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里长 里长的意思
cháng

里长

简体里长
繁体里長
拼音lǐ cháng
注音ㄌㄧˇ ㄓㄤˇ
结构AB式
字数2字词语

拆字解意

lǐ li,(1) 居住的地方。【组词】:故里。返里(回老家)。(2) 街坊(古代五家为邻,五邻为里)。【例句】:里弄(lòng )。(3)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。【例句】:一里(等于五百米)。里程牌。(4) 衣物的内层。【组词】:被里。(5) 内部,与“外”相对,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。【组词】:里外。心里。这里。那里。(6) 姓。

cháng zhǎng,(1) 生长,成长。【组词】:长疮。(2) 增加。【组词】:长知识。(3) 排行第一的。【组词】:长子。长兄。长孙。(4) 辈分高或年纪大。【组词】:长辈。长者。家长。(5) 领导人;负责人。【组词】:部长。校长。

基本含义

指村庄或社区中的负责人,也可泛指地方官员。

里长的意思

里长 [lǐ cháng]

1. 一里之长。仿周代闾胥、里宰之制,后代或置或废,建制不一。

里长 引证解释

⒈ 一里之长。仿 周 代闾胥、里宰之制,后代或置或废,建制不一。

《墨子·尚同上》:“是故里长者,里之仁人也,里长发政里之百姓。”
《新唐书·张长逊传》:“张长逊,京兆 櫟阳 人,精驰射,在 隋 为里长。”
明 陈继儒 《群碎录》:“隋高帝 从 苏威 议,以百家为里,置里长一人。”
清 魏源 《圣武记》卷上:“宜令薙髮易服,尽献兵器,分设里长甲首,而迁土目于内地。”
巴金 《将军集·还乡》:“明天到县政府去请愿,里长全去,而且每一房要派几个代表。”


国语词典

里长 [lǐ cháng]

⒈ 里正的别名。参见「里正」条。

《旧唐书·卷五七·刘文静传》:「张长逊,雍州栎阳人也。隋代为里长,平陈有功,累至五原郡通守。」
《喻世明言·卷一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》:「原来宋家也是个大户,有体面的,老儿曾当过里长,儿子怎肯把父亲在尸场剔骨。」

⒉ 现今介于邻长和乡、镇、区长之间,负责管理一里民政事务的人。


里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万人坑释义:谓丛葬尸骸之处。宋 王巩《甲申杂记》:“熙寧 八年,饿莩无数,作万人坑。”《人民日报》28:“这四华里长的‘万人坑’,盛不下帝国主义、资本家、封建把头的罪和恶,装不下我们工人阶级的仇和恨。”
    • 2.
      万里长征释义:⒈指长途行军。⒉见〔二万五千里长征〕
    • 3.
      三北释义:指我国东北、西北、华北:三北防护林体系,被称为北方“绿色万里长城”。
    • 4.
      三朝元老释义:元老:资格最老,声望最高的老臣。 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。现在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人。
    • 5.
      三长释义:⒈北魏 地方基层行政官吏党长、里长、邻长的合称。《魏书·高祖纪下》:“初立党、里、邻三长,安民户籍。”《魏书·食货志》:“魏 初不立三长,故民多荫附。”⒉阴阳家指年月日之首。《隋书·艺术传·萧吉》:“《阴阳书》云:‘年命与岁月合德者,必有福庆。’《洪范传》云:‘岁之朝,月之朝,日之朝,主王者。’经书并谓三长,应之者,延年福吉。”《隋书·艺术传·萧吉》:“而本命为九元之先,行年为三长之首,并与岁月合德。”⒊三种长处。《旧唐书·刘子玄传》:“史才须有三长,世无其人,故史才少也。三长,谓才也,学也,识也。”宋
    • 6.
      伊尼冀释义:犹里长。
    • 7.
      会宁释义:甘肃东部、黄河支流祖厉河上游的一个县。 1936年10月8日,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、第二方面军、第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此会师,二万五千里长征至此结束。
    • 8.
      传烽释义:点燃烽火,逐站相传,以报敌情。 宋 苏轼《登州召还议水军状》:“自国朝以来常屯重兵,教习水战,旦暮传烽以通警急。”明 陈子龙《出自蓟州门行》:“传烽始北塞,列戍望南楼。”清 鲍鉁《范文贞公祠》诗:“当年 闽 海见传烽,犀兕空多弃甲重。”康有为《登万里长城》诗:“清时堡堠传烽静,出塞山川作势雄。”王国维《观堂集林·敦煌汉简跋十三》:“古者传烽以多少为识,如《墨子·号令》、《杂守》二篇所言,皆以烽之多少示敌之远近者也。”
    • 9.
      凝冷释义:⒈犹冷森森。 唐 苏鹗 《杜阳杂编》卷中:“遇 西域 有进美玉者二,一圆一方,径各五寸,光彩凝冷,可鑑毛髮。” 冰心 《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》:“前进队伍两旁,排列着几里长的无声的雄厚的人墙,在凝冷的北风里,森严地相对屹立着。”⒉冷却凝固。
    • 10.
      十里长堤释义:十里长堤跨碧海,万年艰险变通途。 海堤全长2212米,接连高崎与集美,故称高集海堤。
    • 11.
      千里之堤,毁于蚁穴释义:一个小小的蚂蚁洞,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。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造成大乱子。
    • 12.
      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释义:堤:堤坝;溃:崩溃;蚁穴:蚂蚁洞。 一个小小的蚂蚁洞,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。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。
    • 13.
      千里之路,不可直以绳释义:千里长的路,不能够要求它像绳子一样直。形容人和事物各有不同,有优点也有缺点,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。
    • 14.
      囹圄生草释义:囹圄:监狱。监狱里长出野草。形容社会安定,政治清明时,犯罪的人很少。
    • 15.
      坊长释义:坊正。明 丘濬《大学衍义补·固邦本·择民之长》:“我朝稽古定制,於天下州县,每百一十户为一里,十户为甲,每甲有长,在城谓之坊长,或谓之厢长;在外谓之里长,或谓之社长、保长,十年而一役之。”清 恽敬《新喻东门漕仓记》:“坊长、地保如保正。坊图皆有十甲,甲有管首,管首如户长。”
    • 16.
      堤工释义:⒈堤防工程。 《清会典·工部·河工》:“直隶省千里长隄,自张青口以东,隄工接头之处,改隶天津道。”⒉修筑堤坝的工人。
    • 17.
      家底释义:家里长期积累起来的财产:家底厚。家底薄。
    • 18.
      开江释义:⒈船只启碇开航。《水浒传》第四一回:“众多好汉拖转 黑旋风,回到 白龙庙 前下船。晁盖 整点众人完备,都叫分头下船,开江便走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四三回:“他説他东家 万雪斋 有两船盐,也就在这两日开江,託吾们在路上照应照应。”⒉江水解冻。《人民文学》1984年第1期:“毕凤云 用一种挂铃铛网的巧办法,从封江到开江,已打了万数斤鱼了。”《报告文学》1984年第2期:“今年五月初,黑龙江 倒开江,形成几十里长的冰坝。”
    • 19.
      总催释义:旧时总管催征钱粮的乡里职役。里长负责催征钱粮;里甲的总催,则由里长排年轮值。清 吴嘉纪《海潮叹》诗:“歛钱堕泪送总催,代往运司陈此情。总催醉饱入官舍,身作难民泣阶下。”参阅 清 黄六鸿《福惠全书·钱穀·佥粮里》。
    • 20.
      恋嫪释义:留恋不舍。 亦指留恋不舍之情。唐 韩愈《荐士》诗:“念将决焉去,感物增恋嫪。”宋 葛立芳《韵语阳秋》卷十三:“张祜 诗云:‘十里长街市井连,月明桥上看神仙。人生只合 扬州 死,禪智山光好墓田。’则是恋嫪此境,生死以之者也。”宋 文天祥《与新知太平州赵月山书》:“偶遇 新昌 便,意其介尚或未行,輒附贺状,并写恋嫪万分之一。”清 厉鹗《东城杂记·兰菊草堂》:“时人见其恋嫪此二物,不置,固曰其性然尔,而不知其见於用者何如也。”

里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万人坑释义:谓丛葬尸骸之处。宋 王巩《甲申杂记》:“熙寧 八年,饿莩无数,作万人坑。”《人民日报》28:“这四华里长的‘万人坑’,盛不下帝国主义、资本家、封建把头的罪和恶,装不下我们工人阶级的仇和恨。”
    • 2.
      万里长征释义:⒈指长途行军。⒉见〔二万五千里长征〕
    • 3.
      三北释义:指我国东北、西北、华北:三北防护林体系,被称为北方“绿色万里长城”。
    • 4.
      三朝元老释义:元老:资格最老,声望最高的老臣。 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。现在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人。
    • 5.
      三长释义:⒈北魏 地方基层行政官吏党长、里长、邻长的合称。《魏书·高祖纪下》:“初立党、里、邻三长,安民户籍。”《魏书·食货志》:“魏 初不立三长,故民多荫附。”⒉阴阳家指年月日之首。《隋书·艺术传·萧吉》:“《阴阳书》云:‘年命与岁月合德者,必有福庆。’《洪范传》云:‘岁之朝,月之朝,日之朝,主王者。’经书并谓三长,应之者,延年福吉。”《隋书·艺术传·萧吉》:“而本命为九元之先,行年为三长之首,并与岁月合德。”⒊三种长处。《旧唐书·刘子玄传》:“史才须有三长,世无其人,故史才少也。三长,谓才也,学也,识也。”宋
    • 6.
      伊尼冀释义:犹里长。
    • 7.
      会宁释义:甘肃东部、黄河支流祖厉河上游的一个县。 1936年10月8日,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、第二方面军、第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此会师,二万五千里长征至此结束。
    • 8.
      传烽释义:点燃烽火,逐站相传,以报敌情。 宋 苏轼《登州召还议水军状》:“自国朝以来常屯重兵,教习水战,旦暮传烽以通警急。”明 陈子龙《出自蓟州门行》:“传烽始北塞,列戍望南楼。”清 鲍鉁《范文贞公祠》诗:“当年 闽 海见传烽,犀兕空多弃甲重。”康有为《登万里长城》诗:“清时堡堠传烽静,出塞山川作势雄。”王国维《观堂集林·敦煌汉简跋十三》:“古者传烽以多少为识,如《墨子·号令》、《杂守》二篇所言,皆以烽之多少示敌之远近者也。”
    • 9.
      凝冷释义:⒈犹冷森森。 唐 苏鹗 《杜阳杂编》卷中:“遇 西域 有进美玉者二,一圆一方,径各五寸,光彩凝冷,可鑑毛髮。” 冰心 《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》:“前进队伍两旁,排列着几里长的无声的雄厚的人墙,在凝冷的北风里,森严地相对屹立着。”⒉冷却凝固。
    • 10.
      十里长堤释义:十里长堤跨碧海,万年艰险变通途。 海堤全长2212米,接连高崎与集美,故称高集海堤。
    • 11.
      千里之堤,毁于蚁穴释义:一个小小的蚂蚁洞,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。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造成大乱子。
    • 12.
      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释义:堤:堤坝;溃:崩溃;蚁穴:蚂蚁洞。 一个小小的蚂蚁洞,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。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。
    • 13.
      千里之路,不可直以绳释义:千里长的路,不能够要求它像绳子一样直。形容人和事物各有不同,有优点也有缺点,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。
    • 14.
      囹圄生草释义:囹圄:监狱。监狱里长出野草。形容社会安定,政治清明时,犯罪的人很少。
    • 15.
      坊长释义:坊正。明 丘濬《大学衍义补·固邦本·择民之长》:“我朝稽古定制,於天下州县,每百一十户为一里,十户为甲,每甲有长,在城谓之坊长,或谓之厢长;在外谓之里长,或谓之社长、保长,十年而一役之。”清 恽敬《新喻东门漕仓记》:“坊长、地保如保正。坊图皆有十甲,甲有管首,管首如户长。”
    • 16.
      堤工释义:⒈堤防工程。 《清会典·工部·河工》:“直隶省千里长隄,自张青口以东,隄工接头之处,改隶天津道。”⒉修筑堤坝的工人。
    • 17.
      家底释义:家里长期积累起来的财产:家底厚。家底薄。
    • 18.
      开江释义:⒈船只启碇开航。《水浒传》第四一回:“众多好汉拖转 黑旋风,回到 白龙庙 前下船。晁盖 整点众人完备,都叫分头下船,开江便走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四三回:“他説他东家 万雪斋 有两船盐,也就在这两日开江,託吾们在路上照应照应。”⒉江水解冻。《人民文学》1984年第1期:“毕凤云 用一种挂铃铛网的巧办法,从封江到开江,已打了万数斤鱼了。”《报告文学》1984年第2期:“今年五月初,黑龙江 倒开江,形成几十里长的冰坝。”
    • 19.
      总催释义:旧时总管催征钱粮的乡里职役。里长负责催征钱粮;里甲的总催,则由里长排年轮值。清 吴嘉纪《海潮叹》诗:“歛钱堕泪送总催,代往运司陈此情。总催醉饱入官舍,身作难民泣阶下。”参阅 清 黄六鸿《福惠全书·钱穀·佥粮里》。
    • 20.
      恋嫪释义:留恋不舍。 亦指留恋不舍之情。唐 韩愈《荐士》诗:“念将决焉去,感物增恋嫪。”宋 葛立芳《韵语阳秋》卷十三:“张祜 诗云:‘十里长街市井连,月明桥上看神仙。人生只合 扬州 死,禪智山光好墓田。’则是恋嫪此境,生死以之者也。”宋 文天祥《与新知太平州赵月山书》:“偶遇 新昌 便,意其介尚或未行,輒附贺状,并写恋嫪万分之一。”清 厉鹗《东城杂记·兰菊草堂》:“时人见其恋嫪此二物,不置,固曰其性然尔,而不知其见於用者何如也。”

里长造句

1.夺取全国胜利,这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。

2.秦始皇鞭笞天下,建阿房宫,筑万里长城,人民深受其苦。

3.这间屋子一尘不染,肯定有人在这里长期居住。

4.里长城凝结了中华民族的心血和智慧。

5.登上万里长城,眺望塞外风光,心情多么豪迈!

6.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。

7.这些外国游客,面对万里长城的宏伟壮观无不交口称誉,惊叹不已。

8.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我们国家的万里长城,担负着保卫祖国领土和保卫“四化”建设的重任。

9.举世驰名: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举世驰名的重大建筑。

10.为了能够亲眼看一看万里长城,很多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。

11.解放全中国,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。

12.遥想当年,万里长征,势如破竹,将军英姿犹在眼前。

13.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,中国共产党正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着一次新的万里长征。

14.他不远万里长途跋涉的奔波,只是为了把胜利的消息尽快传给家乡苦苦等待的亲人。

15.里长城是举世无双的奇观。

16.雄伟的万里长城举世闻名。

17.久负盛名的万里长城,是我国的奇观之一。

18.里长总是那么古道热肠,替别人分忧解劳。

19.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两万五千里长征,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一页。

20.里长很热心,常为民众排难解纷,深受里民敬重。

里长(lichang)近音词(最多显示15个)

里长是什么意思 里长读音 怎么读 里长,拼音是lǐ cháng,里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里长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