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讹变 讹变的意思
ébiàn

讹变

简体讹变
繁体訛變
拼音é biàn
注音ㄜˊ ㄅㄧㄢˋ
结构AB式
字数2字词语

拆字解意

é,(1) 错误。【组词】:讹字。讹误(文字、记载错误)。讹谬。讹传(chuán )。以讹传讹。(2) 敲诈,假借某种理由向人强迫索取财物或其他权利。【组词】:讹诈。(3) 谣言。【例句】:讹言(➊诈伪的话,谣言;➋胡言乱语)。(4) 感化,变化。【例句】:“岁月迁讹。”(5) 野火烧。

biàn,(1) 性质状态或情形和以前不同;变化;改变。【组词】:情况变了。变了样。(2) 变成。【例句】:沙漠变良田。后进变先进。(3) 使改变。【组词】:变废为宝。(4) 能变化的;已变化的。【组词】:变数。变态。(5) 变卖。【组词】:变产。(6) 变通。【组词】:通权达变。(7) 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。【组词】:事变。政变。(8) 指变文。【组词】:目连变。(9) 姓。

基本含义

指事物或情况发生了变化,出现了错误或差错。

讹变的意思

讹变 [é biàn]

1. 亦作“讹变”。

3. 讹误变易。

讹变 引证解释

⒈ 亦作“譌变”。讹误变易。

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河水三》:“吐京郡 治故城,即 吐军县 之故城也。胡 汉 译言,音为讹变矣。”
宋 钱易 《南部新书》庚:“近俗尚武,是以通呼公府、公门为牙门,字称讹变转为衙。”


讹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押牙释义:亦称“押衙”。唐 宋 官名。管领仪仗侍卫。牙,后讹变为“衙”。唐 李匡乂《资暇集》卷中:“武职令有押衙之名。衙宜作‘牙’,此职名,非押其衙府也,盖押牙旗者。”《旧唐书·崔慎由传》:“既离 泗口,彦曾 令押牙 田厚简 慰諭,又令都虞候 元密 伏兵 任山馆。”《旧五代史·外国传二·吐蕃》:“明年,晋高祖 遣 涇州 押牙 陈延暉 齎詔书安抚 凉州。”宋 程大昌《演繁露·旗鼓》:“魏博 特置驍鋭可倚仗者,使为护卫,名为牙兵。而典总此兵者其结衔名为押衙。”《古今小说·裴晋公义还原配》:“只见外面一个人,约莫半老年纪
    • 2.
      虎龙豹须释义:泉州话说“虎龙豹须”,台湾话说“虎龙豹彪”,而厦门、漳州说成“虎熊豹彪”(比喻坏人或坏人团伙),可见“虎龙豹须”是“虎龙豹彪”的近音讹变。 值得注意的是,泉州话“虎龙豹须”的意思主要来自这四种动物身上的斑纹,与其他三地有较大的差别。
    • 3.
      讹意释义:讹变之意。
    • 4.
      讹衰释义:讹变衰敝。
    • 5.
      讹音释义:⒈不合标准的异音。⒉讹变的字音。

讹变(ebian)近音词(最多显示15个)

讹变是什么意思 讹变读音 怎么读 讹变,拼音是é biàn,讹变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讹变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