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ī pí bǐ, ◎ 古代中国西北少数民族所织的兽毛布。
báo bó bò,(1) 厚度小的。【组词】:薄片。薄饼。(2) 冷淡,不热情。【组词】:薄待。(3) 味道淡。【组词】:酒味很薄。(4) 土地不肥沃。【组词】:薄田。(1) 义同“薄”(báo),用于合成词或成语,如“厚薄”,“浅薄”,“尖嘴薄舌”等。(2) 轻微,少。【组词】:薄礼。薄产。薄命。薄寒。薄酬。菲薄。(3) 不庄重,不厚道。【组词】:薄夫。薄幸(负心)。薄情。轻薄。刻薄。(4) 轻视。【组词】:鄙薄。厚今薄古。(5) 不充实,不坚强。【组词】:薄弱。(6) 迫近。【组词】:薄近。薄暮(傍晚)。日薄西山。(7) 同“箔”,帘子。(8) 姓。(1) [薄荷],多年生草本植物。茎和叶有清凉香味,可入药。
1. 谓布帛之类丝缕稀疏,质地单薄。
3. 指布帛旧损,丝缕松散。
⒈ 谓布帛之类丝缕稀疏,质地单薄。
引《元典章·工部一·缎匹》:“小民不畏公法,恣意货紕薄……欺谩买主,诱骗愚人。”
元 岳伯川 《铁拐李》第一折:“或是他卖段疋,拣箇宽窄,覷箇紕薄。”
⒉ 指布帛旧损,丝缕松散。
引明 王廷相 《雅述·下篇》:“布帛久则日就紕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