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拥节 拥节的意思
yōngjié

拥节

简体拥节
繁体擁節
拼音yōng jié
注音ㄩㄥ ㄐㄧㄝˊ
结构AB式
字数2字词语

拆字解意

yōng,(1) 抱。【组词】:拥抱。(2) 围着。【组词】:前呼后拥。(3) 推举,爱护。【组词】:拥戴。拥护。(4) 聚到一块。【组词】:拥挤。簇拥。(5) 具有。【组词】:拥有。(6) 遮蔽。【例句】:拥蔽(亦作“壅蔽”)。拥塞(sè)。

jié jiē,(1) 〔节骨眼儿〕喻关键的,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(“骨”读轻声)。

基本含义

指人们聚集在一起庆祝节日,共同欢庆。

拥节的意思

拥节 [yōng jié]

1. 执持符节。亦指出任一方。

3. 指执持仪仗。

拥节 引证解释

⒈ 执持符节。亦指出任一方。

南朝 陈 徐陵 《关山月》诗之二:“将军拥节起,战士夜鸣弓。”
《隋书·高祖纪下》:“燕 南 赵 北,实为天府,拥节杖旄,任当连率。”
宋 苏轼 《贺蒋发运启》:“拥节东南,上寄一方之休戚。”
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傅文忠之谦》:“其子 文襄王 復以英年拥节,屡镇边隅。”
孙中山 《实行裁兵宣言》:“躬自减削,以导国人,亦冀拥节诸公,翻然憬悟。”

⒉ 指执持仪仗。

明 叶宪祖 《鸾鎞记·劝仕》:“鸣騶盛,拥节严,行行避人谁敢前?”


拥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拥节释义:⒈执持符节。亦指出任一方。南朝 陈 徐陵《关山月》诗之二:“将军拥节起,战士夜鸣弓。”《隋书·高祖纪下》:“燕 南 赵 北,实为天府,拥节杖旄,任当连率。”宋 苏轼《贺蒋发运启》:“拥节东南,上寄一方之休戚。”清 昭槤《啸亭杂录·傅文忠之谦》:“其子 文襄王 復以英年拥节,屡镇边隅。”孙中山《实行裁兵宣言》:“躬自减削,以导国人,亦冀拥节诸公,翻然憬悟。”⒉指执持仪仗。明 叶宪祖《鸾鎞记·劝仕》:“鸣騶盛,拥节严,行行避人谁敢前?”
    • 2.
      旌节释义:⒈古代使者所持的节,以为凭信。《周礼·地官·掌节》:“货贿用璽节,道路用旌节。”郑玄 注:“旌节,今使者所拥节是也。”孙诒让 正义:“《后汉书·光武纪》李 注云:‘节,所以为信也。以竹为之,柄长八尺,以旄牛尾为其毦,三重。’……《司常》云:‘析羽为旌。’旌节,盖即以竹为橦,又析羽缀橦以为节。其异於九旗者,无縿斿也。汉 节即放古旌节为之,故 郑 举以相况。”唐 杨炯《建昌公王公神道碑》:“乘使者之輶车,掌行人之旌节。”⒉借以泛指信符。萧三《送毛主席飞重庆》诗:“和平、民主、团结,三者都不能一缺--这就是人民
    • 3.
      碧鸡释义:亦作“碧鷄”。 传说中的神物。《汉书·郊祀志下》:“或言 益州 有金马、碧鸡之神,可醮祭而致,於是遣諫大夫 王褒 使持节而求之。”《后汉书·西南夷传·邛都夷》:“青蛉县 禺同山 有碧鷄、金马,光景时时出见。”《文选·左思<蜀都赋>》:“金马骋光而絶景,碧鸡儵忽而曜仪。”吕延济 注:“金马、碧鸡,神物也。”宋 王安石《送文学士倅邛州》诗:“时平无喻檄,不访碧鸡祥。”明 李梦阳《得何子过湖南消息》诗:“马援 留铜柱,王褒 祀碧鸡。”清 姚鼐《云南布政使王芥子入觐赋赠》诗:“维藩万里护边黎,拥节三年祀碧鸡。”@
    • 4.
      胡市释义:与胡人交易。亦泛指与外族交易。汉 应劭《汉官仪》卷上:“拥节。长史一人,司马二人,皆六百石。并领 鲜卑,客赐质子,岁时胡市焉。”《后汉书·刘虞传》:“而 虞 务存宽政,劝督农植,开 上谷 胡市之利,通 渔阳 盐铁之饶。”

拥节(yongjie)近音词(最多显示15个)

拥节是什么意思 拥节读音 怎么读 拥节,拼音是yōng jié,拥节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拥节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