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从初 从初的意思
cóngchū

从初

简体从初
繁体從初
拼音cóng chū
注音ㄘㄨㄥˊ ㄔㄨ
结构AB式
字数2字词语

拆字解意

cóng,(1) 跟随。【组词】:愿从其后。(2) 依顺。【组词】:顺从。盲从。从善如流。(3) 采取,按照。【组词】:从优。(4) 从事;参加。【组词】:从业。从政。投笔从戎。(5) 由,自。【组词】:从古至今。从我做起。(6) 跟随的人。【组词】:侍从。仆从。(7) 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。【例句】:从父(伯父、叔父的通称)。(8) 次要的。【组词】:主从。从犯。(9) 中国魏以后,古代官品(有“正品”和“从品”之分,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)。(10) 姓。

chū,(1) 开始时,开始的部分。【组词】:初始。正月初一。初旬。初稿。初等。初版。初试。初创。初绽。初叶(指某一历史时期的最初一段)。初夜(a.指进入夜晚不久的时候;b.指新婚第一夜)。(2) 原来的,原来的情况。【组词】:初衷。和好如初。(3) 姓。

基本含义

从一开始,从最初阶段

从初的意思

从初 [cóng chū]

1. 当初。

从初 引证解释

⒈ 当初。

宋 欧阳修 《鹧鸪天》词:“早知今日长相忆,不及从初莫作双。”
宋 司马光 《奏为乞不将米折青苗钱状》:“窃惟朝廷从初散青苗钱之意,本以兼并之家,放债取利,侵渔细民,故设此法,抑其豪夺。”
宋 王安石 《韩信》诗:“搏兵击 楚 潍 半涉,从初 龙且 闻 信 怯。”


国语词典

从初 [cóng chū]

⒈ 当初。

宋·欧阳修〈鹧鸪天·学画宫眉细细长〉词:「早知今日长相忆,不及从初莫作双。」
元·朱庭玉〈行香子·既不知心套〉:「想从初,思已往,怨而今。」


从初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三伏释义:⒈初伏、中伏、末伏的合称。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一天,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第一天,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第一天,初伏、末伏各十天,中伏十天或二十天。通常也指从初伏第一天到末伏第十天的一段时间。三伏天一般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期。⒉特指末伏。
    • 2.
      初服释义:⒈谓开始或首先履行、从事某项事务。《书·召诰》:“王乃初服。”孔 传:“言王新即政,始服行教化。”《大戴礼记·夏小正》:“初服于公田。古者公田焉者,古者先服公田而后服其田也。”⒉未入仕时的服装,与“朝服”相对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进不入以离尤兮,退将復脩吾初服。”蒋骥 注:“初服,未仕时之服也。”南朝 陈 徐陵《为王仪同致仕表》:“便释朝衣,谨遵初服。”唐 刘长卿《送薛承矩秩满北游》诗:“知君喜初服,祗爱此身閒。”清 赵翼《陕游不果述怀》诗:“一从初服返茅斋,屡接郇笺老眼揩。”⒊山嫁前穿的衣服。三国 魏
    • 3.
      前项释义:⒈谓前面的项目、条款。 宋 苏轼《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》:“今来前项人户,从初经於市易差出句当人等头下赊欠,本司疑虑,未敢一例除放申部者。”《金史·选举志四》:“拟以前项各款,随色能举一人,即充岁举之数。”⒉前一笔钱款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三三回:“﹝ 杜少卿 ﹞越发放着胆子用银子。前项已完,叫 王鬍子 又去卖了一分田来,二千多银子,随手乱用。”⒊见“前向”。⒋数学用语。相比的两个数,在比号前面的叫前项。
    • 4.
      头下释义:⒈犹名下。 宋 苏轼《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》:“今来前项人户,从初径於市易差出勾当人等头下赊欠。”⒉辽 金 两代诸王、外戚、大臣及诸部从征所俘掠的人户,归其各自奴役,称“头下”。亦指由此种人户所建立的特置州县。《辽史·地理志一》:“官位九品之下及井邑商贾之家,征税各归头下;唯酒税课纳 上京 盐铁司。”《元代白话碑集录·1240年济源十方大紫微宫圣旨碑》:“兼不以是何头下官员人等,无得骚扰。”蔡美彪 注:“‘头下’或写作‘投下’,但非蒙古语的译音。辽 金 两代均有此制。”参阅《辽史·地理
    • 5.
      淩云释义:直上云霄。战国 楚 宋玉《小言赋》:“体轻蚊翼,形微蚤鳞,聿遑浮踊,凌云纵身。”《西京杂记》卷四:“高树凌云,蟠紆烦冤。”宋 苏轼《骊山》诗:“复道凌云接金闕,楼观隐烟横翠空。”清 平步青《霞外攟屑·论文上·林阜间集》:“草木生於粟粒之萌,及其长大,根茎华实,虽凌云蔽日,据山蟠地,从初具乎一萌之内,而未尝自外增益之也。”

从初(congchu)近音词(最多显示15个)

从初是什么意思 从初读音 怎么读 从初,拼音是cóng chū,从初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从初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