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来何暮 来何暮的意思
lái

来何暮

简体来何暮
繁体來何暮
拼音lái hé mù
注音ㄌㄞˊ ㄏㄜˊ ㄇㄨˋ
结构ABC式
字数3字词语

拆字解意

lái,(1)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,与“往”、“去”相对。【组词】:来回。来往。过来。归来。来鸿去燕(喻来回迁徙,不能在一地常住;亦喻书信来往)。(2) 从过去到现在。【组词】:从来。向来。(3) 现在以后,未到的时间。【组词】:来年。将来。来日方长。(4)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,表示约略估计。【例句】:二百来头猪。(5) 做某个动作。【组词】:胡来。(6) 用在动词前,表示要做某事。【例句】:大家来动脑筋。(7) 用在动词后,表示做过(一般均可用“来着”)。【例句】:昨天他哭来。(8) 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的趋向。【组词】:上来。(9) 表示发生。【例句】:暴风雨来了。(10) 在数词一、二、三后面,表示列举理由。【例句】: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,二来价钱便宜,我就买了。(11) 用做诗、歌词中的衬字。【例句】:八月里来桂花香。(12) 表示语气,归去来兮!(13) 姓。

hé hè hē,(1) 疑问代词(a.什么,如“何人?”b.为什么,如“何必如此?”c.哪样,怎样,如“何不?”“何如?”d.哪里,如“何往?”e.发表反问,如“何乐而不为?”)。(2) 副词,多么:何其壮哉!(3) 姓。 ◎ 古同“呵”,谴责。 ◎ 古同“荷”,担。

mù,(1) 傍晚,太阳落山的时候。【组词】:日暮。暮气。暮色。日暮途穷。暮鼓晨钟。(2) 晚,将尽。【组词】:暮春。暮年。暮节。暮齿(晚年)。

基本含义

指某人或某事物来到何处,已经是傍晚时分。

来何暮的意思

来何暮 [lái hé mù]

1. 本为东汉蜀郡百姓对太守廉范的颂辞,后用为赞扬地方官德政之典。

来何暮 引证解释

⒈ 本为 东汉 蜀郡 百姓对太守 廉范 的颂辞,后用为赞扬地方官德政之典。详“来暮”。

唐 韩愈 《题合江亭寄刺使邹君》诗:“老郎来何暮,高唱久乃和。”


来何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无襦释义:没有短袄。谓衣服单薄。《后汉书·廉范传》:“﹝百姓﹞乃歌之曰:‘廉叔度,来何暮?不禁火,民安作。平生无襦今五絝。’”《晋书·刘弘传》:“兵年过六十,羸疾无襦。”
    • 2.
      袴襦释义:⒈《后汉书·廉范传》:“迁 蜀郡 太守……百姓为便,乃歌之曰:‘廉叔度,来何暮,不禁火,民安作,平生无襦今五袴。 ’”后遂以“袴襦”指地方官吏的善政。唐 黄滔《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》:“初,僕射 太原公,以 子房 之帷幄布 泉 城,以 叔度 之袴襦纊 泉 民,而谓 竺 乾 之道与 尼聃 鼎。”宋 苏轼《庆源宣义王丈求红带》诗:“今年蚕市数州禁,中有遗民怀袴襦。”清 赵翼《偕孙渊如汪春田两观察游牛首山》诗:“岂有袴襦留 叔度,空传尸祝到 庚桑。”⒉衣裤。宋 陆游《贫甚戏作绝句》:“数种袴襦秋未赎,羡他邻巷捣衣
    • 3.
      襦袴歌释义:东汉 廉范 为 蜀郡 太守,政治清明,百姓富庶,时人作歌颂扬之:“廉叔度,来何暮?不禁火,民安作。平生无襦,今五袴。”后遂用“襦袴歌”作为对官吏惠民德政的称颂。
    • 4.
      逾望释义:⒈亦作“踰望”。遥望;远望。汉 冯衍《显志赋》:“陟 陇山 以踰望兮,眇然览于八荒。”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:“超 妹同郡 曹寿 妻 昭 上书请曰:‘延颈踰望,三年於今。’”⒉超过原来的希望。清 王韬《淞滨琐话·柳夫人》:“赵 出舱,笑曰:‘来何暮也!’见 翟,惊喜逾望。”
来何暮是什么意思 来何暮读音 怎么读 来何暮,拼音是lái hé mù,来何暮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来何暮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