 幽州 牧於 大城,又平 刘义真 於 长安,遣子 璝 镇焉。号曰 南臺。”⒉御史台。以在宫阙西南,故称。南朝 梁元帝《荐鲍几表》:“前宰 东邑,实有二 鲁 之风;近处 南臺,欲尊两 鲍 之则。”《通典·职官六》:“后汉 以来谓之御史臺,亦谓之兰臺寺。梁 及 后魏 北齐,或谓之 南臺。后魏 之制,有公事百官朝会名簿,自尚书令僕以下,悉送 南臺。”清 王士禛《喜羡门阁学卜邻之作》诗:“东阁从容多
    • 2.
      积虚释义:谓务虚名,不切实际。《《意林》卷五引 晋 杨泉《物理论》》:“任实者渐消,积虚者日长。”《南齐书·虞玩之刘休等传论》:“故有窃名簿阀,忍贼肌肤,生滥死乖,趋避绳网。积虚累谬,已数十年,欺蔽相容,官民共有,为国之道,良宜矫革。”
    • 3.
      自占释义:⒈自行估计。《史记·平準书》:“虽无市籍,各以其物自占,率緡钱二千而一筭。”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:“诸贾人末作貰贷卖买,居邑贮积诸物,及商以取利者,虽无市籍,各以其物自占。”颜师古 注:“占,隐度也,各隐度其财物多少,而为名簿送之於官也。”⒉自来归附。⒊据为己有。唐 柳宗元《段太尉逸事状》:“先是太尉在 涇州 为营田官,涇 大将 焦令諶 取人田,自占数十顷。”《宋史·太宗纪二》:“江 南民饥,许渡 江 自占。”《宋史·地理志四》:“其土宜穀稻,赋入稍多,而南路有 袁 吉 壤接者,其民往往迁徙自占,深耕穊种
    • 4.
      门簿释义:⒈山川田地登记簿。 ⒉来客登记簿,留名簿。
    • 5.
      门籍释义:古代悬挂在宫殿门前的记名牌。长二尺,竹制,各书官员姓名、年龄、身份等。后改竹籍为簿册。册籍上有名方可出入。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太后除 竇婴 门籍,不得入朝请。”《资治通鉴·汉景帝前三年》引此文,胡三省 注曰:“门籍,出入宫殿门之籍也。”唐 颜真卿《论百官论事疏》:“其有无门籍人有急奏者,皆令监门司与仗家引对,不许关碍,所以防壅蔽也。”明 陈良谟《见闻纪训》:“凡京官俱书名簿上,置 长安门,谓之门籍。有病註‘病’字在名下,不朝参,谓之註门籍。”清 平步青《霞外攟屑·论文下·通籍》:“汉 制:司马一人
    • 6.
      附过释义:在官吏名簿上附记官吏的过失。
    • 7.
      鬼録释义:⒈亦作“鬼籙”。 迷信者所谓阴间死人的名簿。三国 魏 曹丕《与吴质书》:“观其姓名,已为鬼録,追思昔游,犹在心目。”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策传》“策 阴欲袭 许,迎 汉帝”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《江表传》:“策 曰:‘……今此子已在鬼籙,勿復费纸笔也。’即催斩之,县首於市。”五代 刘兼《蜀都道中》诗:“千载龟城终失守,一堆鬼録漫留名。”⒉指在鬼录,死亡。清 昭槤《啸亭杂录·平定回部本末》:“过十日,皆鬼籙矣。”

名簿(mingbu)近音词(最多显示15个)

名簿是什么意思 名簿读音 怎么读 名簿,拼音是míng bù,名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名簿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