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公礼 公礼的意思
gōng

公礼

简体公礼
繁体公禮
拼音gōng lǐ
注音ㄍㄨㄥ ㄌ一ˇ
结构AB式
字数2字词语

拆字解意

gōng,(1) 正直无私,为大家利益。【组词】:公正。公心。大公无私。(2) 共同的,大家承认的。【组词】:公理。公式。公海。公制。(3) 国家,社会,大众。【组词】:公共。公安(社会整体的治安)。公众。公民。公论(公众的评论)。(4) 让大家知道。【组词】:公开。公报。公然。(5)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。【例句】:三公(中国周代指“太师”、“太傅”、“太保”;西汉指“大司徒”、“大司马”、“大司空”)。公子。公主。(6) 敬辞,尊称男子。【组词】:海公。包公。诸公(各位)。(7) 雄性的。【组词】:公母。公畜。(8)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。【组词】:公公。外公(外祖父)。(9) 姓。

lǐ,(1) 社会生活中,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。【组词】:婚礼。丧(sāng)礼。典礼。(2)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。【例句】:礼教(jiào)。礼治。克己复礼。(3)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。【组词】:礼让。礼遇。礼赞。礼尚往来。先礼后兵。(4) 表示庆贺、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。【组词】:礼物。礼金。献礼。(5) 古书名,《礼记》的简称。(6) 姓。

基本含义

公共场合的礼仪规范

公礼的意思

公礼 [gōng lǐ]

1. 官方的礼节。

3. 指送给官家的礼物。

公礼 引证解释

⒈ 官方的礼节。

宋 王安石 《与孟逸秘校手书十》:“某顿首:幸以一日之雅,而每辱以公礼见加,非所望也。”
宋 戴埴 《中书见胡旦》:“中书堂宰相治事之地,表仪百辟者在是,外臣乞对送中书,引问自有公礼,何暇讲师生之私?”

⒉ 指送给官家的礼物。

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十四回:“又差了 晁住 拿了许多银子到监中打点:刑房公礼五两,提牢的承行十两。”


公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争辟释义:⒈指刑律。《左传·昭公六年》:“火见,郑 其火乎!火未出,而作火以铸刑器,藏争辟焉。”林尧叟 注:“藏争罪之法也。”杨伯峻 注:“言刑书将起争端,故谓刑书为争辟。”《汉书·五行志上》:“郑 以三月作火铸鼎,刻刑辟书,以为民约,是为刑器争辟。”颜师古 注:“著刑於鼎,故称刑器。法设下争,故云争辟。”⒉竞相征召。唐 杨炯《宴族人杨八宅序》:“诸侯闻之而愿交,三公礼之而争辟。”
    • 2.
      提牢释义:⒈谓管理监狱。 元 尚仲贤《气英布》第三折:“好 曹参,他会提牢押狱哩。”明 王世贞《觚不觚录》:“如 淮安 理刑,必用半年之外曾经提牢过者。”⒉官名。刑部提牢主事的简称。元 孙仲章《勘头巾》第二折:“呀!提牢官人来了。”⒊泛指狱官。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十四回:“又差了 晁住 拿了许多银子到监中打点:刑房公礼五两,提牢的承行十两,禁子头役二十两。”
    • 3.
      文昌台释义:唐 代尚书省之别名。武则天 光宅 元年,改尚书省为文昌台。唐 陈子昂《临卭县令封君遗爱碑》:“遂用畴咨旧章,允怀甿诵,夺之公礼,上之於文昌臺。”参阅《新唐书·百官志一》。
    • 4.
      礼贤远佞释义:敬重有才德的人,疏远巧言献媚的人。示例 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五十回:“其时列国离心,万民嗟怨,赵盾等屡屡进谏,劝灵公礼贤远佞,勤政亲民,灵公如瑱充耳,全然不听,反有疑忌之意。”。
    • 5.
      蜂启释义:亦作“蠭啟”。犹蜂起。《隶释·汉益州太守高眹修周公礼殿记》:“四百年之际,变异蠭启。”洪适 释:“以蠭启为蜂起。”
    • 6.
      蜂啓释义:亦作“蠭啟”。 犹蜂起。《隶释·汉益州太守高眹修周公礼殿记》:“四百年之际,变异蠭启。”洪适 释:“以蠭启为蜂起。”
    • 7.
      降损释义:⒈谓谦恭自下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上·明德马皇后》:“故日夜惕厉,思自降损,居不求安,食不念饱。”⒉减少;降低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“下车七乘”晋 杜预 注:“齐 旧依上公礼九乘,又有甲兵,今皆降损。”《三国志·吴志·张温传》:“率皆贬高就下,降损数等,其守故者十未能一,其居位贪鄙,志节污卑者,皆以为军吏,置营府以处之。”

公礼(gongli)近音词(最多显示15个)

公礼是什么意思 公礼读音 怎么读 公礼,拼音是gōng lǐ,公礼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公礼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