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五省 五省的意思
shěng

五省

简体五省
繁体
拼音wǔ shěng
注音ㄨˇ ㄕㄥˇ
结构AB式
字数2字词语

拆字解意

wǔ,(1) 数名,四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伍”代)。【组词】:五彩。五官。五谷。五金。五代(中国朝代名,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)。五帝(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,通常指黄帝、颛顼、帝喾、唐尧、虞舜)。五毒(指蝎、蛇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)。五行(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。五岭(指越城岭,都庞岭,萌渚岭、骑田岭、大庾岭)。五岳(指东岳泰山、西岳华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,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)。五脏(指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)。(2)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“6”。

shěng xǐng,(1) 地方行政区域。【组词】:省份。省会。(2) 节约,不费。【组词】:省钱。省事。省吃俭用。(3) 简易,减免。【组词】:省略。省称。省写。(4) 中国古官署名。【例句】:中书省(①魏晋开始设置,总管国家政务,历代有所沿革,唐初设“中书、尚书、门下”三省共管政事;②元代“中书省”兼管“尚书省”的职权,权更重,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,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“行中书省”,简称“省”,是现在“省”的来历)。尚书省。门下省。秘书省。(5) 古代称王宫禁地。【组词】:省中。省闼(禁中)。(1) 检查。【例句】:反省(检查自己)。省察(考察)。吾日三省吾身。(2) 知觉,觉悟。【组词】:省悟。发人深省。(3) 看望父母、尊亲。【组词】:省亲。省视。

基本含义

五个省份

五省的意思

五省 [wǔ shěng]

1. 古代中央政府五官署。

五省 引证解释

⒈ 古代中央政府五官署。 晋、南朝 宋、齐、梁、陈 及 北魏 设尚书省,中书省、门下省、秘书省、集书省,并称“五省”。 隋 以殿内省(一说内侍省)、尚书省、门下省、内史省、秘书省为五省。参阅《通典·职官一》。


五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中南释义:一般包括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五省区。 广义的还包括河南、江西两省。
    • 2.
      五省通衢释义:指在清代对徐州的称谓,指直隶、山东、河南、江南、浙江五省。
    • 3.
      偏灾释义:犹言大灾。 指危害很大的灾害。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旱潦》:“比年北五省水旱偏灾,无岁不有。”
    • 4.
      开屯释义:谓屯聚人员,开垦荒地。《清史稿·食货志一》:“曩 年羹尧 定议开屯,发北五省徒人能种地往 布隆吉尔 兴垦。”
    • 5.
      根窝释义:清 代盐商专卖凭证。起源于 明 万历 时纲法的窝本。清 沿 明 制,两 淮 课盐,招商人认窝缴纳银两,发给专卖凭证,谓之“根窝”。清 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一:“勘两 淮 盐务,奏上节浮费、革根窝等八条,并请裁盐政,由总督兼辖。”清 魏源《圣武记》卷十四:“近世银币日穷,银价日贵,於是有议变通行楮币者。其法本於 唐 之飞钱,宋 之交会,其用同於近日北五省之会票,淮南 之根窝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五回:“有部帖的盐商,叫做‘根窝’。有根窝的,每盐一引,他要抽银一两,运脚公用。”
    • 6.
      积勤释义:⒈积劳;积功。 晋 葛洪《抱朴子·地真》:“及欲金丹成而昇天,然其大药物,皆用钱直,不可卒办。当復由於耕牧商贩以索资,累年积勤,然后可合。”明 沉德符《野获编·吏部一·外官考察》:“祖宗爱惜人才,必待九年方斥。今因一人无稽之言,没其积勤,使之不敢申理,岂治世所宜有。”清 薛福成《<五省沟洫图说>序》:“余谓任斯事者,宜多得贤能,有司因地之宜,以时董劝,积勤化惰。”⒉长久勤劬。唐 韩愈《祭马仆射文》:“惟公积勤,以疾以忧。及其归时,当谢之秋。”

五省(wusheng)近音词(最多显示15个)

五省是什么意思 五省读音 怎么读 五省,拼音是wǔ shěng,五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五省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