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允恭 允恭的意思
yǔngōng

允恭

简体允恭
繁体
拼音yǔn gōng
注音ㄩㄣˇ ㄍㄨㄥ
结构AB式
字数2字词语

拆字解意

yǔn,(1) 答应,认可。【组词】:允许。允诺。不允。(2) 公平得当。【组词】:允当。公允。(3) 信,实。【例句】:允恭克让(诚信,谦逊能够忍让)。

gōng, ◎ 肃敬,谦逊有礼貌。【组词】:恭敬。恭谨。恭候。恭维。恭贺。打恭(拱揖)。洗耳恭听。

基本含义

指言行谦恭有礼貌。

允恭的意思

允恭 [yǔn gōng]

1. 信实而恭勤。

允恭 引证解释

⒈ 信实而恭勤。

《书·尧典》:“允恭克让,光被四表,格于上下。”
孔 传:“允,信。”
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:“不懈於位曰恭。”
《汉书·叙传下》:“太宗 穆穆,允恭玄默,化民以躬,帅下以德。”
《三国志·魏志·牵招传》:“曹公 允恭明哲,翼戴天子,伐叛柔服,寧静四海。”


允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允龚释义:允恭。 龚,同“恭”。
    • 2.
      协比释义:⒈勾结;依附。 《书·盘庚下》:“尔无共怒,协比谗言予一人。”孔 传:“汝勿共怒我,合比凶人而妄言。”陆德明 释文:“比,毗志反。”《三国志·蜀志·姜维传》:“而宦官 黄皓 等弄权於内,右大将军 阎宇 与 皓 协比。”《旧唐书·李渤张仲方等传论》:“南纪(李汉)有良史才,足以自立,而协比权幸,颠沛终身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真宗乾兴元年》:“丁谓 与 雷允恭 协比专恣,内挟太后,同列无如之何。”⒉谓与人和睦、融洽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《诗》曰:‘协比其邻,昏姻孔云。’”杨伯峻 注:“《诗·小雅·正月》句
    • 3.
      宣慈释义:本谓博闻慈爱。 后泛指博爱众人。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:“高辛氏 有才子八人……忠肃共懿,宣慈惠和,天下之民谓之‘八元’。”孔颖达 疏:“宣者,徧也。应受多方,知思周徧也。慈者,爱也,爱出於心,恩被於物也。”汉 蔡邕《郡掾吏张玄祠堂碑铭》:“掾天姿恭恪,宣慈惠和,允恭博敏,惻隐仁恕,正身履道。”晋 葛洪《抱朴子·博喻》:“淳钩之锋,验於犀兕;宣慈之良,效於明试。”《隋书·刑法志》:“圣王仰视法星,旁观习坎,弥缝五气,取则四时,莫不先春风以播恩,后秋霜而动宪。是以宣慈惠爱,导其萌芽,刑罚威怒,随其肃杀。”
    • 4.
      忠肃释义:忠诚恭敬。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:“高辛氏 有才子八人……忠肃共懿,宣慈惠和,天下之民谓之‘八元’。”孔颖达 疏:“忠者,与人无隐,尽心奉上也。肃者,敬也,应机敏达,临事恪勤也。”《三国志·吴志·吴主传》:“忠肃内发,款诚外昭。”《隋书·经籍志二》:“致令允恭之德,有闕於典坟;忠肃之才,不传於简策。”
    • 5.
      挹损释义:⒈减少;缩小。《管子·轻重乙》:“国贫而用不足,请以平价取之,子皆案囷窌而不能挹损焉。”《汉书·谷永杜邺传赞》:“及 钦 欲挹损 凤 权,而 鄴 附会 音商。永陈三七之戒,斯为忠焉。”⒉贬抑。《史记·十二诸侯年表序》:“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指,为有所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。”《明史·宦官传二·冯保》:“保 属 居正 草帝罪己手詔,令颁示阁臣。词过挹损,帝年已十八,览之内惭。”⒊谦逊。汉 蔡邕《和熹邓后谥》:“允恭挹损,密勿在勤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文昭甄皇后传》“文帝 纳后于 鄴”裴松之 注引 三国
    • 6.
      明叡释义:聪明有远见。汉 张衡《南都赋》:“且其君子,弘懿明叡,允恭温良。”《后汉书·文苑传下·赵壹》:“惟君明叡,平其夙心。”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惟君体资文武,明叡篤诚,受遗託孤,匡辅朕躬。”《资治通鉴·宋武帝永初三年》:“皇子 燾 年将周星,明叡温和,立子以长,礼之大经。”
    • 7.
      静专释义:贞静专一。语出《易·繫辞上》:“其静也专,其动也直。”韩康伯 注:“专,专一也。”唐 元稹《高允恭授侍御史知杂事制》:“允恭 始以儒家子能文入官……静专勤直,志行修明。”宋 曾巩《左仆射门下侍郎王珪追封三代并妻制·曾祖母尹氏追封燕国太夫人》:“具官某,曾祖母某氏,幽闲静专,躬蹈纯德。”《宋史·乐志十》:“功存内治,德协静专。”

允恭(yungong)近音词(最多显示15个)

允恭是什么意思 允恭读音 怎么读 允恭,拼音是yǔn gōng,允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允恭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