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uǒ,(1) 燃烧,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。【组词】:火力。火烛。火源。火焰。烟火。火中取栗(喻为别人冒险出力,而自己吃亏上当,毫无所获)。(2) 紧急。【组词】:火速。十万火急。(3) 指枪炮弹药等。【组词】:火药。火炮。(4) 发怒,怒气。【组词】:火暴。火性。(5) 中医指发炎、红肿、烦躁等的病因。【组词】:肝火。毒火攻心。(6) 形容红色的。【组词】:火红。火腿。(7) 古代军队组织,一火十个人。(8) 姓。
bàn,(1) 同在一起而能互助的人。【组词】:伙伴。伴侣。(2) 陪同。【组词】:伴随。陪伴。伴和(hè)。伴舞。伴奏。伴读(古代官名,中国宋代有南北院伴读,负责宗室子弟的教学,辽、金至明代,皆为亲王府官)。
1. 等于说“战友”。古代兵制以十人为火,共灶起火,故称同火者为火伴。
例出门看火伴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火伴皆惊忙。
英[comrades-in-arms;]
⒈ 北魏 时,军中以十人为火,共灶炊食,故称同火者为火伴。后泛指同伴。
引《乐府诗集·横吹曲辞五·木兰诗之一》:“出门看火伴,火伴皆惊忙。”
唐 元稹 《估客乐》诗:“出门求火伴,入门辞父兄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四四回:“西山地面广阔,可令 童威、童猛 弟兄带领十数个火伴那里开店。”
⒈ 古代兵制,十人为火,同于一灶起火作饭,故称同火的人为「火伴」。后来泛指同伴。也作「伙伴」。
引《乐府诗集·卷二五·横吹曲辞五·古辞·木兰诗二首之一》:「出门看火伴,火伴皆惊惶。」
《水浒传·第四四回》:「西山地面广阔,可令童威、童猛弟兄两个,带领十数个火伴,那里开店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