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遗民 遗民的意思
mín

遗民

简体遗民
繁体遺民
拼音yí mín
注音ㄧˊ ㄇㄧㄣˊ
结构AB式
字数2字词语

拆字解意

yí wèi,(1) 丢失。【组词】:遗失。遗落。(2) 漏掉。【组词】:遗忘。遗漏。(3) 丢失的东西,漏掉的部分。【组词】:补遗。路不拾遗。(4) 余,留。【组词】:遗留。遗俗。遗闻。遗址。遗风。遗憾。遗老(➊经历世变的老人;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)。(5) 死人留下的。【组词】:遗骨。遗言。遗嘱。(6) 不自觉地排泄。【组词】:遗尿。遗精。(7)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。【组词】:遗传。(8) 抛弃。【组词】:遗弃。

mín,(1)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。【组词】:人民。民主。民国。民法。公民(在一国内有国籍,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)。国民(具有国籍的人)。(2) 指人或人群。【组词】:居民。民族。(3) 劳动大众的,非官方的。【组词】:民间。民歌。民谚。民风。民情。(4) 某族的人。【组词】:汉民。回民。(5)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。【组词】:农民。渔民。(6) 非军事的。【组词】:民品。民航。(7) 同“苠”。

遗民的意思

遗民 [yí mín]

1. 指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。

[ adherents of a former dynasty; ]

2. 泛指大动乱后遗留下来的人民。

[ survivors of a great upheaval; ]

遗民 引证解释

⒈ 亡国之民;前朝留下的老百姓。

《左传·哀公四年》:“司马致邑,立宗焉,以诱其遗民,而尽俘以归。”
杜预 注:“楚 復诈为 蛮子 作邑,立其宗主。”
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成王 既迁 殷 遗民, 周公 以王命告,作《多士》、《无佚》。”
元 王逢 《钱塘春感》诗之六:“遗民暗忆名都会,尚绕湖脣唱大堤。”
清 唐孙华 《读顾亭林集二十四韵》:“胜国遗民在,贞心匪石坚。”
吴晗 《论中立》:“﹝ 秦国 ﹞害怕六国的遗民反抗,叛乱,在武力控制之下,执行全面的文化杀戮,焚书坑儒。”

⒉ 指沦陷区的人民。

宋 陆游 《感兴》诗:“遗民沦左衽,何由雪烦寃?”

⒊ 指改朝换代后不仕新朝的人。

《艺文类聚》卷七引 汉 杜笃 《首阳山赋》:“其二老(指 伯夷、叔齐 )乃答余曰:吾 殷 之遗民也。”
清 梁章鉅 《归田琐记·鼓楼刻漏》:“陈石堂 名 普 ……以 宋 遗民不受 元 聘,隐居授徒,岿然为后学师表。”
鲁迅 《朝花夕拾·藤野先生》:“这是 明 的遗民 朱舜水 先生客死的地方。”

⒋ 指劫后馀留的人民。

《左传·闵公二年》:“卫 之遗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。”
《三国志·魏志·卫觊传》:“当今千里无烟,遗民困苦,陛下不善留意,将遂凋弊不可復振。”

⒌ 后裔;后代。

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为之歌 唐,曰:‘思深哉!其有 陶唐氏 之遗民乎?不然,何忧之远也。非令德之后,谁能若是?’”
宋 梅尧臣 《寄题苏子美沧浪亭》诗:“莫与 吴 俗尚, 吴 俗多文身。蛟龙刺两股,未变此遗民。”
清 钱谦益 《父诰》:“予观於土风, 巴 之人有好古乐道之诗焉。今其遗民犹有存者。”

⒍ 指隐士。

唐 张登 《招客游寺》诗:“招取遗民赴僧社,竹堂分坐静看心。”
明 李介 《天香阁随笔》卷二:“梁谿 陈卿茂,字 本符,予未识其人,曾於友人处见其诗笺一幅,玩其词意,亦今日之遗民也。”
清 王士禛 《香祖笔记》卷八:“张遗 字 瑶星,金陵 遗民也。居 栖霞 一小庵,数十年不入城市,著书十餘种。”

⒎ 泛指老百姓。

宋 叶适 《再申省状》:“伏乞俯加矜惻,特赐奏闻,许令就今年致仕。渔樵故物,復还山泽之臞;耕凿遗民,永被乾坤之造。”
宋 陈亮 《胡夫人吕氏墓碣铭》:“因叹承平遗民,虽妇人犹能如此。”


国语词典

遗民 [yí mín]

⒈ 遭遗弃的百姓。

《左传·闵公二年》:「卫之遗民,男女七百有三十人。」

⒉ 改朝易代后的前朝百姓。

《史记·卷三五·管蔡世家》:「于是封叔鲜于管,封叔度于蔡:二人相纣子武庚禄父,治殷遗民。」


遗民的反义词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闲人释义:⒈没有事情要做的人:现在正是农忙季节,村里一个闲人也没有。⒉与事无关的人:闲人免进。

遗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三代人物释义:宋 遗民 刘辰翁 自号。
    • 2.
      三宫释义:⒈古代诸侯夫人之宫。《礼记·祭义》:“及大昕之朝,君皮弁素积,卜三宫之夫人、世妇之吉者,使入蚕于蚕室。”郑玄 注:“诸侯夫人三宫,半王后也。”《穀梁传·桓公十四年》:“甸粟而纳之三宫。”范宁 注:“三宫,三夫人也。”杨士勋 疏:“礼,王后六宫,诸侯夫人三宫也。故知三宫是三夫人宫也。”⒉指后妃之宫。唐 李憕《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应制》诗:“别馆春还淑气催,三宫路转凤凰臺。”⒊谓天子、太后、皇后。《汉书·王嘉传》:“自贡献宗庙三宫,犹不至此。”颜师古 注:“三宫,天子、太后、皇后也。”清 方文《宋遗民
    • 3.
      三隐释义:⒈南朝宋周续之、刘遗民、陶渊明皆不应征命,号浔阳三隐。⒉南朝梁刘訏、阮孝绪、刘歊皆不仕,时都下谓之三隐。
    • 4.
      丘园释义:⒈家园;乡村。《易·贲》:“六五,賁于丘园,束帛戔戔。”王肃 注:“失位无应,隐处丘园。”孔颖达 疏:“丘谓丘墟,园谓园圃。唯草木所生,是质素之所。”后以“丘园”指隐居之处。汉 蔡邕《处士圂叔则铭》:“洁耿介於丘园,慕七人之遗风。”《旧唐书·刘黑闼传》:“天下已平,乐在丘园为农夫耳。起兵之事,非所愿也。”清 方文《宋遗民咏·刘会孟辰翁》:“羣荐不入官,丘园从所好。”⒉指隐逸。唐 陈子昂《申宗人冤狱书》:“臣知其忠,然非是丘园之贤,道德之茂。”唐 苏鹗《杜阳杂编》卷上:“上每临朝,多令征四方丘园才能学术,直
    • 5.
      东林十八贤释义:晋 慧远法师 与 刘遗民、雷次宗、宗炳 等十八人发起结白莲社于 庐山 东林寺,因称“东林十八贤”。
    • 6.
      二斟释义:指 夏 同姓诸侯 斟灌 和 斟鄩。夏 之时 寒浞 杀 后羿 而占有其妻室,生子 浇 及 豷,使 浇 率师灭 斟灌、斟鄩。夏 臣 靡 收二国遗民,灭 寒浞 而立 少康。少康 复灭 浇,使其子 后杼 灭 豷,夏 室中兴。事见《左传·襄公四年》。后因用“二斟”指忠心复国之师。清 顾炎武《感事》诗之一:“旧国仍三 亳,多方有二 斟。”
    • 7.
      余噍释义:残留性命的人。指劫后的遗民。
    • 8.
      余民释义:遗民;亡国之民。
    • 9.
      余甿释义:犹遗民。甿,同“氓”。民众。
    • 10.
      作述释义:⒈创作传述。 语本《礼记·中庸》:“父作之,子述之。”清方文《宋遗民咏·刘会孟辰翁》:“父子擅作述,砥礪在忠孝。”⒉泛指论著。
    • 11.
      凛慄释义:⒈严寒;冷得发抖。唐 杜甫《北征》诗:“那无囊中帛,救汝寒凛慄。”宋 范成大《吴船录》:“儘衣笥中所藏,躡毡鞾,犹凛慄不自持。”⒉亦作“凛栗”。恐惧;惊恐。宋 叶适《朝议大夫王公墓志铭》:“民事瘟神谨,巫为阴廡复屋,塑刻诡异,使祭者凛慄,疾愈众。”茅盾《动摇》十二:“方太太 分明看见那臃肿痴肥的身体悬空在一缕游丝上,凛栗地无效地在挣扎。”⒊引申为冷峻而令人敬畏。清 方文《宋遗民咏·王鼎翁炎午》:“创为生祭文,辞义何凛慄。”
    • 12.
      南畿释义:⒈南方边远地区。三国 魏 曹丕《述征赋》:“遵往初之旧迹,顺归风以长迈。镇 江、汉 之遗民,静南畿之遐裔。”⒉京城的南郊。晋 潘尼《答杨士安》诗:“逝将辞储宫,栖迟集南畿。”⒊犹南都。唐 肃宗 时指 江陵,明 代指 南京。唐 杜甫《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将适江陵漂泊四十韵》:“县郭南畿好,津亭 北望孤。”仇兆鳌 注:“肃宗 以 江陵府 为南都,故曰南畿。”明 李东阳《送邵国贤还治许州》诗:“入门长揖向座主,元是南畿选擢之英才。”《古今小说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》:“你道这县主是谁?姓 吴,名 杰,南畿进士,正
    • 13.
      名隐释义:谓隐于朝市。亦谓不求名而隐居山林。隋 王通《中说·周公》:“薛收 问隐。子曰:‘至人天隐,其次地隐,其次名隐。’”阮逸 注:“名混朝市,心在世外。”隋 王通《中说·礼乐》:“或问 严光、樊英 名隐。子曰:‘古之避言人也。’”阮逸 注:“此并不求名而隐,故曰名隐。”清 褚人穫《坚瓠广集·隐说》:“名隐者,不求名而隐,如 刘遗民 之类是也。”
    • 14.
      周遗释义:周 代的遗民。泛指 中国 人民。语出《诗·大雅·云汉》:“周 餘黎民,靡有孑遗。”清 魏源《寰海》诗:“几获雄狐来 庆郑,谁开柙兕祸 周 遗。”
    • 15.
      孑黎释义:遗民;残存的百姓。
    • 16.
      寻阳三隐释义:指 周续之、刘遗民、陶潜 三人。
    • 17.
      少康中兴释义:少康中兴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出现以“中兴”二字命名的时代。少康(前1972年少康中兴前1912年)是中国夏朝的第六代天子,其父相被敌对的寒浞派人杀死。少康是遗腹子,凭借个人魅力,得到有仍氏、有虞氏的帮助,广施德政而得到夏后氏遗民的拥护。经过周密的策划,少康通过用间、行刺等手段,以弱胜强,最终战胜寒浞父子,中兴夏朝。
    • 18.
      尘溷释义:犹尘俗;污秽。 清 魏源《古诗答陆彦若》之三:“龙子靳变化,尘溷思云霄。”清 沉德潜《说诗晬语》卷下:“《谷音》一卷,係 宋 遗民诗,皆不落尘溷,清鏘可诵者。”梁启超《南海康先生传》:“凡居室不许在城市工场尘溷之地,使其有清淑之气。”
    • 19.
      庶殷释义:殷 代的众民;殷 的遗民。
    • 20.
      挂冕释义:犹挂冠。北齐 祖鸿勋《与杨休之书》:“东都 有挂冕之臣,南国见捐情之士。”《春在堂随笔》卷二引《唐开成五年往生碑》:“遗民 挂冕,康乐 投簪,史氏称之,其风不泯。”参见“挂冠”。

遗民(yimin)近音词(最多显示15个)

遗民是什么意思 遗民读音 怎么读 遗民,拼音是yí mín,遗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遗民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