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í,(1) 洗。【组词】:洗涤。涤濯。涤除。涤荡。涤瑕荡秽。(2) 古代指养祭牲的房子。(3) 古代指音乐节奏急速。
dàng,(1) 清除,弄光。【组词】:荡平。扫荡。荡除。倾家荡产。(2) 洗涤。【组词】:洗荡。涤荡。荡口(漱口)。(3) 摇动。【组词】:摇荡。荡漾。荡桨。(4) 行为不检,不受约束。【组词】:荡逸。放荡。浪荡。荡子。荡妇。狂荡。荡检逾闲。(5) 四处走动。【组词】:游荡。逛荡。(6) 广大平坦的样子。【组词】:浩荡。(7) 浅水湖。【组词】:芦花荡。
1. 冲洗;清除。
例涤荡污泥浊水。
英[ wash away; ]
2. 扫清,扫尽(如政治上的腐败或组织上的弊病)
例涤荡剥削阶级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。
英[ clean up; ]
⒈ 荡洗;清除。
引汉 刘歆 《遂初赋》:“心涤荡以慕远兮,迴高都而北征。”
宋 张世南 《游宦纪闻》卷三:“自 唐 及今,流潦巨浸之所漂啮,震风凌雨之所涤荡,不知其几,而墨色烂然如新。”
王闿运 《御夷论一》:“涤荡丛弊,胥与更始。”
郭小川 《长江组歌·长江的浪花啊》:“长江 的浪花,你涤荡了多少污浊泥沙!”
⒉ 犹摇动。
引《礼记·郊特牲》:“殷 人尚声,臭味未成,涤荡其声。”
郑玄 注:“涤荡,犹摇动也。”
⒊ 急促不顺貌。参见“条4畅”。
引《史记·乐志》:“感涤荡之气而灭平和之德,是以君子贱之也。”
张守节 正义:“言此恶乐能动善人涤荡之善气,使失其所,而灭善人平和之德也。”
按,《礼记·乐记》作“条畅”。 清 王念孙 《读书杂志·淮南子二十》“化作细”:“‘圣人之治天下,非易民性也,拊循其所有而涤荡之。’涤荡与条畅同,《文子》作条畅。”
⒈ 摇动。一说播散。
引《礼记·郊特牲》:「殷人尚声,臭味未成,涤荡其声,乐三阕,然后出迎牲。」
⒉ 洗除。南朝梁·陶弘景〈授陆敬游十赉文〉:「涤荡纷秽,表里霜雪。」唐·李白〈友人会宿〉诗:「涤荡千古愁,留连百壶饮。」也作「涤荡」。
1.那种“嫁鸡随鸡,嫁狗随狗”的封建意识早应涤荡干净。
2.几百年的潮起潮落,早已淹没了风波亭的点点残红;几百年的风风雨雨,早已涤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;几百年的瑟瑟西风,早已吹散了牧羊人的丝丝白发。
3.美丽的心情,唤醒灿烂的微笑;清新的空气,涤荡生活的烦恼;多彩的阳光,迎来心情的美妙。
4.体谅是一股以及煦的东风,能溶解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;体谅是一束以及煦的阳光,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上的阴云;体谅是一场绵绵的春雨,能涤荡轻飘飘地降落在人们心上的灰尘;体谅是一阵子柔以及的凉爽的风,能熄灭聚
5.父爱似山,载着岁月的厚重;父爱似水,涤荡生活的艰辛;父爱似海,淘尽征程的疲提交回答乏。
6.春风似母亲的双肩,让孩子有了温暖的睡衣;又似涓涓暖流,涤荡我尘封已久的往事。
7.清水一渠,涤荡诸污秽。
8.流泪,不等于软弱。流泪有时是对自己的安慰,有时是对心灵的涤荡。
9.善和大美像静水深流,终究涤荡人心。做一个良善,柔和,有悲悯和宽容的人,处理一些事情就会有余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