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明皇 明皇的意思
mínghuáng

明皇

简体明皇
繁体
拼音míng huáng
注音ㄇㄧㄥˊ ㄏㄨㄤˊ
结构AB式
字数2字词语

拆字解意

míng,(1) 亮,与“暗”相对。【组词】:明亮。明媚。明净。明鉴(➊明镜;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;➌明察)。明灭。明眸。明艳。明星。明珠暗投(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,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)。(2) 清楚。【组词】:明白。明显。明晰。明了。明确。明朗。(3) 懂得,了解。【组词】:明哲保身。不明事理。深明大义。(4) 公开,不隐蔽。【组词】:明说。明讲。明处。(5) 能够看清事物。【组词】:明察秋毫。耳聪目明。眼明手快。(6) 睿智。【组词】:英明。贤明。明君。(7) 视觉,眼力。【组词】:失明。(8) 神灵,泛指祭神供神之物。【例句】:明器(殉葬用的器物,亦作“冥器”)。(9) 次(专指日或年)。【组词】:明日。明年。(10) 中国朝代名。【组词】:明代。(11) 姓。

huáng,(1) 君主,亦指神话传说中的神。【组词】:皇帝。皇后。皇宫。皇储(已确定的皇位继承人)。皇权。(2) 大。【组词】:皇皇巨著。冠冕堂皇。(3) 对先代的敬称。【例句】:皇考(对亡父的尊称)。(4) 同“遑”,闲遐。(5) 同“惶”,恐惧。(6) 姓。

基本含义

明皇指的是明朝的皇帝,也可以用来形容明亮而威严的君主。

明皇的意思

明皇 [míng huáng]

1. 唐玄宗(李隆基)谥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。后世诗文多称为明皇。

明皇 引证解释

⒈ 唐 玄宗 ( 李隆基 )谥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。后世诗文多称为 明皇

唐 薛逢 《金城宫》诗:“忆昔 明皇 初御天,玉舆频此驻神仙。”
清 洪昇 《长生殿·传概》:“天宝明皇,玉环 妃子,宿缘正当。”


明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一捻红释义:⒈牡丹的一种。 宋 高承《事物纪原·草木花果·一捻红》:“今牡丹中有一捻红,其花叶红,每一花叶端有深红一点,如半指。明皇 时,民有以此花上进者,值妃子正作妆,偶以妆指捻之,燕脂之痕染焉。植之明年,花开俱有其迹。”元 乔吉《金钱记》第一折:“都要赴 九龙池,赏 杨 家一捻红。”参见“一擫红”。⒉山茶花的别名。明 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木三·山茶》﹝集解﹞引《格古论》:“花有数种……躑躅茶花如杜鹃花,宫粉茶、串珠茶皆粉红色。又有一捻红、千叶红、千叶白等名,不可胜数,叶各小异。”
    • 2.
      三郎释义:⒈古代三种郎官的合称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,无得立者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三郎,谓中郎、外郎、散郎。” 张守节 正义引《汉书·百官表》:“有议郎、中郎、散郎,又有左右三将,谓郎中,车郎、户郎。”⒉唐 玄宗 小字。因其排行第三,故称。 唐 郑嵎 《津阳门》诗:“ 三郎 紫笛弄烟月,怨如别鹤呼羈雌。”原注:“内中皆以上为 三郎 。” 宋 马永卿 《懒真子》卷一:“ 三郎 谓 明皇 也。 明皇 兄弟六人,一人早亡,胡 明皇 为太子时,号五王宅。 寧王 、 薛王 , 明皇 兄也, 申王 、
    • 3.
      三騣释义:指骏马鬃毛经修剪而成的三辫式样。 唐 御马多以此为饰。唐 岑参《卫节度赤骠马歌》:“紫髯胡雏金剪刀,平明剪出三騣高。”宋 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·东坡一》:“《东坡笔记》谓:‘李将军 思训 作《明皇摘瓜图》:嘉陵 山川,帝乘赤驃,起三騣……不知三騣谓何,今乃见 岑参 诗有《卫尚书赤驃马歌》云:赤髯胡雏金剪刀,平时剪出三騣高。乃知 唐 御马多剪治,而三騣其饰也。’”后以“三騣马”指御马。清 朱彝尊《癸亥除日侍宴乾清宫夜归赋》诗:“归鞍笑逐三騣马,守岁欢迎五尺童。”
    • 4.
      中都城释义:明 中都 皇城。在今 安徽省 凤阳县,明太祖 朱元璋 洪武 九年下诏营建。现遗存部分城门、门楼等,残存石雕精细、优美,琉璃制品形象生动。城南有 朱元璋 父母陵墓,陵前尚存精美的石人、石兽雕像和 朱元璋 亲自撰写的《大明皇陵碑》。
    • 5.
      五王释义:⒈指 唐明皇 兄弟 让皇帝 宪 、 惠庄太子 撝 、 惠文太子 范 、 惠宣太子 业 、 隋王 隆悌 。 唐 《依御史温飞卿华清宫二十二韵》:“五王更入帐,七贵迭封侯。” 明 高启 《唐宫》诗:“五王宴罢皆归院,大被空闲一夜凉。”《醒世恒言·三孝亷让产立高名》:“﹝ 明皇 ﹞有五个兄弟,皆封王爵,时号五王。”参见“ 五王帐 ”。⒉指 唐 代 张柬之 、 敬晖 、 崔玄暐 、 袁恕己 、 桓彦范 。 武后 周 天授 五年 张柬之 等五人发动政变,重立 中宗 为帝,复国号 唐 ,以功皆封郡王。 唐 颜真卿 《
    • 6.
      五王帐释义:相传 唐玄宗 友爱甚笃,尝于殿中,置一大帐与五兄弟同寝。事见 唐 郑处诲《明皇杂录》。
    • 7.
      侍读释义:⒈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。宋 高承《事物纪原·法从清望·侍读》:“唐明皇 开元 三年七月,敕每读史籍中有闕,宜选耆儒博硕一人,每日侍读。故 马怀素 褚元量 更日入直,此侍读之始也。”清 潘荣陛《<帝京岁时纪胜>序》:“如 班令史 之侍读禁中而作《白虎通》,蔡邕 之校 汉 典而作《独断》是也。”清 叶廷琯《吹网录·立忠王玙为太子》:“盖 昭成 方娠,説 侍读东宫,知其异事。”⒉古代官名。为帝王、皇子讲学之官。其职务与侍读学士略同,然级别较其为低。宋 有翰林侍读之官,明 清 沿置翰林院侍读。亦作为
    • 8.
      俳文释义:即俳谐文。宋 马永卿《懒真子·五角六张》:“开元 中,有人献俳文於 明皇。其略云:‘説甚三皇五帝,不如求告 三郎,既是千年一遇,且莫五角六张。’”鲁迅《汉文学史纲要》第十篇:“﹝ 王褒 ﹞能为赋颂,亦作俳文。”
    • 9.
      储元释义:太子。《南齐书·东昏侯纪》:“高宗 明皇帝 重隆景业,咸降年不永,宫车係晏。皇祚之重,允属储元。”
    • 10.
      催花鼓释义:唐 南卓《羯鼓录》:“尝遇二月初詰旦,﹝ 明皇 ﹞巾櫛方毕,时当宿雨初晴,景色明丽,小殿内庭,柳杏将吐,覩而嘆曰:‘对此景物,岂得不为他判断之乎?’左右相目将命备酒,独 高力士 遣取羯鼓,上旋命之,临轩纵击一曲,曲名《春光好》,神思自得,及顾柳杏,皆已发拆。上指而笑谓嬪御曰:‘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。’”后因有“催花鼓”之语。
    • 11.
      击鼓催花释义:唐 南卓《羯鼓录》:“上(唐明皇)洞晓音律……尤爱羯鼓玉笛,常云八音之领袖,诸乐不可为比。尝遇二月初,詰旦,巾櫛方毕,时当宿雨初晴,景色明丽,小殿内庭,柳杏将吐。覩而嘆曰:‘对此景物,岂得不为他判断之乎?’左右相目,将命备酒,独 高力士 遣取羯鼓。上旋命之,临轩纵击一曲,曲名《春光好》。神思自得。及顾柳杏,皆已发拆。上指而笑谓嬪御曰:‘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,可乎?’”后用作酒令。鼓响传花,声止,持花未传者即须饮酒。今亦用作游戏。
    • 12.
      千秋节释义:⒈旧时皇帝的诞辰。始自 唐玄宗。《唐会要·节日》:“开元 十七年八月五日,左丞相 源乾曜 右丞相 张説 等,上表请以是日为千秋节……至 天宝 二年八月一日刑部尚书兼京兆尹 萧炤 及百寮,请改千秋节为天长节。”按,玄宗 生于八月初五。唐 杜牧《华清宫三十韵》:“歌吹千秋节,楼臺八月凉。”宋 赵彦卫《云麓漫钞》卷二:“明皇 始置千秋节,自是列帝或置或不置。”⒉皇后、贵妃或太子的生日。《清史稿·礼志七》:“雍正 六年,始令皇后千秋节王公百官咸蟒袍补服,后準此行。摄六宫事皇贵妃千秋节,仪同皇后。”参见“千秋令节”
    • 13.
      卑逊释义:谦虚恭谨。 唐 郑处诲《明皇杂录》卷上:“九龄 洎 裴耀卿 罢免之日,自中书至 月华门,将就班列,二人鞠躬卑逊,林甫 处其中,抑扬自得,观者窃谓一雕挟两兔。”《警世通言·王娇鸾百年长恨》:“﹝ 周廷章 ﹞上门认亲,极其卑逊,极其亲热。”钱钟书《围城》一:“﹝ 苏小姐 ﹞让 方鸿渐 卑逊地仰慕而后屈伏地求爱。”
    • 14.
      厚夜释义:⒈长夜。喻不明之境。唐 王勃《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》:“建灵幢於厚夜,珠饰年深;悬法鼓於迷津,规模岁远。”唐 皇甫湜《送孙生序》:“孙生 天与之觉,独晓然於厚夜,聪然於大醉,发奋而著书。”⒉长夜。喻人死后永埋地下,处黑暗中,如漫漫长夜。《左传·襄公十三年》“唯是春秋窀穸之事”晋 杜预 注:“窀,厚也,穸,夜也,厚夜如长夜……长夜谓葬埋。”孔颖达 疏:“长夜者,言夜不復明,死不復生,故长夜谓葬埋。”唐 王缙《玄宗大明皇帝哀册文》:“厚夜兮藏昼,终天兮戢辉。”唐 刘禹锡《代杜司徒谢追赠表》:“紫书忽降於重霄,密
    • 15.
      反支释义:古术数星命之说,以反支日为禁忌之日。汉 王符《潜夫论·爱日》:“孝明皇帝 尝问今旦何得无上书者?左右对曰:‘反支故。’”汪继培 笺:“本传注云:‘凡反支日,用月朔为正。戌、亥朔一日反支;申、酉朔二日反支……子、丑朔六日反支。见《阴阳书》也。’”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杂艺》:“世传术书,皆出流俗,言辞鄙浅,验少妄多。至如反支不行,竟以遇害;归忌寄宿,不免凶终:拘而多忌,亦无益也。”王利器 集解:“案:今 临沂 银雀山 出土《汉元光元年歷谱》,在日干支下间书‘反’字,即所谓反支日也。”
    • 16.
      多门释义:谓颁令之处很多。 《左传·襄公三十年》:“﹝ 陈 ﹞政多门。”杜预 注:“政不由一人。”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:“晋 政多门。”杜预 注:“政不出一家。”《宋书·王玄谟传》:“时朝政多门,玄谋 以严正不容,徙 青 冀 二州刺史。”《南史·梁纪上》:“‘六贵’……‘八要’,及舍人 王咺之 等四十餘人,皆口擅王言,权行国宪。帝谓 张弘策 曰:‘政出多门,乱其阶矣。’”五代 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》卷下:“明皇 召诸学士宴於便殿,因酒酣,顾 李白 曰:‘我朝与 天后 之朝何如?’白 曰:‘天后 朝政出多门,国由姦倖
    • 17.
      夜半乐释义:乐曲名,唐明皇 制。
    • 18.
      失队释义:⒈亦作“失坠”。丧失。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:“先大夫 臧文仲 教 行父 事君之礼,行父 奉以周旋,弗敢失队。”《后汉书·袁安传》:“孝明皇帝 奉承先意,不敢失坠,赫然命将,爰伐塞北。”元 杨梓《豫让吞炭》第一折:“念 无恤 承先人基业,兢兢业业,惟恐失坠。”茅盾《子夜》四:“这对于儿子的威权之失坠又使他渐渐感得悲哀了。”⒉指失落,丢失。宋 张世南《游宦纪闻》卷十:“予偶得其本,恐终失坠,今纪其年谱家谱传赞於此。”明 方孝孺《答刘养浩》之一:“太史公《芝园集》託之 叔端,不知何如……久之恐失坠,其幸存者慎无
    • 19.
      婉仪释义:⒈美好的仪态。明 张居正《来雁说》:“矧其耿特之禽,婉仪敛翮,引翁駢蹼,邕邕肃肃,似扰而驯,殆 汉 氏之所为协律豫神者也。”⒉女官名。宋 高承《事物纪原·天地生植·婉仪》:“《北史·后妃传叙》曰:北齐 文宣河清 中,置婉仪为八十一御女。唐 初亦无。《唐志》注云:‘明皇 置六仪,婉仪其四也。’至 宋 朝 真宗 復增置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高宗绍兴十二年》:“己巳,封婉仪 吴氏 为贵妃。”
    • 20.
      广寒宫释义:传唐玄宗曾梦游月中广寒清虚之府。见唐柳宗元《龙城录·明皇梦游广寒宫》。后人因称月中仙宫为广寒宫。

明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一捻红释义:⒈牡丹的一种。 宋 高承《事物纪原·草木花果·一捻红》:“今牡丹中有一捻红,其花叶红,每一花叶端有深红一点,如半指。明皇 时,民有以此花上进者,值妃子正作妆,偶以妆指捻之,燕脂之痕染焉。植之明年,花开俱有其迹。”元 乔吉《金钱记》第一折:“都要赴 九龙池,赏 杨 家一捻红。”参见“一擫红”。⒉山茶花的别名。明 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木三·山茶》﹝集解﹞引《格古论》:“花有数种……躑躅茶花如杜鹃花,宫粉茶、串珠茶皆粉红色。又有一捻红、千叶红、千叶白等名,不可胜数,叶各小异。”
    • 2.
      三郎释义:⒈古代三种郎官的合称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,无得立者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三郎,谓中郎、外郎、散郎。” 张守节 正义引《汉书·百官表》:“有议郎、中郎、散郎,又有左右三将,谓郎中,车郎、户郎。”⒉唐 玄宗 小字。因其排行第三,故称。 唐 郑嵎 《津阳门》诗:“ 三郎 紫笛弄烟月,怨如别鹤呼羈雌。”原注:“内中皆以上为 三郎 。” 宋 马永卿 《懒真子》卷一:“ 三郎 谓 明皇 也。 明皇 兄弟六人,一人早亡,胡 明皇 为太子时,号五王宅。 寧王 、 薛王 , 明皇 兄也, 申王 、
    • 3.
      三騣释义:指骏马鬃毛经修剪而成的三辫式样。 唐 御马多以此为饰。唐 岑参《卫节度赤骠马歌》:“紫髯胡雏金剪刀,平明剪出三騣高。”宋 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·东坡一》:“《东坡笔记》谓:‘李将军 思训 作《明皇摘瓜图》:嘉陵 山川,帝乘赤驃,起三騣……不知三騣谓何,今乃见 岑参 诗有《卫尚书赤驃马歌》云:赤髯胡雏金剪刀,平时剪出三騣高。乃知 唐 御马多剪治,而三騣其饰也。’”后以“三騣马”指御马。清 朱彝尊《癸亥除日侍宴乾清宫夜归赋》诗:“归鞍笑逐三騣马,守岁欢迎五尺童。”
    • 4.
      中都城释义:明 中都 皇城。在今 安徽省 凤阳县,明太祖 朱元璋 洪武 九年下诏营建。现遗存部分城门、门楼等,残存石雕精细、优美,琉璃制品形象生动。城南有 朱元璋 父母陵墓,陵前尚存精美的石人、石兽雕像和 朱元璋 亲自撰写的《大明皇陵碑》。
    • 5.
      五王释义:⒈指 唐明皇 兄弟 让皇帝 宪 、 惠庄太子 撝 、 惠文太子 范 、 惠宣太子 业 、 隋王 隆悌 。 唐 《依御史温飞卿华清宫二十二韵》:“五王更入帐,七贵迭封侯。” 明 高启 《唐宫》诗:“五王宴罢皆归院,大被空闲一夜凉。”《醒世恒言·三孝亷让产立高名》:“﹝ 明皇 ﹞有五个兄弟,皆封王爵,时号五王。”参见“ 五王帐 ”。⒉指 唐 代 张柬之 、 敬晖 、 崔玄暐 、 袁恕己 、 桓彦范 。 武后 周 天授 五年 张柬之 等五人发动政变,重立 中宗 为帝,复国号 唐 ,以功皆封郡王。 唐 颜真卿 《
    • 6.
      五王帐释义:相传 唐玄宗 友爱甚笃,尝于殿中,置一大帐与五兄弟同寝。事见 唐 郑处诲《明皇杂录》。
    • 7.
      侍读释义:⒈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。宋 高承《事物纪原·法从清望·侍读》:“唐明皇 开元 三年七月,敕每读史籍中有闕,宜选耆儒博硕一人,每日侍读。故 马怀素 褚元量 更日入直,此侍读之始也。”清 潘荣陛《<帝京岁时纪胜>序》:“如 班令史 之侍读禁中而作《白虎通》,蔡邕 之校 汉 典而作《独断》是也。”清 叶廷琯《吹网录·立忠王玙为太子》:“盖 昭成 方娠,説 侍读东宫,知其异事。”⒉古代官名。为帝王、皇子讲学之官。其职务与侍读学士略同,然级别较其为低。宋 有翰林侍读之官,明 清 沿置翰林院侍读。亦作为
    • 8.
      俳文释义:即俳谐文。宋 马永卿《懒真子·五角六张》:“开元 中,有人献俳文於 明皇。其略云:‘説甚三皇五帝,不如求告 三郎,既是千年一遇,且莫五角六张。’”鲁迅《汉文学史纲要》第十篇:“﹝ 王褒 ﹞能为赋颂,亦作俳文。”
    • 9.
      储元释义:太子。《南齐书·东昏侯纪》:“高宗 明皇帝 重隆景业,咸降年不永,宫车係晏。皇祚之重,允属储元。”
    • 10.
      催花鼓释义:唐 南卓《羯鼓录》:“尝遇二月初詰旦,﹝ 明皇 ﹞巾櫛方毕,时当宿雨初晴,景色明丽,小殿内庭,柳杏将吐,覩而嘆曰:‘对此景物,岂得不为他判断之乎?’左右相目将命备酒,独 高力士 遣取羯鼓,上旋命之,临轩纵击一曲,曲名《春光好》,神思自得,及顾柳杏,皆已发拆。上指而笑谓嬪御曰:‘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。’”后因有“催花鼓”之语。
    • 11.
      击鼓催花释义:唐 南卓《羯鼓录》:“上(唐明皇)洞晓音律……尤爱羯鼓玉笛,常云八音之领袖,诸乐不可为比。尝遇二月初,詰旦,巾櫛方毕,时当宿雨初晴,景色明丽,小殿内庭,柳杏将吐。覩而嘆曰:‘对此景物,岂得不为他判断之乎?’左右相目,将命备酒,独 高力士 遣取羯鼓。上旋命之,临轩纵击一曲,曲名《春光好》。神思自得。及顾柳杏,皆已发拆。上指而笑谓嬪御曰:‘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,可乎?’”后用作酒令。鼓响传花,声止,持花未传者即须饮酒。今亦用作游戏。
    • 12.
      千秋节释义:⒈旧时皇帝的诞辰。始自 唐玄宗。《唐会要·节日》:“开元 十七年八月五日,左丞相 源乾曜 右丞相 张説 等,上表请以是日为千秋节……至 天宝 二年八月一日刑部尚书兼京兆尹 萧炤 及百寮,请改千秋节为天长节。”按,玄宗 生于八月初五。唐 杜牧《华清宫三十韵》:“歌吹千秋节,楼臺八月凉。”宋 赵彦卫《云麓漫钞》卷二:“明皇 始置千秋节,自是列帝或置或不置。”⒉皇后、贵妃或太子的生日。《清史稿·礼志七》:“雍正 六年,始令皇后千秋节王公百官咸蟒袍补服,后準此行。摄六宫事皇贵妃千秋节,仪同皇后。”参见“千秋令节”
    • 13.
      卑逊释义:谦虚恭谨。 唐 郑处诲《明皇杂录》卷上:“九龄 洎 裴耀卿 罢免之日,自中书至 月华门,将就班列,二人鞠躬卑逊,林甫 处其中,抑扬自得,观者窃谓一雕挟两兔。”《警世通言·王娇鸾百年长恨》:“﹝ 周廷章 ﹞上门认亲,极其卑逊,极其亲热。”钱钟书《围城》一:“﹝ 苏小姐 ﹞让 方鸿渐 卑逊地仰慕而后屈伏地求爱。”
    • 14.
      厚夜释义:⒈长夜。喻不明之境。唐 王勃《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》:“建灵幢於厚夜,珠饰年深;悬法鼓於迷津,规模岁远。”唐 皇甫湜《送孙生序》:“孙生 天与之觉,独晓然於厚夜,聪然於大醉,发奋而著书。”⒉长夜。喻人死后永埋地下,处黑暗中,如漫漫长夜。《左传·襄公十三年》“唯是春秋窀穸之事”晋 杜预 注:“窀,厚也,穸,夜也,厚夜如长夜……长夜谓葬埋。”孔颖达 疏:“长夜者,言夜不復明,死不復生,故长夜谓葬埋。”唐 王缙《玄宗大明皇帝哀册文》:“厚夜兮藏昼,终天兮戢辉。”唐 刘禹锡《代杜司徒谢追赠表》:“紫书忽降於重霄,密
    • 15.
      反支释义:古术数星命之说,以反支日为禁忌之日。汉 王符《潜夫论·爱日》:“孝明皇帝 尝问今旦何得无上书者?左右对曰:‘反支故。’”汪继培 笺:“本传注云:‘凡反支日,用月朔为正。戌、亥朔一日反支;申、酉朔二日反支……子、丑朔六日反支。见《阴阳书》也。’”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杂艺》:“世传术书,皆出流俗,言辞鄙浅,验少妄多。至如反支不行,竟以遇害;归忌寄宿,不免凶终:拘而多忌,亦无益也。”王利器 集解:“案:今 临沂 银雀山 出土《汉元光元年歷谱》,在日干支下间书‘反’字,即所谓反支日也。”
    • 16.
      多门释义:谓颁令之处很多。 《左传·襄公三十年》:“﹝ 陈 ﹞政多门。”杜预 注:“政不由一人。”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:“晋 政多门。”杜预 注:“政不出一家。”《宋书·王玄谟传》:“时朝政多门,玄谋 以严正不容,徙 青 冀 二州刺史。”《南史·梁纪上》:“‘六贵’……‘八要’,及舍人 王咺之 等四十餘人,皆口擅王言,权行国宪。帝谓 张弘策 曰:‘政出多门,乱其阶矣。’”五代 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》卷下:“明皇 召诸学士宴於便殿,因酒酣,顾 李白 曰:‘我朝与 天后 之朝何如?’白 曰:‘天后 朝政出多门,国由姦倖
    • 17.
      夜半乐释义:乐曲名,唐明皇 制。
    • 18.
      失队释义:⒈亦作“失坠”。丧失。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:“先大夫 臧文仲 教 行父 事君之礼,行父 奉以周旋,弗敢失队。”《后汉书·袁安传》:“孝明皇帝 奉承先意,不敢失坠,赫然命将,爰伐塞北。”元 杨梓《豫让吞炭》第一折:“念 无恤 承先人基业,兢兢业业,惟恐失坠。”茅盾《子夜》四:“这对于儿子的威权之失坠又使他渐渐感得悲哀了。”⒉指失落,丢失。宋 张世南《游宦纪闻》卷十:“予偶得其本,恐终失坠,今纪其年谱家谱传赞於此。”明 方孝孺《答刘养浩》之一:“太史公《芝园集》託之 叔端,不知何如……久之恐失坠,其幸存者慎无
    • 19.
      婉仪释义:⒈美好的仪态。明 张居正《来雁说》:“矧其耿特之禽,婉仪敛翮,引翁駢蹼,邕邕肃肃,似扰而驯,殆 汉 氏之所为协律豫神者也。”⒉女官名。宋 高承《事物纪原·天地生植·婉仪》:“《北史·后妃传叙》曰:北齐 文宣河清 中,置婉仪为八十一御女。唐 初亦无。《唐志》注云:‘明皇 置六仪,婉仪其四也。’至 宋 朝 真宗 復增置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高宗绍兴十二年》:“己巳,封婉仪 吴氏 为贵妃。”
    • 20.
      广寒宫释义:传唐玄宗曾梦游月中广寒清虚之府。见唐柳宗元《龙城录·明皇梦游广寒宫》。后人因称月中仙宫为广寒宫。

明皇造句

1.唐太宗是封建社会中一位能够厉精图治、谋求国家富强的开明皇帝。

2.杨贵妃真是一个国色天香的女子,难怪唐明皇会迷恋她。

3.杨玉环那倾国倾城的美貌,深深地吸引了唐明皇

4.康熙是一位赏罚分明的英明皇帝。

明皇(minghuang)近音词(最多显示15个)

明皇是什么意思 明皇读音 怎么读 明皇,拼音是míng huáng,明皇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明皇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