庭户 [tíng hù]
1. 犹门户。喻指某种造诣、境界。
2. 官署。
3. 泛指庭院。
5. 犹门庭;门户。
庭户 引证解释
⒈ 犹门户。喻指某种造诣、境界。
引南朝 梁 陆倕 《将至浔阳郡教》:“光武 灵臺 之籍,较涉根基; 张华 聚土之书,略见庭户。”
⒉ 官署。
引唐 韩愈 《新修滕王阁记》:“春生秋杀,阳开阴闭,令修於庭户。数日之閒,而人自得於湖山千里之外。”
⒊ 泛指庭院。
引唐 方干 《新秋独夜寄戴叔伦》诗:“遥夜独不卧,寂寥庭户中。”
宋 柳永 《二郎神·七夕》词:“乍露冷风清庭户,爽天如水。”
⒋ 犹门庭;门户。
引宋 辛弃疾 《沁园春·迭嶂西驰》词:“似 谢 家子弟,衣冠磊落; 相如 庭户,车骑雍容。”
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青娥》:“﹝ 霍桓 ﹞以神童入泮。而母过於爱惜,禁不令出庭户。”
国语词典
庭户 [tíng hù]
⒈ 门户。
引宋·苏轼〈越州张中舍寿乐堂〉诗:「高人自与山有素,不待招邀满庭户。」
庭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- 1.
堂户释义:犹庭户。 指门庭之内。
- 2.
延伫释义:⒈亦作“延竚”。久立;久留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悔相道之不察兮,延佇乎吾将反。”王逸 注:“延,长也;佇,立貌。”南朝 齐 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磵石摧絶无与归,石逕荒凉徒延佇。”清 曹寅《书院述事三十韵》:“我怀寄渊澹,庭户久延佇。”⒉引颈企立。形容盼望之切。晋 陶潜《停云》诗:“良朋悠邈,搔首延佇。”《魏书·宗钦传》:“承足下高问,延佇之劳,为日久矣。”《旧五代史·梁书·太祖纪五》:“眷言方岳,下及山林,岂无英奇,副我延佇。”宋 叶适《邵子文墓志铭》:“所至皆解榻延佇倾待之。”清 吴伟业《题河渚图送胡彦
- 3.
户衞释义:守卫宫门的禁军。 《汉书·外戚传上·孝宣许皇后》:“女医 淳于衍 者,霍氏 所爱,尝入宫侍皇后疾。衍 夫 赏 为掖庭户衞,谓 衍‘可过辞 霍夫人 行,为我求 安池 监’。”
- 4.
打埃尘释义:掸尘。旧时腊月年节将近时,打扫室内外尘埃的习俗。清 顾禄《清嘉录·打埃尘》:“腊将残,择宪书宜埽舍宇日,去庭户尘秽,或有在二十三日、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,俗呼打埃尘。”
- 5.
竿牍释义:书札。《庄子·列御寇》:“小夫之知,不离苞苴竿牘。”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:“竿牘,谓竹简为书,以相问遗。”宋 陆游《与建宁苏给事启》:“小夫之竿牘自见,姑少述於万分。”《明史·丘橓传》:“﹝御史巡方﹞甫临所部,而请事之竿牘,又满行臺。”清 钱谦益《文肃王公行状》:“三年外计,邸舍萧然,苞苴竿牘,絶迹庭户。”
- 6.
落然释义:⒈凄凉;冷落。唐 陆龟蒙《甫里先生传》:“先生平居以文章自怡,虽幽忧疾病中,落然无旬日生计,未尝暂輟。”明 高启《墨翁传》:“所製墨有定直,酬弗当輒弗予,故他肆之屨恒满,而其门落然。”⒉荒废貌。《旧五代史·梁书·李思安传》:“及 太祖 北征,以候骑之误,落然无所具,而復壁垒荒圮,帑廩空竭,太祖 怒,贬 柳州 司户。”⒊清静,寂静。唐 杜牧《唐故岐阳公主墓志铭》:“自是闭门,落然不闻人声。”明 高启《静者居记》:“庭户虚寂,落然无嚣声。”⒋淡漠;不关心。明 归有光《上瞿侍郎书》:“有光 年往岁徂,仕进之
- 7.
除残释义:⒈除去凶残的人。《史记·张耳陈馀列传》:“将军瞋目张胆,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,为天下除残也。”晋 葛洪《抱朴子·辨问》:“但自欲除残去贼,夷险平暴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四回:“将军以神武雄才,仗父兄餘业,据有 江 东,兵精粮足,正当横行天下,为国家除残去暴,奈何降贼耶?”⒉吴中 风俗。农历年底扫除屋尘。明 袁宏道《岁时纪异》:“﹝十二月﹞二十七日扫屋尘,曰除残。”清 顾禄《清嘉录·打埃尘》:“腊将残,择宪书宜扫舍宇日,去庭户尘秽……俗呼‘打埃尘’。蔡云《吴歈》云:‘茅舍春回事事欢,屋尘收拾号除残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