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通犀 通犀的意思
tōng

通犀

简体通犀
繁体
拼音tōng xī
注音ㄊㄨㄥ ㄒㄧ
结构AB式
字数2字词语

拆字解意

tōng tòng,(1) 没有阻碍,可以穿过,能够达到。【组词】:通风。通天。通气。通宵。通行。通过。通衢。贯通。四通八达。曲径通幽。(2) 懂得,彻底明了。【组词】:通晓。通彻。通今博古。通情达理。(3) 传达。【组词】:通令。通讯。通报。通告。通知。通缉。通谍。(4) 往来交接。【组词】:通敌。通商。通邮。通融。通假(jiǎ)(汉字的通用和假借)。串通。沟通。(5) 普遍、全。【例句】:通才(指知识广博,具有多种才能的人)。通论。通体。通身。通读。通常。通病。通盘。普通。(6)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。【组词】:通奸。私通。

xī,(1) 哺乳动物,形状略像牛,皮粗而厚,多皱纹。角生在鼻上,产于印度一带的只生一只角,产于非洲的有两只角,可做器物,亦可入药(通称“犀牛”)。【组词】:犀角。犀甲。犀照。灵犀。(2) 坚固。【例句】:犀舟(坚固的船)。犀利(锐利;锋利)。

通犀的意思

通犀 [tōng xī]

1. 犀角的一种。

通犀 引证解释

⒈ 犀角的一种。

《汉书·西域传赞》:“明珠、文甲、通犀、翠羽之珍盈於后宫。”
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:“通犀,中央色白,通两头。”
清 钮琇 《觚賸·石言》:“岭 表珍奇,是不一类,珊瑚硨磲,明珠文贝,沉檀通犀,象齿翡翠。”


通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文甲释义:即玳瑁。《汉书·西域传赞》:“自是之后,明珠、文甲、通犀、翠羽之珍盈於后宫。”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:“文甲,即瑇瑁也。”《三国志·吴志·陆胤传》:“衔命在州,十有餘年,宾带殊俗,寳玩所生,而内无粉黛附珠之妾,家无文甲犀象之珍。”参见“玳瑁”。
    • 2.
      正透释义:指黑而透黄的犀牛皮色。 宋 姚宽《西溪丛语》卷下:“犀以黑为本,其色黑而黄曰‘正透’,黄而有黑边曰‘倒透’。正者世人贵之,其形圆谓之‘通天犀’。”宋 岳珂《桯史·寿星通犀带》:“市有北贾擕通犀带一,因左璫以进于内,带十三銙,銙皆正透。”
    • 3.
      犀光释义:⒈犀牛所发的光。三国 魏 阮籍《东平赋》:“资章甫以游 越 兮,见犀光而先入。”按,《资治通鉴·唐僖宗光启三年》“通犀带一”胡三省 注引《埤雅》:“又犀之美者有光,故鸡见影而惊。”⒉锐利的眼光。冯德英《苦菜花》第十二章:“她那对不大的黑眼睛……带点粗鲁的犀光,以致使她那恬静憔悴的脸面,带着大胆勇敢的神彩。”
    • 4.
      瑞鹤释义:象征吉祥之鹤。也指仙鹤。唐 苏颋《龙池乐章》:“恩鱼不入 昆明 钓,瑞鹤长如 太液 仙。”《宋史·五行志二下》:“政和 三年九月,大饗明堂,有鹤回翔堂上,明日,又翔于 上清宫。是时,所在言瑞鹤,宰臣等表贺不可胜纪。”元 王沂《题贾侍郎九十寿》诗:“灵蓍丛五色,瑞鹤羽千年。”《西湖二集·韩晋公人奁两赠》:“通犀排带胯,瑞鹤勘袍花。”
    • 5.
      通犀带释义:饰有通犀的腰带。 宋 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一:“靖康 末,括金赂虏,詔羣臣服金带者权以通犀带易之,独存金鱼。”宋 岳珂《桯史·寿星通犀带》:“会将举庆典,市有北贾,携通犀带一,因左璫以进於内。”
    • 6.
      飞景释义:⒈指日光。晋 葛洪《抱朴子·畅玄》:“乘流光,策飞景。”宋 沉括《岸老堂记》:“乘参昂,躡飞景。”⒉宝剑名。《艺文类聚》卷六十引 三国 魏 曹丕《典论》:“建安 二十四年二月壬午,魏 太子 丕 造百辟宝剑。长四尺二寸,淬以清 漳,厉以礛诸,饰以文玉,表以通犀,光似流星,名曰飞景。”

通犀(tongxi)近音词(最多显示15个)

通犀是什么意思 通犀读音 怎么读 通犀,拼音是tōng xī,通犀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通犀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