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慧 [bù huì]
1. 谓白痴。不智;不聪明。谦词。僧人自称。不贤惠;无德行。
不慧 引证解释
⒈ 谓白痴。按,《晋书·安帝纪》作“不惠”。
引《左传·成公十八年》“周子 有兄而无慧” 晋 杜预 注:“不慧,盖世所谓白痴。”
杨伯峻 注:“似 杜 所据本‘无’作‘不’。”
《资治通鉴·晋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》:“安帝 幼而不慧,口不能言,至於寒暑饥饱亦不能辨,饮食寝兴皆非己出。”
⒉ 不智;不聪明。
引《列子·汤问》:“甚矣,汝之不慧。”
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遐览》:“昔时幸遇明师 郑君,但恨子弟不慧,不足以钻至坚,极弥高耳。”
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饿鬼》:“少不慧,喜其能读。”
⒊ 不贤惠;无德行。
引《豆棚闲话·党都司死枭生首》:“无如 伯甫 口嘴肥甜,一心信道团练是个好人,反把妻子駡个不贤不慧,生出事来。”
⒋ 谦词。僧人自称。
国语词典
不慧 [bù huì]
⒈ 愚笨、不聪明。也作「不惠」。
引《南史·卷一九·谢灵运传》:「父瑍,生而不慧,位秘书郎,早亡。」
不慧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- 1.
不慧释义:⒈谓白痴。 《左传·成公十八年》“周子 有兄而无慧”晋 杜预 注:“不慧,盖世所谓白痴。”杨伯峻 注:“似 杜 所据本‘无’作‘不’。”《资治通鉴·晋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》:“安帝 幼而不慧,口不能言,至於寒暑饥饱亦不能辨,饮食寝兴皆非己出。”按,《晋书·安帝纪》作“不惠”。⒉不智;不聪明。《列子·汤问》:“甚矣,汝之不慧。”晋 葛洪《抱朴子·遐览》:“昔时幸遇明师 郑君,但恨子弟不慧,不足以钻至坚,极弥高耳。”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饿鬼》:“少不慧,喜其能读。”⒊不贤惠;无德行。《豆棚闲话·党都司死枭生
- 2.
不贤释义:⒈不贤明;无才能。《论语·子张》:“贤者,识其大者。不贤者,识其小者。”《韩非子·王道》:“是故不贤而为贤者师,不智而为智者正。”汉 刘歆《移书让太常博士》:“贤者志其大者,大贤者志其小者。”⒉不贤惠;无德行。《豆棚闲话·党都司死枭生首》:“无如 伯甫 口嘴肥甜,一心信道团练是个好人,反把妻子駡个不贤不慧,生出事来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十回:“説来也难,娶了一个好的来也罢了;倘使娶了个不贤的,那非但自己终身之累,就是小孩子对付晚娘也不容易。”⒊不善,不好。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“上胡不法先王之法?
- 3.
南土释义:⒈南方地区。 《诗·大雅·崧高》:“往近王舅,南土是保。”孔颖达 疏:“当於南方之土,於是安居之矣。”《左传·昭公九年》:“巴、濮、楚、邓,吾南土也;肃慎、燕、亳,吾北土也。”唐 牛僧孺《玄怪录·崔绍》:“南土风俗,恶他舍之猫产子其家,以为大不祥。”清 姚燮《哀雁》诗:“自云朔方岁饥苦,欲托残生到南土。”柳亚子《<燕子龛遗诗>序》:“君自南土来书,谓:‘邇者振大 汉 之天声,想诸公都在剑影光中,抵掌而谈。不慧远适异国,唯有神驰左右耳。’”⒉方言。指鸦片烟。沙汀《困兽记》二三:“当他靠上烟灯,把那些饴糖般的
- 4.
无慧释义:白痴。《左传·成公十八年》:“周子 有兄而无慧,不能辨菽麦,故不可立。”杜预 注:“不慧,盖世所谓白痴。”
- 5.
木人释义:⒈木制的人像。⒉喻指冷酷无情或痴呆不慧的人。参见“木人石心”。⒊五行说认为人禀天地五行之气而生。受木气多者为木人。木人之外形、禀性皆象木。⒋即木夯。木制的打夯工具。
- 6.
槃旋释义:⒈旋转。《后汉书·李固传》:“大行在殯,路人掩涕,固 独胡粉饰貌,搔头弄姿,槃旋偃仰,从容冶步,曾无惨怛伤悴之心。”苏曼殊《娑罗海滨遁迹记》:“不慧睇之,顋上泪痕,化作珍珠,槃旋堕地。”⒉来回往复。《后汉书·蔡邕传》:“方将驰骋乎典籍之崇涂,休息乎仁义之渊藪,槃旋乎 周 孔 之庭宇,揖儒 墨 而与为友。”
- 7.
痴騃释义:不慧;愚蠢。
- 8.
缠緜悱恻释义:形容文词、音乐之哀婉动人;形容人物之情深意厚、悲苦凄切。清 俞樾《顾子山<眉绿楼词>序》:“词之体,大率婉媚深窈……借美人香草,寄其缠緜悱惻之思。”苏曼殊《与刘半农书》:“朗生 兄时相聚首否?彼亦缠緜悱惻之人,见时乞为不慧道念。”亦作“缠绵悱惻”。清 陈裴之《香畹楼忆语》:“前读君寄 幼香 之作,缠绵悱惻,如不胜情。”朱光潜《说“曲终人不见,江上数峰青”》:“这一曲缠绵悱恻的音乐没有惊动山灵?它没有传出江山青峰的妩媚和严肃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