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戟门 戟门的意思
mén

戟门

简体戟门
繁体戟門
拼音jǐ mén
注音ㄐㄧˇ ㄇㄣˊ
结构AB式
字数2字词语

拆字解意

jǐ, ◎ 古代一种合戈、矛为一体的长柄兵器。【组词】:钩戟。戟指。铁戟。青铜戟。

mén,(1) 建筑物的出入口,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。【组词】:门儿。门口。开门见山。(2)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。【组词】:电门。(3) 途径,诀窍。【组词】:门径。门道儿。(4)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,现亦指一般的家庭。【组词】:门第。门风。门婿。长(zhǎng )门长子。(5) 事物的分类。【组词】:分门别类。(6)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。【组词】:教门。门徒。(7) 量词。【组词】:一门大炮。(8) 姓。

基本含义

指能够阻止进攻、保护安全的大门或关键位置。

戟门的意思

戟门 [jǐ mén]

1. 立戟为门。古代帝王外出,在止宿处插戟为门。墓前石门。

戟门 引证解释

⒈ 立戟为门。古代帝王外出,在止宿处插戟为门。

《周礼·天官·掌舍》“为坛壝宫棘门”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:“棘门,以戟为门。”
后指立戟之门。 《资治通鉴·唐僖宗光启三年》:“行密 帅诸军合万五千人入城,以 梁纘 不尽节於 高 氏,为 秦 毕 用,斩於戟门之外。”
胡三省 注:“唐 设戟之制,庙社宫殿之门二十有四,东宫之门一十有八,一品之门十六,二品及京兆、 河南、太原 尹、大都督、大都护之门十四,三品及上都督、中都督、上都护、上州之门十二,下都督、下都护、中州、下州之门各十。设戟于门,故谓之戟门。”
引申指显贵之家或显赫的官署。 唐 钱起 《秋霖曲》:“貂裘玉食 张公子,炰炙熏天戟门里。”
清 曹寅 《西轩月夜有怀南洲却寄》诗:“戟门侯吏散,月上天池平。”

⒉ 墓前石门。

清 顾张思 《土风录·戟门》:“墓前石门曰戟门。”


国语词典

戟门 [jǐ mén]

⒈ 于门前立戟,泛指显贵之家。

唐·元稹〈暮秋〉诗:「看著墙西日又沉,步廊回合戟门深。」
清·陈维崧〈沁园春·四十诸生〉词:「正戟门开日,呼余惊座。」


戟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太庙释义:明清帝王祭祖的宗庙建筑。 现存的太庙建筑仅有北京太庙,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(1420),在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内。明嘉靖二十四年(1544)重建至现存规模。平面为矩形,有两重围墙。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依次有戟门、前殿、中殿和后殿等。其墙内、墙外广植柏树,烘托出整体建筑群的凝重与肃穆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    • 2.
      戟门释义:立戟为门。古代帝王外出,在止宿处插戟为门。《周礼·天官·掌舍》“为坛壝宫棘门”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:“棘门,以戟为门。”后指立戟之门。《资治通鉴·唐僖宗光启三年》:“行密 帅诸军合万五千人入城,以 梁纘 不尽节於 高 氏,为 秦 毕 用,斩於戟门之外。”胡三省 注:“唐 设戟之制,庙社宫殿之门二十有四,东宫之门一十有八,一品之门十六,二品及京兆、河南、太原 尹、大都督、大都护之门十四,三品及上都督、中都督、上都护、上州之门十二,下都督、下都护、中州、下州之门各十。设戟于门,故谓之戟门。”引申指显贵之
    • 3.
      牙宅释义:古时军中长官的住宅。 《资治通鉴·后唐庄宗同光元年》:“甲申,继达 衰服,帅麾下百骑坐戟门呼曰:‘谁与吾反者?’因攻牙宅,斩 继儔。”胡三省 注:“即使宅也。”
    • 4.
      笋簴释义:同“笋虡”。唐 元稹《和李校书新题乐府·华原磬》:“何时得向笋簴悬,为君一吼君心醒。”明 唐顺之《重修泾县儒学记》:“戟门壁池,笋簴在列。登其堂者,如入孔室而闻金石丝竹之声。”

戟门(jimen)近音词(最多显示15个)

戟门是什么意思 戟门读音 怎么读 戟门,拼音是jǐ mén,戟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戟门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