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践阼 践阼的意思
jiànzuò

践阼

简体践阼
繁体踐阼
拼音jiàn zuò
注音ㄐㄧㄢˋ ㄗㄨㄛˋ
结构AB式
字数2字词语

拆字解意

jiàn,(1) 踩,踏。【组词】:践踏。践履。作践。(2) 履行,实行。【组词】:践行。实践。(3) 陈列整齐。(4) 特指皇帝登临皇位。【组词】:践祚。践极(皇帝即位)。(5) 古同“剪”,灭除。(6) 古同“浅”,浅陋。

zuò,(1) 大堂前东西的台阶。【组词】:阼阶。(2) 封建帝王登阼阶以主持祭祀,指帝位。【例句】:践阼(皇帝即位)。即阼。

基本含义

指君主或高官亲自到朝廷上办公,表示君主亲政,积极参与国家事务。

践阼的意思

践阼 [jiàn zuò]

1. 走上阼阶主位。古代庙寝堂前两阶,主阶在东,称阼阶。阼阶上为主位。

3. 亦作“践胙”、“践祚”。即位;登基。

践阼 引证解释

⒈ 走上阼阶主位。古代庙寝堂前两阶,主阶在东,称阼阶。阼阶上为主位。

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践阼,临祭祀。”
孔颖达 疏:“践,履也;阼,主人阶也。天子祭祀升阼阶……履主阶行事,故云践阼也。”

⒉ 亦作“践胙”、“践祚”。即位;登基。

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:“周公 恐天下闻 武王 崩而畔, 周公 乃践阼代 成王 摄行政当国。”
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汉 既初兴,继嗣不明,迎王践祚,天下归心。”
《隶释·汉费亭侯曹腾碑阴》:“践胙之初,受爵于东土,厥功章然。”
《晋书·刘颂传》:“武帝 践阼,拜尚书三公郎,典科律,申寃讼。”
唐 柳宗元 《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》:“是岁,嗣天子践祚而理。”
宋 苏辙 《龙川别志》卷下:“及 仁宗 晏驾,皇子践阼,赏定策之功,以 韩公 为首。”
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掌故·肃顺专款》:“载垣 等身膺顾命,我皇上冲龄践阼,未能同心襄赞,竟敢跋扈不臣,其罪大恶极,莫此为甚。”
《清史稿·圣祖纪三》:“朕八龄践祚,在位五十餘年,今年近七旬矣。”


国语词典

践阼 [jiàn zuò]

⒈ 践,履踏。阼,阼阶、主阶。践阼指即帝位。也作「践祚」。

《史记·卷三三·鲁周公世家》:「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,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。」


践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亮阴释义:帝王居丧。《书·说命上》:“王宅忧,亮阴三祀。”孔 传:“阴,默也,居忧信默,三年不言。”孔颖达 疏:“王居父忧,信任冢宰,默而不言,已三年矣。”唐 韩愈《永贞行》:“君不见太皇亮阴未出令,小人乘时偷国柄。”《清史稿·礼志八》:“世宗 践阼,居亮阴,未举。”
    • 2.
      优为释义:谓任事绰有馀力。 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仲尼 曰:‘昔者 周公 摄政践阼而治,抗世子法於 伯禽,所以善 成王 也。闻之曰,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於君则为之,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?周公 优为之。’”孔颖达 疏:“周公 比杀身之人则优饶为之。”金 王若虚《宁晋县令吴君遗爱碑》:“独谓君读书为儒,能以壮年取高第,此必有以过人,而其优为一邑,固所宜者。”章炳麟《国故论衡·论式》:“出入风议,臧否人羣,文士所优为也;持理议礼,非擅其学莫能至。”
    • 3.
      优爲释义:谓任事绰有馀力。 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仲尼 曰:‘昔者 周公 摄政践阼而治,抗世子法於 伯禽,所以善 成王 也。闻之曰,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於君则为之,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?周公 优为之。’”孔颖达 疏:“周公 比杀身之人则优饶为之。”金 王若虚《宁晋县令吴君遗爱碑》:“独谓君读书为儒,能以壮年取高第,此必有以过人,而其优为一邑,固所宜者。”章炳麟《国故论衡·论式》:“出入风议,臧否人羣,文士所优为也;持理议礼,非擅其学莫能至。”
    • 4.
      懿范释义:⒈美好的道德风范。 晋 陆云《赠顾骠骑·有皇》诗:“思我懿范,万民来服。”唐 王勃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》:“都督 阎公 之雅望,棨戟遥临;宇文新州 之懿范,襜帷暂驻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太宗至道三年》:“吕端 等曰:‘践阼初首行此令,哲王之懿范也。’”清 刘大櫆《少宰尹公行状》:“公少时尝读《义田记》,慕 范文正 之为人,后见 朱子 社仓,益钦仰其懿范。”⒉专用以赞美妇女的好品德。唐 沉佺期《章怀太子靖妃挽词》:“彤史佳声载,青宫懿范留。”宋 朱熹《挽董安人》诗之一:“闺门传懿范,汤沐盛恩私。”
    • 5.
      摄祚释义:犹摄政。谓代行王事。语本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昔者 周公 摄政,践阼而治。”汉 扬雄《十二州箴·交州牧箴》:“周公 摄祚,白雉是献。”
    • 6.
      泰始历释义:西晋 历法名。武帝 司马炎 统一天下后,改元 泰始,并改 三国 魏《景初历》为《泰始历》。《晋书·律历志中》:“武帝 践阼,泰始 元年,因 魏 之《景初历》,改名《泰始历》。”
    • 7.
      流迈释义:⒈谓传播远方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吴主传》“此言之诚,有如 大江”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《魏略》:“权 乃遣 周,为牋 魏王 曰:‘……殿下践阼,威仁流迈。’”⒉犹流逝。三国 吴 韦昭《博弈论》:“是以古之志士,悼年齿之流迈,而惧名称之不建也。”唐 陆龟蒙《子夜变歌》之二:“岁月如流迈,春尽秋已至。”明 李东阳《冬至告祠堂文》:“节序流迈,载惟冬至。”
    • 8.
      涖阼释义:亦作“涖祚”。帝王登位执政。阼,帝王嗣位或祭祀时所登的台阶。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成王 幼,不能涖阼。周公 相,践阼而治。”郑玄 注:“涖,视也。不能视阼阶,行人君之事。”清 杭世骏《质疑·诸史问目答罗鼎臣》:“逮后 哲宗 涖祚,夏 主 秉常 来求 藺州、米脂 等五砦。”
    • 9.
      诬妄释义:⒈谓以不实之词蒙骗人。清 方苞《辨明堂位》:“以是观之,凡言 成王 幼者,皆 莽 歆 之诬妄也。盖欲言 周公 践阼,则不得不言 成王 幼不能践阼耳。”鲁迅《坟·论睁了眼看》:“凡有缺陷,一经作者粉饰,后半便大抵改观,使读者落诬妄中,以为世间委实尽够光明,谁有不幸,便是自作,自受。”⒉谓以不实之词冤枉别人。清 钱泳《履园丛话·杂记上·裹足》:“查立法太严,或混将元年以前所生者捏为元年以后,诬妄出首,牵连无辜,亦未可知。”孙中山《敬告同乡书》:“公等何不一察实情,而竟以己之心度人之心,以己之欲推人之欲,而诬妄
    • 10.
      践胙释义:见“践阼”。
    • 11.
      践阼释义:⒈走上阼阶主位。 古代庙寝堂前两阶,主阶在东,称阼阶。阼阶上为主位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践阼,临祭祀。”孔颖达 疏:“践,履也;阼,主人阶也。天子祭祀升阼阶……履主阶行事,故云践阼也。”⒉亦作“践胙”、“践祚”。即位;登基。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:“周公 恐天下闻 武王 崩而畔,周公 乃践阼代 成王 摄行政当国。”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汉 既初兴,继嗣不明,迎王践祚,天下归心。”《隶释·汉费亭侯曹腾碑阴》:“践胙之初,受爵于东土,厥功章然。”《晋书·刘颂传》:“武帝 践阼,拜尚书三公郎,典科律,申寃讼。”

践阼(jianzuo)近音词(最多显示15个)

践阼是什么意思 践阼读音 怎么读 践阼,拼音是jiàn zuò,践阼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践阼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