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有状 有状的意思
yǒuzhuàng

有状

简体有状
繁体有狀
拼音yǒu zhuàng
注音ㄧㄡˇ ㄓㄨㄤˋ
结构AB式
字数2字词语

拆字解意

yǒu yòu,(1) 存在。【组词】:有关。有方(得法)。有案可稽。有备无患。有目共睹。(2) 表示所属。【例句】:他有一本书。(3) 表示发生、出现。【组词】:有病。情况有变化。(4) 表示估量或比较。【例句】:水有一丈多深。(5) 表示大、多。【组词】:有学问。(6)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。【组词】:有劳。有请。(7) 无定指,与“某”相近。【组词】:有一天。(8) 词缀,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。【组词】:有夏。有宋一代。(1) 同“又”,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。

zhuàng,(1) 形容,样子。【组词】:状貌。奇形怪状。(2) 情况,情形。【组词】:状况。病状。现状。(3) 叙述,描写。【组词】:状语。状其事。写情状物。(4) 旧时叙述事件的文辞。【组词】:行状。诉状。供状。(5) 特种格式的凭证。【组词】:奖状。委任状。

基本含义

形容事物有了形状或外观。

有状的意思

有状 [yǒu zhuàng]

1. 有根据;有凭据。

3. 有效。

有状 引证解释

⒈ 有根据;有凭据。

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:“於是上使 赵禹 责 汤,禹 至,让 汤 曰:‘……今人言君皆有状,天子重致君狱,欲令君自为计,何多以对簿为?’”
《金史·逆臣传·秉德》:“乌带 因言 秉德 与 宗本 谋反有状。”

⒉ 有效。

《新唐书·郑注传》:“始, 李愬 病痿, 注 治之有状。”


有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传问释义:⒈辗转打听。⒉传讯。昆曲《十五贯》第一场:“若有状纸,先打四十,等候传问。”
    • 2.
      具服释义:⒈完全服罪。《汉书·赵广汉传》:“长安 少年数人会穷里空舍谋共劫人,坐语未讫,广汉 使吏捕治,具服。”《新唐书·第五琦传》:“会有告 琦 纳金者,遣御史驰桉,琦 辞曰:‘位宰相,可自持金邪?若付受有状,请归罪有司。’御史不晓,以为具服,狱上之,遂长流 夷州。”⒉朝服。《新唐书·车服志》:“具服者,五品以上陪祭、朝饗、拜表、大事之服也,亦曰朝服。”
    • 3.
      模状释义:⒈犹规矩。 《公羊传·定公五年》“越 者能以其名通也”何休 注“越 治国有状”唐 徐彦 疏:“此状谓模状也。模状犹规矩。”⒉对事物情状或声音的描绘。宋 张世南《游宦纪闻》卷九:“按 坡 诗有《以涵星研赠范纯夫侍讲》、《风月石屏赠子功中书》,共二首。诗中模状与此研实合。”元 杨文奎《儿女团圆》第二折:“叔叔,你打与我个模状儿。[正末唱]则他生的短矮也那蠢岔身材。”元 高文秀《黑旋风》第二折:“我打个模状儿説,可不道有一半儿朦朧倒有一半儿切。”
    • 4.
      滴塑释义:利用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具有状态可变的特性,即在一定条件下具有黏流性,而常温下又可恢复固态的特性,并使用适当的方法和专门的工具喷墨,在其黏流状态下按要求塑造成设计的形态,然后在常温下固化成型。
    • 5.
      讦讼释义:控告诉讼。宋 司马光《涑水记闻》卷九:“洛 苑副使知 青涧城,种世衡 为属吏 李戎 以擅用官物诸不法事訐讼,按验有状。”明 叶盛《水东日记·葬地蛇盘兔》:“昧者至争地盗葬,訐讼连年,惑哉!”清 林则徐《劝谕捐赈告示》:“乃近闻 江震 两邑,业田甚多之户,相率阻捐,劝导者目以勒派之名,訐讼者酬其慳吝之计。”
    • 6.
      驴牀释义:古时一种刑具。有钉的木架,剐刑时,将犯人钉在架上处死。宋 洪迈《夷坚丙志·九圣奇鬼》:“罪皆有状,使狥于庙,相次以驴牀钉二男四女六魈。”

有状(youzhuang)近音词(最多显示15个)

有状是什么意思 有状读音 怎么读 有状,拼音是yǒu zhuàng,有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有状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