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ào pāo,(1) 气体在液体内使液体鼓起来的球状体。【组词】:泡沫。泡影(a.佛教用“泡”和“影”喻事物的生灭无常;b.现喻落空的事情和希望)。水泡。(2) 像泡的东西。【组词】:电灯泡儿。(3) 用液体浸物品。【组词】:泡茶。泡菜。泡饭。泡汤(喻事情或愿望落空)。(4) 故意消磨时间。【组词】:泡病号。(1) 鼓起而松软的东西。【组词】:眼泡。豆腐泡儿。(2) 虚而松软,不坚硬。【组词】:泡桐。这块木料发泡。(3) 方言,小湖(多用于地名)。【组词】:泡子。月亮泡(在中国吉林省)。(4) 同“脬”,量词。
pào pāo,(1) 气体在液体内使液体鼓起来的球状体。【组词】:泡沫。泡影(a.佛教用“泡”和“影”喻事物的生灭无常;b.现喻落空的事情和希望)。水泡。(2) 像泡的东西。【组词】:电灯泡儿。(3) 用液体浸物品。【组词】:泡茶。泡菜。泡饭。泡汤(喻事情或愿望落空)。(4) 故意消磨时间。【组词】:泡病号。(1) 鼓起而松软的东西。【组词】:眼泡。豆腐泡儿。(2) 虚而松软,不坚硬。【组词】:泡桐。这块木料发泡。(3) 方言,小湖(多用于地名)。【组词】:泡子。月亮泡(在中国吉林省)。(4) 同“脬”,量词。
1. 指鼓起的球状体。
3. 谓无聊地消磨时间。
⒈ 指鼓起的球状体。
引刘半农 《拟儿歌·小猪落地》:“水泡泡,血泡泡,翻得泊落落。”
⒉ 谓无聊地消磨时间。
引曹禺 《日出》第二幕:“没有什么新鲜玩意。到俱乐部泡泡,舞场里‘蹭蹭’,没意思,没劲儿。”
⒊ 急流声;水涌声。
引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:“不周之山 ……河水所潜也,其原浑浑泡泡。”
郭璞 注:“浑浑泡泡,水濆涌之声也。”
冰心 《寄小读者·山中杂记五》:“果然看见护士端着一杯药进来,杯中泡泡作声。”
⒈ 形容物体成泡状。
引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:「又西北三百七十里,曰:『不周之山』。……东望泑泽,河水所潜也,其原浑浑泡泡。」
⒉ 液体冒泡产生的声音。
⒊ 形容物体宽大膨松。
例如:「泡泡裤」、「泡泡袖」。
⒈ 气泡、水泡或泡状的东西。
例如:「吹泡泡」。
1.泡泡般的葡萄成熟了,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玻璃珠子。
2.春天来了,泉水汩汩地冒着泡泡,小草也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,嫩嫩的,山坡上绿油油地,洁白的小羊羔像一团团棉花,在草原上撒欢。
3.骄傲时,朋友就像泡泡中的一粒薄荷糖,清爽冰凉的味道让心情保持冷静。
4.调皮的小雨滴落在水洼里,溅起了晶莹透亮的泡泡,像白色的大珍珠浮在水面。爱画画的小雨滴画起了圆圈圈扩散开,手拉起了手,跳起了欢快的舞。
5.泉水这个淘气的孩子,不断地吐泡泡玩。
6.鱼儿像幼儿园的小朋友那样,在水中吐泡泡。
7.孤独是翱翔在天空的一只老鹰,孤独是鱼缸里独自吹泡泡的金鱼,孤独是秋天掉下的第一叶寒枫。
8.鱼缸里的金鱼看起来快活极了,它们一会儿在水面吐泡泡,一会儿在水中嬉戏,一会儿又沉到水底去了。
9.成长是一个梦,梦里面有软软的棉花糖。成长是一串五彩的泡泡,在阳光下快乐的舞蹈。成长是一辆脚踏车,载着我的童年迎着风奔跑。
10.小鱼时而吹泡泡,时而玩游戏,时而跳出水面,时而睡觉。
11.它们在水中游来游去,身子一扭一扭的。一会儿往上游,一会儿往下游,嘴里还吐着小泡泡,有趣极了。
12.收拾一下你乱糟糟的房间,下班之后来个香熏泡泡浴,更细心地呵护自己的皮肤,定期做个美容。
13.红的,也依然快乐地吹着口哨幸福地冒着鼻涕泡泡。
14.希望你每天都快乐得像炉子上的水壶一样,虽然屁屁被烧得滚烫,但依然吹着开心的哨子,冒着幸福的泡泡。
15.每一条鱼都吐着泡泡,舒畅的游来游去,快乐的嬉闹着。
16.爱情就是个彩色的泡泡,看似很美丽,其实一戳即破。
17.春天像泡泡,飘荡,打转。
18.小鱼有的在水草中间游来游去,好像在捉迷藏;有的吐泡泡,好像在比谁吐得多。
19.朋友,像一缕温柔的丝巾,柔软但足以让我温暖;朋友像吹出的泡泡,飘逸却让我享受这空灵的美,留下了印记。
20.小朋友们吹出的泡泡像气球一样美丽极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