吾生 [wú shēng]
1. 谓己之生命。
3. 对同辈或卑幼者的敬爱之称。
吾生 引证解释
⒈ 谓己之生命。
引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,以有涯随无涯,殆已。”
晋 陶潜 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善万物之得时,感吾生之行休。”
清 陈维崧 《唐多令·重九后食蟹半醉作》词:“半醉睨吴钩,吾生行且休。”
⒉ 对同辈或卑幼者的敬爱之称。
引晋 陆机 《赠潘岳》诗:“僉曰吾生,明德惟允。”
南朝 宋 谢瞻 《答灵运》诗:“牵率詶嘉藻,长揖愧吾生。”
吾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- 1.
乱无象释义:《左传·襄公九年》:“国乱无象,不可知也。”孔颖达 疏:“象谓妖祥有所象,似以戒人也。国若无道,灾变亦殊,既无所象,故不可知也。”后指国家混乱无道为“乱无象”。汉 王粲《七哀诗》:“西京乱无象,豺虎方遘患。”庞成宇《东园杂咏》:“大地乱无象,吾生安可期。”
- 2.
伐毛洗髓释义:刮去毛发,清 洗骨髓。 比喻彻底清除污秽。《太平广记》卷六引《洞冥记》:“吾…三千年一返骨洗髓,二千年一剥 皮伐毛。吾生来已三洗髓五伐毛矣。”
- 3.
养蒙释义:⒈谓以蒙昧自隐,修养正道。语本《易·蒙》:“蒙以养正,圣功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能以蒙昧隐默,自养正道,乃成至圣之功。”唐王维《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》:“上客能论道,吾生学养蒙。”明李东阳《重建首阳书院记》:“顾人才日盛,而籍额有定员,则养蒙蓄鋭以待天下之用者,虽多不厌。”⒉教养童蒙。
- 4.
发冲冠释义:同“髮上衝冠”。南朝 齐 陆厥《临江王节士歌》:“秋风来已寒,白露惊罗紈,节士慷慨髮衝冠。”唐 贾岛《听乐山人弹易水》诗:“嬴氏 归山陵已掘,声声犹带髮衝冠。”明 唐顺之《岳将军墓》诗之一:“吾生非壮士,於此髮衝冠。”龚华声 等《普通党员》:“他发冲冠,气冲霄,怒火燃烧;心如割,肠如绞,热泪双抛。”
- 5.
岁晏释义:⒈一年将尽的时候。 唐 白居易《观刈麦》诗:“吏禄三百石,岁晏有餘粮。”明 刘基《秋日惨淡》:“岁晏玄冰兮,知将奈何?”清 纳兰性德《采桑子》词:“点鬢霜微,岁晏知君归不归?”⒉指人的暮年。语本《楚辞·九歌·山鬼》:“留灵脩兮憺忘归,岁既晏兮孰华予!”唐 王维《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》诗:“吾生将白首,岁晏思沧洲。”唐 李白《赠崔郎中宗之》诗:“岁晏归去来,富贵安可求!”
- 6.
开岁释义:⒈新的一年开始。汉 冯衍《显志赋》:“开岁发春兮,百卉含英。”晋 陶潜《游斜川》诗:“开岁倐五十,吾生行归休。”宋 陆游《幽居杂题》诗之一:“开岁频风雨,清明气始和。”⒉特指正月。《初学记》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《纂要》:“正月孟春,亦曰孟阳、孟陬……首岁、初岁、开岁。”⒊明年,明年初。唐 卢照邻《与洛阳名流朝士乞药直书》:“意者欲以开岁五月穀子熟时,试合此药,非天下名流贵族、王公卿士,於仁惻之心,达枯骨朽株者,孰能济之哉!”宋 苏轼《与孙志康书》之二:“示諭开岁来此相见,虽为厚幸,然窜逐中,惟欲亲故谢絶
- 7.
既立释义:指三十岁。 语本《论语·为政》:“三十而立。”明 徐渭《自书小像赞一》:“吾生而肥,弱冠而羸不胜衣,既立而復渐以肥,乃至於若斯图之痴痴也。”
- 8.
昏闇释义:⒈亦作“昏暗”。光线不足,阴暗。《敦煌变文集·破魔变文》:“强风忽起,拔树吹沙,天地既不辩东西,昏闇岂知南北。”宋 何薳《春渚纪闻·龙蜕放光》:“夜自庄舍还,而月色昏暗,殆不分道。”《英烈传》第四二回:“上面都是顽石生成,止有一个洞口,倒影天光,并不十分昏暗。”曹禺《日出》第一幕:“远处鸡鸣……屋内还是昏暗的。”⒉指社会混乱,政治腐败。《后汉书·独行传·范冉》:“吾生於昏闇之世,值乎淫侈之俗,生不得匡世济时,死何忍自同於世。”鲁迅《两地书·致许广平二》:“但若政治昏暗,好的人也不能做办事人员。”⒊昏庸;
- 9.
暄寒释义:⒈犹寒暄。谓谈天气和饮食起居之类的应酬话。《南史·蔡撙传》:“自詹事以下咸来造謁……及其引进,但暄寒而已,此外无復餘言。”唐 徐凝《奉和鹦鹉》:“毛羽曾经剪处残,学人言语道暄寒。”⒉犹寒暑。亦指年岁。《梁书·王僧孺传》:“近别之后,将隔暄寒,思子为劳。”《陈书·徐陵传》:“况吾生离死别,多歷暄寒,孀室婴儿,何可言念!”唐 黄滔《刑部郑郎中启》:“遂使一换暄寒,三更扬歷。”
- 10.
木场释义:⒈堆放木材的场地。《新唐书·王叔文传》:“刘闢 来为 韦皋 求 三川,吾生平不识 闢,便欲前执吾手,非凶人邪?扫木场将斩之,而 执 谊 持不可。”⒉元 代掌收发营造宫殿所用木材的机构。《元史·百官志六》:“木场,提领一员,大使一员,副使一员。掌受给营造宫殿材木。至元 四年,置南东二木场。十七年併为一场。”
- 11.
枯蓬释义:⒈枯干的蓬草。唐 黄滔《送友人游边》诗:“野烧枯蓬旋,沙风匹马衝。”⒉枯蓬随风飘荡,因亦以之喻行踪不定。宋 陆游《宿仙霞岭下》诗:“吾生真是一枯蓬,行遍人间路未穷。”明 刘基《少年行》:“逝水不可挽,枯蓬安所依。”
- 12.
洗髓释义:道教谓修道者洗去凡髓,换成仙骨。 亦比喻彻底改变思想、习性。旧题 汉 郭宪《洞冥记》卷一:“吾却食吞气已九千餘岁,目中瞳子色皆青光,能见幽隐之物,三千岁一反骨洗髓,二千岁一刻骨伐毛,自吾生已三洗髓五伐毛矣。”宋 苏轼《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》:“妄心不復九回肠,至道终当三洗髓。”
- 13.
清节里释义:晏子 故宅所在之处。北魏 郦道元《水经注·淄水》:“晏子 之宅近市,景公 欲易之,而 婴 弗更,为诫曰:‘吾生则近市,死岂易志?’乃葬故宅。后人名之曰‘清节里’。”
- 14.
簪组释义:⒈冠簪和冠带。 唐 王维《留别丘为》诗:“亲劳簪组送,欲趁鶯花还。”⒉借指官宦。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庄宗纪四》:“伪宰相 郑珏 等一十一人,皆本朝簪组,儒苑品流。”宋 苏轼《寄刘孝叔》诗:“高踪已自杂渔钓,大隐何曾弃簪组。”明 李东阳《张侍御世用藏山水图歌》:“吾生早觉簪组累,十年邱壑成膏肓。”
- 15.
耆指释义:语出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六十曰耆,指使。”郑玄 注:“指事使人也,六十不与服戎,不亲学。”后以“耆指”谓年老。宋 程俱《自宽吟·戏效白乐天体》:“吾生忧患餘,年忽见耆指。”
- 16.
虫臂释义:比喻微不足道之物。 唐 皎然《禅思》诗:“伤哉 子桑扈,虫臂徒虚言。”宋 陆游《行年》诗:“吾生一虫臂,世路几羊肠。”清 姚鼐《寄仲孚应宿》诗:“虫臂观生非有象,马肝持论故无亲。”参见“虫臂鼠肝”。
- 17.
观化释义:⒈观察变化;观察造化。《庄子·至乐》:“且吾与子观化而化及我,我又何恶焉!”唐 李白《送岑徵君归鸣皋山》诗:“探元入窅默,观化游无垠。”清 姚鼐《万年庵次刘石葊韵以呈浦山》:“观化吾生眇,焉知从古年。”⒉引申为死亡的婉辞。宋 邵伯温《闻见前录》卷二十:“熙寧 十年夏,康节先生 感微疾,气日益耗,神日益明,笑谓 司马温公 曰:‘某欲观化一巡如何?’温公 曰:‘先生未应至此。’”明 宋濂《题李霁峰先生墓铭后》:“未及往见,而先生竟观化冥冥之中。”⒊观察教化。《吕氏春秋·具备》:“巫马旗 短褐衣弊裘,而往观化
- 18.
送老释义:⒈养老;怡老。唐 杜甫《秦州杂诗》之十四:“何时一茅屋,送老白云边。”唐 李商隐《杜工部蜀中离席》诗:“美酒 成都 堪送老,当罏仍是 卓文君。”宋 苏轼《送王敏仲北使》诗:“吾生如寄耳,送老天一方。”⒉犹送终。元 李文蔚《燕青博鱼》第四折:“一齐的去那 皖子城 中送老。”《西游记》第三二回:“把白马卖了,买口棺木,与师父送老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二回:“快替我穿了送老的衣服,我立刻就要去了。”参见“送终”。⒊旧时风俗。女嫁之夕,女伴为之送别,谓送之与丈夫偕老。宋 周去非《岭外代答》卷四:“岭 南嫁女之夕,
- 19.
鸿禧释义:洪福。 《宋史·乐志九》:“宝命自天,鸿禧锡祚。”清 赵翼《圣寿覃恩典隆养老以年逾八十得拜绢绵米肉之赐》诗:“如此鸿禧逢七度,吾生幸亦几人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