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不征 不征的意思
zhēng

不征

简体不征
繁体不徵
拼音bù zhēng
注音ㄅㄨˋ ㄓㄥ
结构AB式
字数2字词语

拆字解意

bù fǒu,(1) 副词。(2)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。【组词】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(3)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。【例句】:不,我不知道。(4)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 ◎ 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

zhēng,(1) 远行。【组词】:长征。征途。征夫。征人。征衣。征帆(远行的船)。(2) 用武力制裁,讨伐。【例句】:征服(用力制服)。征讨。征伐。征战(出征作战)。南征北战。(3) 召集。【组词】:征兵。征募(招募兵士)。征集兵马。(4) 收集。【组词】:征税。征粮。(5) 招请,寻求。【组词】:征求。征稿。征婚。征聘(招聘)。征询(征求意见)。(6) 证明,证验。【例句】:征引(引用,引证)。信而有征。(7) 表露出来的迹象。【组词】:特征。征候。

基本含义

不用征收

不征的意思

不征 [bù zhēng]

1. 不收税。

不征 引证解释

⒈ 不收税。

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市廛而不征,法而不廛,则天下之商皆悦,而愿藏於其市矣。”
《国语·齐语》:“通 齐国 之鱼盐于 东莱,使关市几而不征,以为诸侯利。”
韦昭 注:“征,税也。”


不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不征释义:不收税。 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市廛而不征,法而不廛,则天下之商皆悦,而愿藏於其市矣。”《国语·齐语》:“通 齐国 之鱼盐于 东莱,使关市几而不征,以为诸侯利。”韦昭 注:“征,税也。”
    • 2.
      东莱释义:⒈古地名。《国语·齐语》:“通 齐国 之鱼盬于 东莱,使关市几而不征。”韦昭 注:“东莱,齐 东夷也。”按,在今 山东省 北胶河 以东。⒉宋 诗人 吕本中,字 居仁,著有《东莱先生诗集》;宋 哲学家、文学家 吕祖谦,字 伯恭,著有《东莱集》。因用以为他们的别称。宋 叶适《陈伯明建读书堂于仙都岩余为作<仙都行>以坚其成》:“东莱、龙川 师道起,一时话言犹在耳。”此指 吕祖谦。明 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·史书佔毕·杂篇下》:“东莱 之 吕,前 居仁,后 伯恭。”
    • 3.
      俊造释义:⒈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,曰俊士。升於司徒者不征於乡,升於学者不征於司徒,曰造士。”后因以“俊造”指才智杰出的人。⒉指科举。
    • 4.
      关境释义:又称“关税国境”。一国海关法令实施的领土。通常同国境相一致。但一些国家设有不受海关管辖的自由港以及可以不办进口手续、免税储存的保税区,其关境小于国境。缔结关税同盟的国家,因相互间的贸易不征关税,关境扩大到所有缔约国领土。
    • 5.
      几而不征释义:查问而不征税。几,通“讥”。《国语·齐语》:“通 齐国 之鱼盐于 东莱,使关市几而不征,以为诸侯利,诸侯称广焉。”韦昭 注:“几、几异服、识异言也。征,税也。”《荀子·王制》:“关市几而不征,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。”杨倞 注:“几,呵察也。但呵察姦人而不征税也。”
    • 6.
      季汉释义:即 蜀汉,犹言 汉 之季世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爰整六师,无岁不征,神武赫然,威镇八荒,将建殊功於季 汉,参 伊 周 之巨勋。”清 周中孚《郑堂札记》卷五:“《蜀书·诸葛亮传》不叙 建安 二十四年尊先主为 汉中王 事。此季 汉 一大事,与 亮 极有关係,岂得反略之乎?”章炳麟《检论·学变》:“然箸书莫易以杂説援比诸家。故季 汉 而降,其流不絶。”
    • 7.
      屯利释义:屯田之利。《明史·杨博传》:“二十五年超拜右僉都御史,巡抚 甘肃。大兴屯利,请募民垦田,永不征租。”
    • 8.
      廛而不征释义:说货物储藏在栈房中不征税。
    • 9.
      无籍释义:⒈亦作“无藉”。 谓不纳税或不征税。⒉指无赖汉。
    • 10.
      无课释义:不征赋税。
    • 11.
      烟卷释义:亦作“烟捲”。 卷烟;纸烟。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税则》:“亦有全不征税者,盖於轻重之中,各寓自便之计。如洋酒、烟捲等物。”叶圣陶《线下·校长》:“叔雅 放下吸了小半枝的烟卷,在一个盛烟灰的盒中,执起笔来。”沈从文《丈夫》:“年青人,为客找烟卷,找自来火。”
    • 12.
      等赋释义:制定不同等级的赋税。 《荀子·富国》:“等赋府库者,货之流也。”王先谦 集解:“等赋,以差等制赋。”《韩诗外传》卷三:“王者之法,等赋正事,田野什一,关市讥而不征,山林泽梁,以时入而不禁。”
    • 13.
      讥关释义:在关市负责稽查和征税。语本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关讥而不征。”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关市讥而不征。”明 谢肇淛《五杂俎·事部三》:“吾辈受讥关之任者,宽一分则受一分之赐,奈何必以茧丝为能,而务朘民之膏血也?”
    • 14.
      讥而不征释义:在关卡、市场等处只稽查而不征税。
    • 15.
      质律释义:古代评定市价的一种文书。《荀子·王霸》:“关市几而不征,质律禁止而不偏。如是,则商贾莫不敦慤而无诈矣。”杨倞 注:“质律,质剂也,可以为法,故言质律也。”参见“质剂”。
    • 16.
      隽造释义:才智出众的人。语本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,曰俊士。升於司徒者不征於乡,升於学者不征於司徒,曰造士。”五代 王定保《唐摭言·统序科举》:“考德行则升孝廉而激浮俗,抡道艺则第雋造而广人文。”

不征(buzheng)近音词(最多显示15个)

不征是什么意思 不征读音 怎么读 不征,拼音是bù zhēng,不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不征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