涤除 [dí chú]
1. 为除去某种外部物质(如灰垢、肥皂沫、化学药物等)而冲洗。
例涤除污垢。
英[wash away;]
涤除 引证解释
⒈ 洗去;清除。
引《老子》:“涤除玄览,能无疵乎?”
唐 杜甫 《北风》诗:“涤除贪破浪,愁絶付摧枯。”
清 顾炎武 《日知录·街道》:“古之王者,於国中之道路,则有条狼氏涤除道上之狼扈,而使之洁清。”
续范亭 《绝命诗》:“涤除尘垢洁,为世作牺牲。”
国语词典
涤除 [dí chú]
⒈ 涤荡、清除。
引《书经·禹贡》汉·孔安国·传:「九州之川已涤除,泉源无雍塞矣。」
涤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- 1.
刮垢磨痕释义:涤除污垢,磨除伤痕。 比喻仔细琢磨,精益求精。
- 2.
刮摩释义:⒈亦作“刮磨”。亦作“刮劘”。琢磨器物,使之光平。⒉磨灭;涤除。⒊切磋;研讨。⒋拂刮切削。
- 3.
廷除释义:⒈宫廷的台阶,泛指朝廷。《旧唐书·玄宗纪赞》:“开元 握图,永鉴前车。景气融朗,昏氛涤除。政纔勤倦,妖集廷除。”⒉指朝廷任命官职。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二:“上时年十四,专事游戏,政事一委 令孜,呼为‘阿父’,廷除官职,不復关白。”
- 4.
戒香释义:佛教谓戒律能涤除尘世的污浊,故以“香”喻。 亦指所燃之香。
- 5.
担误释义:贻误,因拖延而误事。元 施惠《一枝花·咏剑》套曲:“则为俺未遂封侯把他久担误。”明 王守仁《传习录》卷上:“其意见正有此病,最能担误人,不可不涤除耳。”《古今小说·陈御史巧勘金钗钿》:“只是他无家无室,终是我母子担误了他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七回:“考选还在明年,你要等除服,所以担误。”
- 6.
洗心涤虑释义:指涤除私心杂念,比喻彻底改悔。
- 7.
洗拂释义:洗涤拂拭。指涤除垢辱。
- 8.
洗拔释义:⒈涤除尘俗,超出物外。南朝 梁 王僧孺《礼佛唱道发愿文》:“故欲洗拔万有,度脱羣生。”⒉除去垢辱,提拔重用。唐 白居易《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》诗:“太原 一男子,自顾庸且鄙;老逢不次恩,洗拔出泥滓。”明 沉德符《野获编·京职·周宁宇少卿》:“臣为 张居正 门生,素称相知,且受其洗拔,何尝有隙,臣死不敢诬地下。”
- 9.
洗髓伐毛释义:清洗骨髓,削除毛发。比喻彻底涤除自身的污秽。有脱胎换骨的意思。
- 10.
涤故更新释义:涤除陈旧,换上新的。
- 11.
涤秽释义:涤除污秽。 多比喻清除谬误、邪恶。
- 12.
涤除释义:清除;去掉:涤除污垢。涤除旧习。
- 13.
清荡释义:⒈平静;安定。⒉涤除,平定。
- 14.
湔拂释义:⒈清洗、涤除。⒉犹浸染。
- 15.
湔濯释义:洗涤。引申为洗雪恶名或涤除瑕疵。
- 16.
湔祓释义:涤除[污秽、恶习]。
- 17.
漱澣释义:亦作“漱浣”。亦作“潄澣”。亦作“潄浣”。洗涤;涤除。《礼记·内则》:“将御者,齐潄澣。”《礼记·内则》:“子生三月之末,潄澣、夙齐,见於内寝。”《公羊传·庄公三十一年》:“何以书?讥。何讥尔?临民之所潄浣也。”何休 注:“无垢加功曰潄,去垢曰浣。”徐彦 疏:“解云谓但用手矣,既无垢而加功者,盖亦少有,但无多垢,故谓之无,非全无也。又取其斗潄耳。若以里语曰‘斗潄’也,注‘去垢曰浣’者,盖用足物,是以旧説云‘用足曰浣’是也。”章炳麟《丹橘》诗之五:“天道无远,谗天既丧,何以漱浣,其痍其壮。”
- 18.
痛涤前非释义:彻底涤除以前所犯的错误。《清史稿·恂勤郡王允禵传》:“今 允禵 居 馬蘭峪,欲其瞻仰 景陵,痛滌前非。”
- 19.
荡思释义:⒈涤除愁思。⒉邪念。
- 20.
荡汰释义:⒈冲刷。 ⒉喻蒙受(恩泽)。⒊涤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