垦荒 [kěn huāng]
1. 将荒芜的土地开垦出来。
英[reclaim wasteland; reclaim virgin soil; open up wasteland;]
垦荒 引证解释
⒈ 开垦荒地。
引毛泽东 《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》七:“三个五年计划期内,准备垦荒四亿亩至五亿亩。”
艾青 《大西洋》诗:“我们是土地的耕耘者,是手拿镰刀的人,是垦荒的人,是牧畜的人。”
国语词典
垦荒 [kěn huāng]
⒈ 开垦荒地。
例如:「十几年前,就有人在此垦荒了。」
垦荒的近义词及解释
- 1.
开垦释义:把荒地开辟成可以种植的土地。
- 2.
开荒释义:开垦荒地。
- 3.
拓荒释义:开荒:拓荒者。
垦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- 1.
军垦释义:军队开荒从事农业生产。解放战争胜利后,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部分指战员去开垦荒地参加生产建设:军垦农场。
- 2.
农恳释义:指农业垦殖。也指开垦荒地,以便进行农业生产。
- 3.
刘邦释义:(前256—前195)即汉高祖。西汉王朝建立者。沛县(今属江苏)人。做泗水亭长时,起兵响应陈胜、吴广农民起义,后与项羽领导的农民军同为反秦主力。公元前206年推翻秦朝统治。经过楚汉战争,战胜项羽,建立统一的西汉封建王朝。他消灭异姓王,分封同姓王,把东方齐楚大姓西迁关中;重农抑商,释放奴婢;奖励垦荒,发展农业生产。巩固了地主阶级专政,促进了经济、文化的发展。
- 4.
劙刀释义:垦荒农具。
- 5.
千里馈粮,士有饥色释义:谓远粮不解近饥。 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聞千里餽糧,士有饑色,樵蘇後爨,師不宿飽。”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垦荒》:“千里餽糧,士有饑色,雖有精兵名將,又豈能不飲不食。”
- 6.
升科释义:⒈登科,及第。 唐 贾岛《送雍陶及第归成都宁亲》诗:“同日昇科士,谁同膝下荣?”⒉明 清 定制谓开垦荒地,满规定年限(水田六年,旱田十年)后,就按照普通田地收税条例征收钱粮。科,科税。明 范濂《云间据目抄》卷四:“苟可修復故道,不妨动众劳民,万一不可,亦藉升科补之。”清 龚自珍《乙丙之际塾议第二十》:“则歷任州县升科,以达于户部矣。”章炳麟《代议然否论》:“而 新疆 与东三省,其陇亩往往未升科,纵升科亦必不能过 辰 沅。”
- 7.
南泥湾释义:在 陕西省 延安市 南。 抗日战争时期,八路军三五九旅曾在此垦荒生产,开展大生产运动,被誉为边区“发展经济的前锋”。田汉《访南泥湾》诗之一:“南泥湾 上访农场,猪满山头粮满仓。”
- 8.
垦化释义:谓开垦荒地使变为良田。
- 9.
垦殖释义:开垦荒地,进行生产:垦殖场。
- 10.
垦草释义:开垦荒地。
- 11.
垦荒释义:开垦荒地。
- 12.
垦荒水利释义:开垦荒地的水利工程技术措施。
- 13.
壮图释义:壮志,宏伟的意图。晋 陆机《吊魏武帝文》:“雄心摧於弱情,壮图终於哀志。”唐 司空图《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》诗之二:“羸形不画 凌烟阁,只为微才激壮图。”宋 吴曾《能改斋漫录·记诗》:“﹝ 程瑀 ﹞尝寄诗与乡人云:‘试问青山圆也未,不应久负壮图心。’”朱德《和董必武同志七绝》之一:“敌后常撑亦壮图,三师能解国家忧。”夏衍《长途》:“到 广西 腹地来垦荒了……有这样的壮图的青年知识分子,在抗战之前也是很难想象的吧。”
- 14.
屯垦释义:驻兵垦荒:屯垦戍边。
- 15.
屯田制释义:汉以后利用军民垦荒以取得给养和税粮的制度。有军屯、民屯和商屯。汉文帝听从晁错建议,募民实边,为民屯之始。汉武帝令戍兵在西北边境屯田,为军屯。曹操于公元196年在许下募民屯田。唐宋民屯又称营田。明代盐商在边郡募民垦种,以所得粮草换盐,称盐屯为商屯。
- 16.
建旟释义:⒈古代冬季大阅,州里之长立旟旗以为标志,象征勇猛、敏捷。建,树立;旟,画有鸟隼的旗。《周礼·春官·司常》:“及国之大閲,赞司马颁旗物:王建大常,诸侯建旂,孤卿建旜,大夫、士建物,师都建旗,州里建旟。”⒉指大将出镇。《晋书·良吏传论》:“鲁芝 等建旟剖竹,布政宣条,存树威恩,没留遗爱,咸见知明主,流誉当年。”唐 杨炯《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》:“每建旟推轂,三令五申,躬擐甲胄,亲当矢石。”清 汪彦博《纪柳州杨太守劝民开垦荒地事》诗:“杨侯 才多抱伟略,建旟边嶠新分符。”
- 17.
开屯释义:谓屯聚人员,开垦荒地。《清史稿·食货志一》:“曩 年羹尧 定议开屯,发北五省徒人能种地往 布隆吉尔 兴垦。”
- 18.
开田释义:垦荒为田。
- 19.
开荒释义:开垦荒地。
- 20.
抛废释义:⒈荒废。 五代 王定保《唐摭言·切磋》:“休,图 之中表,长於八韵,向与 子华 同砚席。晚年抛废,归 镜中别墅。”⒉犹抛荒。清 黄六鸿《福惠全书·教养·垦荒田》:“人民流散,渐致抛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