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阶 [yīn jiē]
1. 分出高低的一系列乐调,按指定的音程图式升降音高,并按在八音音阶中的音调数而有不同的音高排列和音程大小。
英[musical scale;]
音阶 引证解释
⒈ 以一定的调式或标准,按音高次序向上或向下排列成的一组音。
引《文汇报》1992.9.6:“我紧紧注视着眼前翻开的琴谱,试着凭直觉在钢琴上找音阶。”
国语词典
音阶 [yīn jiē]
⒈ 以一音为基音,将其他音依高低次序排列而成的一组音列,称为「音阶」。
音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- 1.
七均释义:古代以七音配十二律,每律均可作为宫音,以律为宫所建立的七种音阶,称为“七均”。
- 2.
七声释义:中国古代七声音阶中的七个级,即宫、商、角、变徵(比角高半音)、徵、羽和变宫(比羽高半音),相当于现行简谱中的1、2、3、4、5、6、7。
- 3.
三准释义:⒈指写作所应注意的三个标准:情、事、辞。⒉指古琴上定音的三个标准区。古琴将全絃分为十二个段落,在琴面上作出标帜,当做调定音阶的标准,称十三徽,每徽一音。其中一至四徽谓之上准,四至七徽谓之中准,七徽至絃末谓之下准,合称三准。见《宋史·乐志十七》引宋姜夔《乐议》。⒊指调高下,分并财,散积聚。
- 4.
主音释义:即核心音。 一列音阶的调首音。在调式中存在一个中心音(主音),和弦的构成、曲调进行及收束的形式都围绕这个中心音进行。
- 5.
五声释义:古代音乐中的五种音阶:宫、商、角、徵(zhǐ)、羽。
- 6.
五音释义:⒈我国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,相当于现行简谱上的1、2、3、5、6。 古代叫宫、商、角(jué)、徵(zhǐ)、羽。⒉音韵学上指五类声母在口腔中的五类发音部位,即喉音、牙音、舌音、齿音、唇音。
- 7.
五音六律释义:五音:指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五个音阶;六律:定乐器的标准。指古代音律。后也泛指音乐。
- 8.
北曲释义:宋元以来北方戏曲、散曲所用各种曲调的统称。用韵以《中原音韵》为准,无入声;音乐上用七声音阶,以弦乐器伴奏。曲调雄壮朴实。
- 9.
半音阶释义:以半音组成的音阶就叫做半音阶。十二平均律的发明引入了半音音阶的建立。
- 10.
南北曲释义:南曲与北曲的合称。 南曲又称“南词”,北曲又称“北词”,故也合称为“南北词”。南曲以 唐 宋 大曲、宋 词为基础,曲调用五音阶,用韵以南方(今 江 浙 一带)语音为标准,有平上去入四声。声调柔缓宛转,以箫笛伴奏。
- 11.
南曲释义:宋元以来南方戏曲、散曲所用各种曲调的统称。用韵以南方语音为准,分平上去入四声;音乐上用五声音阶,以管乐器伴奏。曲调柔和婉转。
- 12.
变宫释义:古代七声音阶中的第七音级,比“宫”低半音。
- 13.
变徵释义:⒈传统音乐术语。古七声音阶(宫、商、角、变徵、徵、羽,变宫)的一个音级。以此为主调的歌曲,凄怆悲凉。⒉高渐离击筑,荆轲和而歌,为变徵之声。——《战国策·燕策》
- 14.
含商咀征释义: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。“宫”、“商”、“征”均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。亦作“含宫咀征”。
- 15.
含商咀徵释义:“宫”、“商”、“徵”都是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。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。同“含宫咀徵”。
- 16.
含宫咀徵释义:“宫”、“商”、“徵”都是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。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。同“含商咀徵”。
- 17.
宫移羽换释义:宫羽古代五声音阶的第五第一音级。指乐曲变调。也指事物的内容已经发生变化。
- 18.
工尺释义: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各个音的总称,也是乐谱上各个记音符号的总称。 符号各个时代不同,现在通用的是:合、四、一、上、尺、工、凡、六、五、乙。
- 19.
激征释义:⒈指激扬高亢的乐音。徵,五声音阶之一。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展诗应律鋗玉鸣,函宫吐角激徵清。”⒉雅曲名。《文选·傅毅<舞赋>》:“扬《激徵》,骋《清角》。”李善注:“《激徵》、《清角》,皆雅曲名。
- 20.
激徵释义:⒈指激扬高亢的乐音。徵,五声音阶之一。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展诗应律鋗玉鸣,函宫吐角激徵清。”⒉雅曲名。《文选·傅毅<舞赋>》:“扬《激徵》,骋《清角》。”李善 注:“《激徵》、《清角》,皆雅曲名。《琴操》曰:伯牙 鼓琴,作《激徵》之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