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无 [sān wú]
1. 谓无声之乐、无体之礼、无服之丧。
3. 佛教语。指空、无相、无作。亦泛指佛法。
三无 引证解释
⒈ 谓无声之乐、无体之礼、无服之丧。
引《礼记·孔子闲居》:“孔子 曰:‘无声之乐,无体之礼,无服之丧,此之谓三无。’”
孔颖达 疏:“此三者,皆谓行之在心,外无形状,故称无也。”
晋 陆云 《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》:“五有三无,匪君不极。”
⒉ 佛教语。指空、无相、无作。亦泛指佛法。
引唐 王勃 《释迦佛赋》:“恩霑九有,行洽三无。”
三无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- 1.
三无坐处释义:唐 景龙 以后,政出多门,设官冗滥,多者踰旧时十倍,宰相,御史,员外官,多至官厅无可坐之处,时人称为“三无坐处”,极言设官之冗滥。
- 2.
勋勩释义:功勋,勋劳。清 昭槤《啸亭杂录·廷臣宴》:“每岁上元后一日,钦点大学士九卿中之有勋勩者宴於 奉三无私殿,名廷臣宴。”
- 3.
奉三无私释义:奉:奉行;三无私:天无私覆,地无私载,日月无私照。象天地日月那样无私。旧时比喻帝王以天下为公,不谋一己私利。
- 4.
小壶释义:《后汉书·方术传下·费长房》:“费长房 者,汝南 人也。曾为市掾。市中有老翁卖药。悬一壶於肆头,及市罢,輒跳入壶中。市人莫之见,唯 长房 於楼上覩之…… 长房 旦日復诣翁,翁乃与俱入壶中。唯见玉堂严丽,旨酒甘肴盈衍其中。”后用以为典,指仙家有道法的葫芦。唐 李群玉《谪仙吟赠赵道士》:“三无麟凤推高座,六甲风雷閟小壶。”
- 5.
戒定慧释义:佛教语。 指“三无漏法”,即防非止恶、息虑静缘、破惑证真。
- 6.
曲宴释义:犹私宴。 多指宫中之宴。三国 魏 曹植《赠丁翼》诗:“吾与二三子,曲宴此城隅。”黄节 注:“《魏志·后妃传》曰:景初 元年,帝游后园,召才人以上曲宴极乐。曲宴犹私宴也。”宋 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十:“蔡攸 初以 淮康 节领相印,徽宗 赐曲宴。”清 昭槤《啸亭续录·曲宴宗室》:“每岁元旦及上元日,钦点皇子皇孙等及近支王、贝勒、公曲宴於 乾清宫 及 奉三无私殿。”
- 7.
柠檬酸释义:一种无色的晶体或白色粉末状三无酸HOOCCH 2 CCOOHCH 2 COOH,具有可口酸味;广泛存在于植物(如柠檬果)中,可从柠檬和酸橙汁中提取,或由糖发酵制得,用作食品、充碳酸气的酒精饮料和药物的调味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