敛财 [liǎn cái]
1. 搜刮钱财。
例以九赋敛财贿。——《周礼·天官·大宰》
英[accumulate wealth by unfair means; amass wealth by unfair means; collect wealth by unfair means;]
敛财 引证解释
⒈ 聚积财物。
引语本《周礼·天官·太宰》:“以九赋敛财贿”。
宋 曾巩 《唐令目录序》:“以租庸调为敛财役民之制,虽未及三代之政,然亦庶几乎先王之意矣。”
⒉ 引申指搜刮钱财。
引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续录三》:“此指尸敛财,尸亦未必其母。”
叶君健 《火花》二:“他知道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土财主,敛财的经验很丰富。”
国语词典
敛财 [liǎn cái]
⒈ 积聚钱财。
引《周礼·天官·大宰》:「以九赋敛财贿。一曰邦中之赋,二曰四郊之赋,三曰邦甸之赋,四曰家削之赋,五曰邦县之赋,六曰邦都之赋,七曰关市之赋,八曰山泽之赋,九曰弊余之赋。」
⒉ 搜刮、骗取钱财。
例如:「神棍敛财、骗色的事情,时有所闻。」
敛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- 1.
为富不仁释义:要聚敛财富便不会讲仁慈。指剥削者唯利是图,心狠手毒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阳虎曰:‘为富不仁矣;为仁不富矣。’” 为富:想发财致富。不仁:没有好心肠。
- 2.
卖官鬻爵释义:形容掌权者出卖官职、爵位,以聚敛财富。《宋书·邓琬传》:“父子并卖官鬻爵。” 鬻(yù):卖。爵:爵位。
- 3.
厚敛释义:重敛财物。亦指征收重税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六年》:“公厚敛焉,陈氏 厚施焉,民归之矣。”《史记·晋世家》:“十四年,灵公 壮,侈,厚敛以彫墙。”金 王若虚《<孟子>辨惑》:“至于仁富不能两立,则理势之固然者,故 孟子 举之以为 滕文公 厚敛之戒。”
- 4.
封靡释义:严重损害。 《诗·周颂·烈文》:“无封靡于尔邦。”毛 传:“封,大也;靡,累也。”马瑞辰 通释:“犹云无大损坏于尔邦也。”一说,敛财骄奢。朱熹 集传:“封靡之义未详。或曰:封,专利以自封殖也;靡,汰侈也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高宗绍兴十七年》:“不知 刚中(郑刚中)封靡自植,欲以何为?”
- 5.
征敛释义:官府向民间征捐敛财。
- 6.
羡余释义:⒈盈余;剩余。 ⒉唐地方官以两税盈余为名,向皇帝献纳的税款。多用加重剥削、克扣俸禄等手段敛财,借以市恩邀功,加官进爵。⒊清朝征钱粮税时因有损耗而多征一部分附加税。这部分附加税除折抵实际损耗外,留一部分为地方官吏所有,名养廉,其余上缴,名羡余。
- 7.
裒敛释义:聚敛财物。
- 8.
财贿释义:⒈财货;财物。 《周礼·天官·大宰》:“以九赋敛财贿。”郑玄 注:“财,泉穀也。”宋 邵伯温《闻见前录》卷一:“御史中丞 马德驤 劾奏 普 强占市人第宅,聚敛财贿。”清 魏源《默觚下·治篇三》:“未尝如 狄 之入 卫,财贿牲畜荡然一空焉。”⒉指俸禄。唐 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商财贿之有无,计班资之崇卑。”
- 9.
贪谀释义:聚敛财物和逢迎阿谀。
- 10.
赕罚释义:古代统治者向南方少数民族以赎罪的名义征敛财物。《资治通鉴·宋明帝泰豫元年》:“攸之 賧罚羣蛮太甚,又禁 五溪 鱼盐,蛮怨叛。”胡三省 注引 何承天《纂文》:“賧,蛮夷赎罪货也。”
- 11.
赚钱释义:聚敛财富;挣钱盈利。
- 12.
采生折割释义:旧时一种捕杀生人,折割其肢体,取五官脏腑等用以合药敛财的罪恶行为。
- 13.
鼎铛耳释义:宋 邵伯温《闻见前录》卷一:“御史中丞 雷德驤 劾奏 普 强占市人第宅,聚敛财贿,上怒叱之曰:‘鼎鐺尚有耳,汝不闻 赵普 吾之社稷臣乎?’”后以“鼎鐺耳”为责人有耳不闻的典实。清 赵翼《大柳驿相传为赵韩王授徒处》诗:“眷深不讳瓜子金,权重咸知鼎鐺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