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外戚 外戚的意思
wài

外戚

简体外戚
繁体
拼音wài qī
注音ㄨㄞˋ ㄑ一
结构AB式
字数2字词语

拆字解意

wài,(1) 与“内”、“里”相对。【组词】:外边。外因。里应(yìng )外合。外行(háng )。(2)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。【组词】:外国。外路(同“外地”)。外族。外省。外星人。(3) 指“外国”。【组词】:外域。外宾。外商。(4) 称母亲、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。【组词】:外公。外婆。外甥。(5) 称岳父母。【组词】:外父。外姑(岳母)。(6) 称丈夫。【例句】:外子(亦指非婚生之子)。(7) 关系疏远的。【组词】:外人。(8) 对正式的而言,指非正式的。【例句】:外号(绰号)。外史(指正史以外的野史、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)。外传(zhuàn )。(9) 传统戏剧角色名。【组词】:外旦。外末。外净。

qī,(1)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。【组词】:亲戚。外戚。戚族。戚友。(2) 忧愁,悲哀。【组词】:戚然。凄戚。哀戚。休戚。(3) 古代兵器,像斧。(4) 姓。

基本含义

指皇帝的妻子的亲属,也泛指皇帝的亲戚。

外戚的意思

外戚 [wài qī]

1. 指帝王的母亲和后妃的亲族。

[relatives of a king or an emperor on the side of his mother or wife;]

外戚 引证解释

⒈ 指帝王的母族、妻族。

《史记·外戚世家》:“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,非独内德茂也,盖亦有外戚之助焉。”
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题目》:“如 马迁 撰皇后传而以外戚命章,按外戚凭皇后以得名,犹宗室因天子而显称也。”
清 恽敬 《后谿先生家传》:“十六年, 世宗 即位,与 张璁 同赐进士出身,知 安陆州。时议起 兴献王 陵为 显陵,达官、外戚、内侍以事至无时。”


国语词典

外戚 [wài qī]

⒈ 帝王的母党和妻党。

《史记·卷四九·外戚世家·序》:「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,非独内德茂也,盖亦有外戚之助焉。」
《文选·羊祜·让开府表》:「今臣身托外戚,事遭运会。」


外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七族释义:⒈亲族的统称。⒉指西汉时七个以外戚关系把持朝政的家族。
    • 2.
      七贵释义:⒈指西汉时七个以外戚关系把持朝政的家族。⒉隋末,洛阳人称段达、王世充、元文都、卢楚、皇甫无逸、郭文懿、赵长文为七贵。见《隋书·越王侗传》。⒊泛指权贵。
    • 3.
      三六释义:指十八。 《文选·论衡·<东京赋>》:“巨猾閒舋,窃弄神器;歷载三六,偷安天位。”薛综 注:“谓 王莽 篡位一十八年也。”《宋书·符瑞志上》:“汉 元、成 世,道士言:‘讖者云:赤厄三七。二百一十年,有外戚之篡。祚极三六,当有龙飞之秀,兴復祖宗。’”南朝 梁简文帝《东风伯劳歌》:“少年年几方三六,含娇聚态倾人目。”
    • 4.
      不省释义:⒈不察看。《礼记·礼器》:“礼,不可不省也。”郑玄 注:“省,察也。”⒉引申为不检查。《汉书·晁错传》:“此将不省兵之祸也,五不当一。”颜师古 注:“省,视也。”⒊不领悟;不明白。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﹝ 张良 ﹞为他人言,皆不省。”《新唐书·宇文士及传》:“又尝割肉,以饼拭手,帝屡目,阳若不省,徐啗之。”元 关汉卿《救风尘》第一折:“女娘每不省越着迷。”清 昭槤《啸亭杂录·于文襄之敏》:“一日,上召公及 梁 入,復诵天章,公目 梁,梁 不省。”⒋不理会。《后汉书·翟酺传》:“书奏不省,而外戚宠臣咸畏
    • 5.
      丐沐释义:《史记·外戚世家》:“姊去我西时,与我决於传舍中,丐沐沐我,请食饭我,乃去。”司马贞 索隐:“丐者,乞也;沐,米潘也。谓乞潘为弟沐。”一说,乞沐具为弟洗沐。见《汉书·外戚传上·孝文窦皇后》颜师古 注。后用为抚爱幼弱的典实。
    • 6.
      中宫释义:⒈指北极星所在的区域。古代划分星空的区域称为宫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中宫天极星,其一明者,太一常居也。”司马贞 索隐引《文耀鉤》:“中宫大帝,其精北极星。”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:“去年十二月四日,京师地动……其日戊辰,三者皆土,位在中宫,此中臣近官盛於持权用事之象也。”《续古文苑·李播<天文大象赋>》:“既以歷於中宫,乃回眸而自东。”苗为 注:“中宫,紫微垣也。”⒉皇后居住之处。因以借指皇后。《汉书·外戚传下·孝成赵皇后》:“常紿我言从中宫来,即从中宫来,许美人 儿何从生中?”颜师古 注:“中宫,皇后所居。
    • 7.
      中折释义:⒈中止;中断。《文选·颜延之<赭白马赋>》:“睨影高鸣,将超中折。”李周翰 注:“超,走;折,住也。”《再生缘》第三四回:“今岁孤当十八春,良缘中折恨平生。”⒉当中折断。《魏书·外戚传下·高肇》:“肇 西征,行至 函谷,车轴中折。”⒊中年逝世。明 顾起纶《国雅品·士品四》:“梁 与 宗 相继中折。”
    • 8.
      乌乎释义:⒈亦作“乌嘑”、“乌虖”、“乌呼”。 同“呜呼”。叹词。《左传·襄公三十年》:“乌乎,必有此夫!”《汉书·外戚传赞》:“乌嘑!鉴兹行事,变亦备矣。”唐 韩愈《独孤申叔哀辞》:“乌虖远矣,何日而忘!”章炳麟《訄书·商鞅》:“乌呼!是惑於淫説也甚矣!”按,《小尔雅·广训》:“乌乎,吁嗟也。吁嗟,呜呼也。有所嘆美,有所伤痛,随事有义也。”⒉疑问代词。怎样,怎么。唐 柳宗元《送贾山人南游序》:“孰匱孰充?为泰为穷?君子乌乎取,以寧其躬?”明 何景明《与侯都阃书》:“令麾下一出,乌乎不可!”清 冯桂芬《皖水迎师记》
    • 9.
      乞师释义:请求出兵援助。《春秋·成公十七年》:“晋侯 使 荀罃 来乞师。”《晋书·外戚传·褚裒》:“时 石季龙 新死,其国大乱,遗户二十万口渡 河,将归顺,乞师救援。”《清史稿·李定国传》:“定国 自 景线 走 猛腊,遣将入 车里、暹罗 诸国乞师。”
    • 10.
      乾匿释义:犹乾没,侵吞公家或别人的财物。 《新唐书·外戚传·武士彠》:“荣国 卒,后出珍币建佛庐徼福,敏之 乾匿自用。”
    • 11.
      云林释义:⒈隐居之所。 唐 王维《桃源行》:“当时只记入山深,青溪几度到云林。”金 张斛《还家》诗:“云林无俗恣,相对可终老。”清 陈大章《送胡卜子南归》诗:“白雉冈头荒圃在,未妨述作老云林。”⒉汉 宫馆名。《汉书·外戚传上·孝宣霍皇后》:“霍后 立五年,废处 昭臺宫,后十二岁,徙 云林馆,乃自杀。”《晋书·外戚传序》:“遂使 悼后 遇 云林 之灾,愍怀 滥 湖城 之酷。”⒊指 云梦泽。《文选·枚乘<七发>》:“游涉乎 云林,周驰乎兰泽。”刘良 注:“云林、云梦泽 也。”⒋元 代画家 倪瓒 的别号。清 侯方域《
    • 12.
      代籍释义:汉 吕太后 赐 代王 宫人的名册。典出《汉书·外戚传上·孝文窦皇后》:“孝文竇皇后,景帝 母也,吕太后 时以良家子选入宫。太后出宫人以赐诸王各五人,竇 姬与在行中。家在 清河,愿如 赵,近家,请其主遣宦者吏‘必置我籍 赵 之伍中’。宦者忘之,误置籍 代 伍中。籍奏,诏可。当行,竇姬 涕泣,怨其宦者,不欲往,相彊乃肯行。至 代,代王 独幸 竇姬,生女 嫖。孝惠 七年,生 景帝。”后因借指皇帝遴选宫女时记录入选者的名册。清 吴伟业《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》:“闻道君王走玉驄,犊车不用聘昭容。幸迟身入 陈 宫里,
    • 13.
      侍讲释义:⒈从师读书,听其讲学。《后汉书·卢植传》:“少与 郑玄 俱事 马融 ……女倡歌舞於前。植 侍讲积年,未尝转眄,融 以是敬之。学终辞归。”⒉为皇帝或太子讲学。《后汉书·桓郁传》:“和帝 即位,富於春秋,侍中 竇宪 自以外戚之重,欲令少主颇涉经学……由是迁长乐少府,復入侍讲。”《后汉书·桓荣传》:“荣 尝寝病,太子朝夕遣中傅问病……后病愈,復入侍讲。”《北史·高允传》:“殿下以臣侍讲日久,哀臣乞命耳。”唐 韩愈《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》:“及此年,韦侯 为中书舍人,侍讲六经禁中。”爱新觉罗·溥仪《我的前半生》第二
    • 14.
      保林释义:汉 代宫中女官名。 魏 晋 以下为东宫女官。《汉书·外戚传上》:“无涓、共和、娱灵、保林、良使、夜者皆视百石。”颜师古 注:“保,安也。保林,言其可安众如林也。”《资治通鉴·晋惠帝元康九年》:“杀太子母 谢淑媛 及 虨 母保林 蒋俊。”胡三省 注:“保林,良娣,汉 六宫十四等之数,魏 晋 以下为东宫女官品秩。”
    • 15.
      倾惑释义:迷惑;迷恋。《汉书·外戚传下·孝成赵皇后》:“诬污先帝倾惑之过,成结宠妾妒媚之诛。”《宋书·后妃传论》:“及 太祖 之倾惑 潘嫗,谋及妇人;大明 之沦溺殷姬,并后匹嫡,至使多难起於肌肤,并命行於同产,又况进於此者乎!”《资治通鉴·晋怀帝永嘉五年》:“加有 庄 老 之俗,倾惑朝廷。”
    • 16.
      傅致释义:⒈涂上。 汉 陆贾《新语·道基》:“伎巧横出,用意各殊,则加雕文刻鏤,傅致胶漆丹青玄黄琦瑋之色,以穷耳目之好,极工匠之巧。”⒉除益而引致,罗织。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:“诸 哀帝 外戚,及大臣居位素所不悦者,莽 皆傅致其罪。”颜师古 注:“傅,读曰附,附益而引致之,令入罪。”《新唐书·张弘靖传》:“弘靖 疑御史傅致 晏 罪,言之帝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》:“章杰 捕 赵鼎 送葬人,又搜其私书,欲傅致士大夫之罪。”
    • 17.
      入山释义:⒈进入山里。《史记·外戚世家》:“少君 年四五岁时,家贫……为其主人入山作炭。”宋 苏轼《与林天和长官》之二十:“知入山未还,即日想已还治。起居佳否?往来衝冒,然胜游计不为劳也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一二○回:“又大兴土木,作 昭明宫,令文武各官入山采木。”⒉指隐居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先主传》“迁 观 为别驾从事”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袁暐《献帝春秋》:“汝欲取 蜀,吾当披髮入山,不失信於天下也。”唐 白居易《效陶潜体》诗之十四:“入山烧黄白,一旦化为灰。”许杰《<文艺批评与人生>自序》:“我既然还生活在人类社
    • 18.
      八王之乱释义:西晋皇族争权的斗争。 晋惠帝时贾后与外戚杨骏争权,引起皇族汝南王司马亮、楚王司马玮、赵王司马伦、齐王司马冏、成都王司马颖、河间王司马颙、长沙王司马乂、东海王司马越互相攻杀,最后以司马越毒死惠帝,另立怀帝,独揽大权而告终。
    • 19.
      养视释义:养护照看;供养照顾。《管子·山至数》:“唐圉牧食之人,养视不失扞殂者,去其都秩,与其县秩。”《汉书·外戚传上·卫太子史良娣》:“ 恭 母 贞君 年老,见孙孤,甚哀之,自养视之。”《后汉书·廉范传》:“ 融 ( 邓融 )繫出困病, 范 随而养视,及死,竟不言。”
    • 20.
      内职释义:⒈指嫔妃等在宫中所尽的职守。《礼记·昏义》:“天子听外治,后听内职。”《旧唐书·后妃传下·顺宗庄宪皇后王氏》:“后性仁和恭逊,深抑外戚,无丝毫假贷,训厉内职,有母仪之风焉。”⒉指嫔妃。清 洪昇《长生殿·定情》:“妃子世胄名家,德容兼备,取供内职,深愜朕心。”⒊指供职禁中,内参机要的朝廷重臣。《后汉书·伏湛传》:“光武 即位,知 湛 名儒旧臣,欲令干任内职,徵拜尚书。”唐 韩愈《上兵部李侍郎书》:“今者入守内职,为朝廷大臣。”清 王鸣盛《十七史商榷·新旧唐书八·内职》:“旧《哀帝纪》:‘天祐 元年三月,敕

外戚(waiqi)近音词(最多显示15个)

外戚是什么意思 外戚读音 怎么读 外戚,拼音是wài qī,外戚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外戚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