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集 [fèng jí]
1. 群凤聚集。比喻贤才聚会。
凤集 引证解释
⒈ 群凤聚集。比喻贤才聚会。
引《艺文类聚》卷二六引 晋 傅咸 《申怀赋》:“穆穆清禁,济济羣英,鸞翔凤集,羽仪上京。”
凤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- 1.
制草释义:诏令的文稿。 《宋史·李仲容传》:“自集制草为《冠凤集》十二卷。”宋 苏轼《次韵完夫再赠之什》:“竹簟凉风眠昼永,玉堂制草落人间。”宋 王谠《唐语林·言语》:“高贞公 郢 为中书舍人九年,家无制草。”
- 2.
青神释义:⒈即 青帝。 《墨子·迎敌祠》:“敌以东方来,迎之东坛……年八十者八人,主祭青旗。青神 长八尺者八,弩八,八发而止。”元 吴昌龄《张天师》第三折:“先请东方 青帝 青神,啣符佩剑,入吾水中。”参见“青帝”。⒉即 青衣神。清 蔡方炳《广舆记·四川·眉州》:“青神,昔 蚕丛氏 服青衣,教民蚕事,立庙祀之。”参见“青衣神”。⒊奇木名。唐 李德裕《平泉山居草木记》:“木之奇者有 天台 之金杜、琪树…… 天目 之青神、凤集。”清 厉鹗《试天目茶歌同蒋丈雪樵徐丈紫山作》:“怳然置身 天目 顶,青神、凤集树下同相羊。
- 3.
鸾翔凤集释义:群鸟停歇在树上。比喻人才会聚。晋傅咸《申怀赋》:“穆穆清禁,济济群英。鸾翔凤集,羽仪上京。
- 4.
鹅羣释义:⒈成群的鹅。 特指 晋 王羲之 书《道德经》所换之群鹅。典出《晋书·王羲之传》:“又 山阴 有一道士,养好鹅,羲之 往观焉,意甚悦,固求市之。道士云:‘为写《道德经》,当举羣相赠耳。’羲之 欣然写毕,笼鹅而归,甚以为乐。”唐 刘长卿《过包尊师山院》诗:“《道经》终为写,不虑惜鹅羣。”唐 陆龟蒙《又次前韵酬广文》:“玄堪教凤集,书好换鹅羣。”⒉即鹅群帖。明 虞堪《赠倪云镇》诗:“尚想君家清閟阁,临池谁见搨《鹅羣》。”清 查慎行《送陈子文出守石阡》诗之五:“碑版光传照裔文,临池妙手继《鹅羣》。”参见“鹅羣帖”
- 5.
鹅群释义:⒈成群的鹅。特指 晋 王羲之 书《道德经》所换之群鹅。典出《晋书·王羲之传》:“又 山阴 有一道士,养好鹅, 羲之 往观焉,意甚悦,固求市之。道士云:‘为写《道德经》,当举羣相赠耳。’ 羲之 欣然写毕,笼鹅而归,甚以为乐。” 唐 刘长卿 《过包尊师山院》诗:“《道经》终为写,不虑惜鹅羣。” 唐 陆龟蒙 《又次前韵酬广文》:“玄堪教凤集,书好换鹅羣。”⒉即鹅群帖。 明 虞堪 《赠倪云镇》诗:“尚想君家清閟阁,临池谁见搨《鹅羣》。” 清 查慎行 《送陈子文出守石阡》诗之五:“碑版光传照裔文,临池妙手继《鹅羣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