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舞 [yuè wǔ]
1. 有音乐伴奏的舞蹈。
英[dance with musical accompaniment;]
乐舞 引证解释
⒈ 有音乐伴奏的舞蹈。
引《周礼·春官·大司乐》:“以乐舞教国子,舞《云门》……《大武》。”
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於是塞 南越,祷祠 太一、后土,始用乐舞。”
宋 王明清 《挥麈后录》卷一:“前三日,幸 太清,相视其所,曰:‘於此设次……於此乐舞。’”
《明史·乐志一》:“乃考正四庙雅乐,命 谦(冷谦 )较定音律及编鐘、编磬等器,遂定乐舞之制。”
国语词典
乐舞 [yuè wǔ]
⒈ 配合音乐节拍的舞蹈,为中国传统舞蹈的总称。
引《周礼·春官·大司乐》:「以乐舞教国子,舞云门、大卷、大咸……。」
《史记·卷二八·封禅书》:「于是塞南越,祷祠太一、后土,始用乐舞。」
乐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- 1.
一部释义:⒈一支;一个部分。 ⒉中医指人体的一个部位。⒊表数量。用于书籍、乐舞、车辆、机械等。
- 2.
七德舞释义:唐 舞名。 唐 初有《秦王破阵乐曲》,至 贞观 七年 太宗 制《破阵乐舞图》,后令 魏徵、虞世南 等改制歌词,更名《七德》之舞。“七德”语出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所谓禁暴、戢兵、保大、定功、安民、和众、丰财七件事。唐 白居易《七德舞》诗:“七德舞,七德歌,传自 武德 至 元和。”《旧唐书·音乐志一》:“贞观 元年,宴群臣,始奏《秦王破阵》之曲……其后令 魏徵、虞世南、褚亮、李百药 改制歌辞,更名《七德》之舞,增舞者至百二十人,被甲执戟,以象战阵之法焉。”
- 3.
三舞释义:古代朝廷盟会、祭祀之三乐舞。(1)周 之《万舞》、《夷舞》、《翟舞》。《诗·小雅·鼓钟》“以雅以南,以籥不僭”汉 郑玄 笺:“雅,万舞也。万也,南也,籥也。三舞不僭,言进退之旅也。”孔颖达 疏:“又以为雅乐之《万舞》,以为南乐之《夷舞》,以为羽籥之《翟舞》,此三者皆不僭差。”(2)汉 以后之《武始》、《咸熙》、《章斌》。《晋书·乐志上》:“景初 元年,尚书奏:考览三代礼乐遗曲,据功象德,奏作《武始》、《咸熙》、《章斌》三舞,皆执羽籥。”《宋书·乐志一》:“臣等思惟,三舞宜有总名,可名《大钧》之乐。钧,平也
- 4.
中和乐舞释义:唐 乐舞名。
- 5.
丽舞释义:美好的乐舞。
- 6.
乐万释义:古代一种大规模的乐舞。
- 7.
云翘释义:⒈乐舞名。《后汉书·祭祀志中》:“先立秋十八日,迎黄灵于中兆,祭 黄帝 后土 ……八佾舞《云翘》、《育命》之舞。”南朝 梁元帝《玄览赋》:“乐有《云翘》之舞,牲非蠒栗之牛。”⒉彩云。晋 陆云《吴故丞相陆公诔》:“清辉秀颖,云翘映晨。”宋 钱惟演《清风》诗:“已觉云翘动,还惊月幌开。”⒊高耸的发髻。亦借指美女。宋 王千秋《瑞鹤仙·韩南涧生日》词:“金船满酌,云翘低祝。”清 李渔《怜香伴·惊遇》:“因此上卸却云翘,重把儿时小髻梳。”况周颐《蕙风词话续编》卷二:“﹝尼 静照 ﹞在掖庭二十五年,作宫词百首。崇禎
- 8.
云门释义:周 六乐舞之一。用于祭祀天神。相传为 黄帝 时所作。《周礼·春官·大司乐》:“以乐舞教国子。舞《云门》、《大卷》、《大咸》、《大磬》、《大夏》、《大濩》、《大武》。”郑玄 注:“此 周 所存六代之乐,黄帝 曰《云门》、《大卷》。黄帝 能成名万物,以明民共财,言其德如云之所出,民得以有族类。”《旧唐书·音乐志一》:“按古六代舞,有《云门》、《大咸》、《大夏》、《大韶》,是古之文舞;殷 之《大濩》,周 之《大武》,是古之武舞。”章炳麟《訄书·辨乐》:“古之作乐,各用其宫。”自注:“如《大司乐》:舞《云门》,则
- 9.
五行舞释义:秦 汉 时乐舞名。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《五行舞》者,本 周 舞也,秦始皇 二十六年更名曰《五行》也。”又《景帝纪》“奏《武德》、《文始》、《五行》之舞”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:“《五行舞》冠冕,衣服法五行色。”
- 10.
仙倡释义:古代乐舞中扮神仙的艺人。倡,古称歌舞艺人。
- 11.
代面释义:⒈谓以书信或诗文代替面谈。⒉原指面具,后以为乐舞的名称。
- 12.
伎乐释义:⒈音乐舞蹈。《孔子家语·辩政》:“五官伎乐,不解於时。”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二》:“太子乐令一人,六百石。本注曰:掌伎乐。”唐 韩愈《唐朝散大夫赠司勋员外郎孔君墓志铭》:“遂以疾辞去,卧东都之城东,酒食伎乐之燕不与。”清 梅曾亮《黄个园传》:“君蓄名画数千,而不好伎乐。”⒉指歌舞女艺人。《新唐书·田布传》:“布 号泣固辞,不听,乃出伎乐,与妻子宾客诀曰:‘吾不还矣!’”《资治通鉴·梁敬帝太平元年》:“腾 乃陈伎乐於城下一面,獠 弃兵,携妻子临城观之,腾 潜师三面俱上,斩首万五千级,遂平之。”明 李东阳《韩休知
- 13.
优人释义:优子,古代以乐舞、戏谑为业的艺人。
- 14.
优戏释义:⒈古代指乐舞或以戏谑为主的杂戏。⒉泛指戏曲。⒊指表演乐舞或杂戏。⒋泛指演戏。
- 15.
佾舞释义:指乐舞。
- 16.
佾舞生释义:清 代朝廷及文庙举行庆祀活动时充任乐舞的童生,文的执羽箭,武的执干戚,合乐作舞。 又叫“乐舞生”,简称“佾生”。
- 17.
侏离释义:⒈我国古代西部少数民族乐舞的总称。 ⒉形容方言、少数民族或外国的语言文字怪异,难以理解。⒊借指古代少数民族。⒋用以鄙称外国人。
- 18.
俳优释义:古代以乐舞谐戏为业的艺人。
- 19.
俳倡释义:⒈俳优倡伎。⒉杂戏乐舞。
- 20.
倡优释义:⒈古代指擅长乐舞、谐戏的艺人。⒉娼妓和优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