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不刊 不刊的意思
kān

不刊

简体不刊
繁体
拼音bù kān
注音ㄅㄨˋ ㄎㄢ
结构AB式
字数2字词语

拆字解意

bù fǒu,(1) 副词。(2)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。【组词】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(3)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。【例句】:不,我不知道。(4)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 ◎ 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

kān,(1) 斫,消除,修改。【例句】:刊误(亦作“勘误”)。校(jiào )刊。不刊之论(喻至理名言)。(2) 刻。【组词】:刊石。刊印。刊本。(3) 排版印刷。【例句】:刊行(xíng )。创刊。刊登。刊载。(4) 出版物。【组词】:刊物。报刊。书刊。

基本含义

不可攻破、不可侵犯、不可摧毁

不刊的意思

不刊 [bù kān]

1. 不可改易。古代的文书刻在竹简上,错了就削去,这叫“刊”

此地学不刊之说也。——[英]赫胥黎著、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
[not delete (correct);]

不刊 引证解释

⒈ 古代文书书于竹简,有误,即削除,谓之刊。不刊谓不容更动和改变。

汉 刘歆 《答扬雄书》:“是县诸日月,不刊之书也。”
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宗经》:“经也者,恒久之至道,不刊之鸿教也。”

⒉ 引申为不可磨灭。

三国 魏 曹植 《怨歌行》:“周公 佐 成王,《金縢》功不刊。”


国语词典

不刊 [bù kān]

⒈ 不可刊削。指无可改易不可磨灭。

晋·杜预〈春秋左氏传序〉:「盖周公之志,仲尼从而明之,左丘明受经于仲尼,以为经者不刊之书也。」
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宗经》:「经也者,恒久之至道,不刊之鸿教也。」


不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不刊之论释义:汉扬雄《答刘歆书》:“是县(悬)诸日月不刊之书。” 原意是说能和日月一样经久不变永远流传的书籍。后用“不刊之论”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言论。刊:削除,修改。
    • 2.
      典教释义:⒈典章教化。汉 应瑒《文质论》:“建不刊之洪制,显 宣尼 之典教,探微言之所弊。”唐 韩愈《答柳柳州食虾蟆》诗:“周公 所不堪,洒灰垂典教。”唐 范摅《云溪友议》卷二:“新罗 君讶曰:‘吾以中国之人,尽闲典教,不谓尚有无知之俗者!’”⒉主管教育。明 刘基《杭州富阳县重修文庙学宫记》:“至正 九年,永嘉 洪元诚 典教 富阳县。”
    • 3.
      冰兢释义:《诗·小雅·小宛》:“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。”后以“冰兢”表示恐惧、谨慎之意。兢,亦作表示恐惧、谨慎之意。兢,亦作“竞”。明 陶宗仪《辍耕录·正统辩》:“故臣 维禎 敢痛排浮议,力建公言,挈大 宋 之编年,包 辽 金 之记载,置之上所。用成一代可鉴之书,传之将来;永示万世不刊之典,冐干天听,深惧冰竞,下情无任瞻天望闕激切屏营之至。”明 陆采《怀香记·赴约惊回》:“窃效鷺鷥行,两眼生花,身如酩酊。畏惧切冰兢,料应难去成欢庆。”明 高攀龙《与杨大洪书》:“攀龙 遭此世界,甚得便宜,何者?一味株守,乃安乐法;一味
    • 4.
      舟航释义:⒈船只。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大者以为舟航柱梁,小者以为楫楔。”晋 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汎舟航於 彭蠡,浑万艘而既同。”唐 白居易《登老君阁望洛城》诗:“中桥车马长无已,下渡舟航亦不閒。”清 余怀《板桥杂记·珠市名妓》:“水阁外环列舟航如堵墻。”⒉犹津梁。南朝 梁 沉约《答释法云书》:“实不刊之妙旨,万代之舟航。”唐 杨炯《卧读书架赋》:“济笔海兮尔为舟航,骋文囿兮尔为羽翼。”⒊拯济。《宋书·武帝纪中》:“相国 宋王 天纵圣德,灵武秀世,一匡頽运,再造区夏,固以兴灭继絶,舟航沦溺矣。”⒋比喻济世的良才。
    • 5.
      风猷释义:⒈风教德化。《晋书·傅玄传论》:“傅祗 名父之子,早树风猷,崎嶇危乱之朝,匡救君臣之际,卒能保全禄位,可谓有道存焉。”《文选·任昉<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>》:“原夫存树风猷,没著徽烈,既絶故老之口,必资不刊之书。”吕向 注:“猷,道……言风教道德,死当著其美业,故老既没必资於铭记。”⒉指人的风采品格。南朝 齐 谢朓《奉和随王殿下》之七:“风猷冠 淄 鄴,衽舄愧 唐 牧。”宋 赵彦卫《云麓漫钞》卷八:“异时获赐,今日先知;瞻望风猷,常在魂梦。”明 汪廷讷《种玉记·荣寿》:“时人莫慢轻贫贱,玉汝于成意在天,

不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不刊之论释义:汉扬雄《答刘歆书》:“是县(悬)诸日月不刊之书。” 原意是说能和日月一样经久不变永远流传的书籍。后用“不刊之论”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言论。刊:削除,修改。
    • 2.
      典教释义:⒈典章教化。汉 应瑒《文质论》:“建不刊之洪制,显 宣尼 之典教,探微言之所弊。”唐 韩愈《答柳柳州食虾蟆》诗:“周公 所不堪,洒灰垂典教。”唐 范摅《云溪友议》卷二:“新罗 君讶曰:‘吾以中国之人,尽闲典教,不谓尚有无知之俗者!’”⒉主管教育。明 刘基《杭州富阳县重修文庙学宫记》:“至正 九年,永嘉 洪元诚 典教 富阳县。”
    • 3.
      冰兢释义:《诗·小雅·小宛》:“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。”后以“冰兢”表示恐惧、谨慎之意。兢,亦作表示恐惧、谨慎之意。兢,亦作“竞”。明 陶宗仪《辍耕录·正统辩》:“故臣 维禎 敢痛排浮议,力建公言,挈大 宋 之编年,包 辽 金 之记载,置之上所。用成一代可鉴之书,传之将来;永示万世不刊之典,冐干天听,深惧冰竞,下情无任瞻天望闕激切屏营之至。”明 陆采《怀香记·赴约惊回》:“窃效鷺鷥行,两眼生花,身如酩酊。畏惧切冰兢,料应难去成欢庆。”明 高攀龙《与杨大洪书》:“攀龙 遭此世界,甚得便宜,何者?一味株守,乃安乐法;一味
    • 4.
      舟航释义:⒈船只。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大者以为舟航柱梁,小者以为楫楔。”晋 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汎舟航於 彭蠡,浑万艘而既同。”唐 白居易《登老君阁望洛城》诗:“中桥车马长无已,下渡舟航亦不閒。”清 余怀《板桥杂记·珠市名妓》:“水阁外环列舟航如堵墻。”⒉犹津梁。南朝 梁 沉约《答释法云书》:“实不刊之妙旨,万代之舟航。”唐 杨炯《卧读书架赋》:“济笔海兮尔为舟航,骋文囿兮尔为羽翼。”⒊拯济。《宋书·武帝纪中》:“相国 宋王 天纵圣德,灵武秀世,一匡頽运,再造区夏,固以兴灭继絶,舟航沦溺矣。”⒋比喻济世的良才。
    • 5.
      风猷释义:⒈风教德化。《晋书·傅玄传论》:“傅祗 名父之子,早树风猷,崎嶇危乱之朝,匡救君臣之际,卒能保全禄位,可谓有道存焉。”《文选·任昉<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>》:“原夫存树风猷,没著徽烈,既絶故老之口,必资不刊之书。”吕向 注:“猷,道……言风教道德,死当著其美业,故老既没必资於铭记。”⒉指人的风采品格。南朝 齐 谢朓《奉和随王殿下》之七:“风猷冠 淄 鄴,衽舄愧 唐 牧。”宋 赵彦卫《云麓漫钞》卷八:“异时获赐,今日先知;瞻望风猷,常在魂梦。”明 汪廷讷《种玉记·荣寿》:“时人莫慢轻贫贱,玉汝于成意在天,

不刊造句

1.古人的某些言论犹如不刊之论,已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。

2.他批判形而上学的文章,堪称不刊之论。

3.这句话真是与天地共存,与日月同辉的不刊之论。也作“不刊之说”。

4.萧统此评一出,如空谷足音,即成千年不刊之论。

5.在单位,他说话经常是不刊之论,办事总是目无全牛,使大家感觉差强人意。

6.这些经典著作,都是不刊之论,应该好好地阅读。

7.他的话并非不刊之论,他不过仗势罢了。

8.这些经典着作,都是不刊之论,应该好好地阅读。

不刊(bukan)近音词(最多显示15个)

不刊是什么意思 不刊读音 怎么读 不刊,拼音是bù kān,不刊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不刊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