宗圣 [zōng shèng]
1. 见“宗圣公”。
宗圣 引证解释
⒈ 见“宗圣公”。
国语词典
宗圣 [zōng shèng]
⒈ 后世对曾子的尊称。元文宗至顺元年加封曾子为宗圣公,后简称为「宗圣」。参见「曾参」条。
引《元史·卷三四·文宗本纪三》:「戊申,加封孔子父齐国公叔梁纥为启圣王……曾子郕国宗圣公。」
宗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- 1.
上樽释义:同“上尊”。宋 周密《齐东野语·孝宗圣政》:“已而中使以上樽珍膳至。”
- 2.
复圣释义:元文宗 封 颜回 为 兖国复圣公,明 嘉靖 时罢封爵,止称 复圣。明 陈镐 纂 清 孔胤植 重纂《阙里志·弟子职》:“元文宗 至顺 元年,加赠 兗国復圣公。”《明史·礼志四》:“其四配称 復圣 颜子、宗圣 曾子、述圣 子思子、亚圣 孟子。”
- 3.
宗圣释义:见“宗圣公”。
- 4.
宗圣公释义:元 至顺 元年对 曾子 追加的封号。 《元史·文宗纪三》:“戊申,加封…… 颜子 兖国復圣公,曾子 郕国宗圣公,子思 沂国述圣公,孟子 邹国亚圣公。”清 曾国藩《送唐先生南归序》:“吾家 宗圣公 传之 子思、孟子,号为正宗。”后人省称“宗圣”。清 俞正燮《癸巳存稿·史记孔子世家后识语》:“文宗 至顺 元年,加号 颜子 復圣,曾子 宗圣,子思 述圣,孟子 亚圣。”
- 5.
宗圣姓释义:居羽山,娶金阳氏女,生鹿黎,鹿黎生青蛰,青蛰在夏后氏时,居住在鬼方妙乐之丘,建立了妙乐国,传十五世至净德,因慕祖先之德,自称宗贤祖圣,以宗圣为号,后世子孙便以宗圣为姓。
- 6.
归班释义:⒈指有爵禄者就闲待选。 宋 周密《齐东野语·孝宗圣政》:“后 秀邸 诸子弟悉归班焉。”⒉清 制,凡进士不授以他项官职,而以知县铨选者亦称“归班”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到了中书,就不大有人想了;归班更不必讲……那时一纸呈儿掛冠林下,倒是一桩乐事,不然索性归了班,十年后才选得出。”《清会典事例·礼部·贡举》:“庆廉 著仍照前旨,归班銓选。”
- 7.
更造释义:⒈重造。 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:“於是天子与公卿议,更造钱币以澹用。”颜师古 注:“更,改也。”⒉犹更始。《文选·班固<东都赋>》:“且夫 建武 之元,天地革命;四海之内,更造夫妇。”张铣 注:“言 建武 元年,天地改命,夫妇、父子、君臣人伦之徒,皆以更始。”宋 曾巩《节相制》:“逮后王之更造,开阡陌以居民。隶伍符者,身不受於一廛;仗齐鉞者,位不连於九棘。”宋 杨万里《高宗圣神武文宪孝皇帝挽诗》之二:“更造今 光武,中兴昔 武丁。”
- 8.
楼观台释义:道教名观。在 陕西省 周至县 城东南 秦岭 山麓。相传 周康王 时,函谷关 令 尹喜 曾在此结草楼而居,观看天象,并在楼南高岗筑台,讲授《道德经》,称 说经台。该楼一名 紫云楼,后人创立道观,称“楼观”。唐 武德 元年(公元618年)改名 宗圣观。宋 元 曾屡更名,为 中国 道教最早的宫观。参阅《云笈七籤》卷一○四。
- 9.
衍圣公释义:孔子 后代的封号。汉 称 褒成侯,魏 称 宗圣,晋 称 奉圣,北魏 称 崇圣,北齐 称 恭王,均为侯爵。北周 及 隋 封 邹国公。唐 初封 褒圣侯。开元 中,追谥 孔子 为 文宣王,称其后裔为 文宣公。宋仁宗 至和 二年(1055年),因后裔不宜用祖谥为号,改封 衍圣公。后相沿不改,到1935年,才废止不用。参阅《宋史·礼志二二》。
- 10.
遐统释义:久远的传统。三国 魏 曹植《制命宗圣侯孔羡奉家祀碑》:“维 黄初 元年,大 魏 受命,胤 轩辕 之高纵,绍 虞氏 之遐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