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品行 品行的意思
pǐnxíng

品行

简体品行
繁体
拼音pǐn xíng
注音ㄆ一ㄣˇ ㄒ一ㄥˊ
结构AB式
字数2字词语

拆字解意

pǐn,(1) 物件。【组词】:物品。产品。赠品。战利品。(2) 等级,种类。【组词】:品名。品类。品色。品位。(3) 性质。【组词】:品质。品行(xíng )。品节(指人的品行节操)。人品。(4) 体察出好坏、优劣等。【组词】:品评。品第(品评优劣而定其等级)。品味(品尝)。(5) 指吹弄乐器。【组词】:品箫。(6) 姓。

háng hàng héng xíng,(1) 行列。【组词】:字里行间。罗列成行。(2) 兄弟姐妹的次弟;排行:我行二,你行几?(3) 步行的阵列。(4) 量词。用于成行的东西。【组词】:泪下两行。(5) 某些营业所。【组词】:银行。花行。商行。(6) 行业。【组词】:同行。各行各业。(7)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。【组词】:行棉袄。行几针。(1) 走。【组词】:行走。步行。旅行。行踪。行百里者半九十。行云流水(喻自然不拘泥)。行远自迩。(2) 出外时用的。【组词】:行装。行箧。行李。(3) 流通,传递。【组词】:行销。风行一时。(4) 从事。【组词】:进行。(5) 流动性的,临时性的。【组词】:行商。行营。(6)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。【组词】:行径。品行。言行。操行。行成于思。(7) 实际地做。【组词】:行礼。行医。行文。(8) 可以。【例句】:不学习不行。(9) 能干。【组词】:你真行。(10) 将要。【组词】:行将毕业。(11)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。【例句】:五行(“金”、“木”、“水”、“火”、“土”)。(12) 古诗的一种体裁。【组词】:长歌行。(13) 汉字字体的一种。【组词】:行书。(14) 姓。

基本含义

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、品质和道德修养。

品行的意思

品行 [pǐn xíng]

1. 人品德性。

[conduct;]

品行 引证解释

⒈ 人品德行。

清 周亮工 《书影》卷三:“遐(张遐 )之品行,照耀於一代。”
《老残游记》第三回:“姚云翁 就将阁下学问怎样,品行怎样……説得宫保抓耳挠腮,十分欢喜。”
徐迟 《牡丹》三:“姚黄 一点不知道她爱上的小开的品行怎样。”


国语词典

品行 [pǐn xíng]

⒈ 人的品格和德行。

《儒林外史·第九回》:「一日,三公子向四公子道:『杨执中至今并不来谢,此人品行不同。』」
《红楼梦·第六五回》:「尤二姐道:『我虽标致,却无品行,看来到底是不标致的好。』」

品德 品格 品性 德性 行止 人品 人格


品行的近义词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人品释义:⒈人的品质:人品高尚。⒉人的仪表:人品出众。
    • 2.
      人格释义:⒈个人的道德品质:人格高尚。⒉人的气质、能力、性格等特征的总和:健全的人格。⒊按照法律、道德或其他社会准则应享有的权利或资格:尊重人格。
    • 3.
      品德释义:品质道德:品德高尚。
    • 4.
      品性释义:品质性格:品性敦厚。
    • 5.
      品格释义:⒈品性;品行:品格高尚。 ⒉指文学、艺术作品的质量和风格:他近期和早期的绘画品格迥异。
    • 6.
      德性释义:同“德行”。
    • 7.
      操行释义:品行(多指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)。
    • 8.
      行止释义:⒈行踪:行止无定。⒉举动行为:行止不检。

品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以小人之心,度君子之腹释义:用卑劣的心意去猜测品行高尚的人。
    • 2.
      一房释义:⒈一个房间。《后汉书·文苑传下·侯瑾》:“﹝ 瑾 ﹞常以礼自牧,独处一房,如对严宾焉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六回:“﹝ 尤滋 ﹞见 虞博士 文章品行,就愿拜为弟子,和 虞博士 一房同住,朝夕请教。”丁玲《莎菲女士日记·一月十二日》:“到单独只剩两人在一房时,我的大胆,已经是变得毫无用处了。”⒉指家族的一支。巴金《家》二二:“这个大公馆里如今就只剩下 觉新 这一房人。”⒊犹言一户(人家)。《魏书·宣武帝纪》:“詔兵士 钟离 没落者,復一房田租三年。”《古今小说·滕大尹鬼断家私》:“自从造了大厅大堂,把旧屋空着
    • 3.
      不学好释义:谓品行不端。
    • 4.
      不规矩释义:不端行为;不正派举止;粗鲁表现;品行不良。
    • 5.
      丧伦败行释义:丧:丧失;伦:人伦;败:败坏;行:品行。丧失了人伦,败坏了品行。
    • 6.
      事行释义:⒈事迹。⒉行为;品行。⒊行事,做事。⒋指社会伦理关系。
    • 7.
      人以群分释义:人按照其品行、爱好而形成团体,因而能互相区别。指好人总跟好人结成朋友,坏人总跟坏人聚在一起。
    • 8.
      人淡如菊释义:形容人的品行、性格就像菊花一样淡泊。 形容人的品行、性格就像菊花一样淡泊语出唐代司空图的《二十四诗品》中的《典雅》——玉壶买春,赏雨茅屋,坐中佳士,左右修竹,白云初晴,幽鸟相逐,眠琴绿荫,上有飞瀑。
    • 9.
      以小人之心释义:指拿卑劣的想法去推测正派人的心思。小人:指道德品质不好的人;度:推测;君子:旧指品行高尚的人。
    • 10.
      优秀释义:(品行、学问、成绩等)非常好:优秀作品。成绩优秀。
    • 11.
      佳士释义:品行或才学优良的人。
    • 12.
      保识释义:谓署名担保某一将被擢用者的品行。
    • 13.
      信行释义:⒈诚实守信的品行。 ⒉谓诚实守信。
    • 14.
      修廉释义:品行廉洁。
    • 15.
      全行释义:品行完美无缺。亦指完美无缺的品行。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归心》:“以诗礼之教格朝廷之人,略无全行者。”《南史·沉约传》:“时海内大乱,兵革并起,经术废弛,士少全行。”
    • 16.
      公道正派释义:所谓“公道”,就是公平、客观、合理,遵循事物发展和人类社会关系中的基本法则,尊重事物的本来面目;所谓“正派”,就是作风、品行要规矩、光明、严谨,要符合社会大众的道德意识、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。
    • 17.
      六正释义:⒈春秋 晋 统帅三军的六卿。 《左传·襄公二五年》:“自六正、五吏、三十帅、三军之大夫、百官之正长、师旅及处守者,皆有赂。”杜预 注:“三军之六卿。”孔颖达 疏:“三军将佐有六,与六正数同,故以六正为六卿也。”⒉臣子对国君之六种正当的品行。汉 刘向《说苑·臣术》:“故人臣之行,有六正六邪,行六正则荣,犯六邪则辱……何谓六正六邪?六正者,一曰萌芽未动,形兆未见,昭然独见存亡之几,得失之要,预禁乎不然之前,使主超然立乎显荣之处,天下称孝焉,如此者圣臣也。二曰虚心尽意,进善通道,勉主以礼义,论主以长策,将顺其美
    • 18.
      冬日姓释义:源于嬴姓,出自春秋时期晋国上卿赵衰,属于以先祖品行称谓为氏。
    • 19.
      冰鲜释义:⒈洁白光亮。⒉比喻品行高洁。⒊冷藏的鱼鲜。
    • 20.
      冲操释义:谦虚的品行。

品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以小人之心,度君子之腹释义:用卑劣的心意去猜测品行高尚的人。
    • 2.
      一房释义:⒈一个房间。《后汉书·文苑传下·侯瑾》:“﹝ 瑾 ﹞常以礼自牧,独处一房,如对严宾焉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六回:“﹝ 尤滋 ﹞见 虞博士 文章品行,就愿拜为弟子,和 虞博士 一房同住,朝夕请教。”丁玲《莎菲女士日记·一月十二日》:“到单独只剩两人在一房时,我的大胆,已经是变得毫无用处了。”⒉指家族的一支。巴金《家》二二:“这个大公馆里如今就只剩下 觉新 这一房人。”⒊犹言一户(人家)。《魏书·宣武帝纪》:“詔兵士 钟离 没落者,復一房田租三年。”《古今小说·滕大尹鬼断家私》:“自从造了大厅大堂,把旧屋空着
    • 3.
      不学好释义:谓品行不端。
    • 4.
      不规矩释义:不端行为;不正派举止;粗鲁表现;品行不良。
    • 5.
      丧伦败行释义:丧:丧失;伦:人伦;败:败坏;行:品行。丧失了人伦,败坏了品行。
    • 6.
      事行释义:⒈事迹。⒉行为;品行。⒊行事,做事。⒋指社会伦理关系。
    • 7.
      人以群分释义:人按照其品行、爱好而形成团体,因而能互相区别。指好人总跟好人结成朋友,坏人总跟坏人聚在一起。
    • 8.
      人淡如菊释义:形容人的品行、性格就像菊花一样淡泊。 形容人的品行、性格就像菊花一样淡泊语出唐代司空图的《二十四诗品》中的《典雅》——玉壶买春,赏雨茅屋,坐中佳士,左右修竹,白云初晴,幽鸟相逐,眠琴绿荫,上有飞瀑。
    • 9.
      以小人之心释义:指拿卑劣的想法去推测正派人的心思。小人:指道德品质不好的人;度:推测;君子:旧指品行高尚的人。
    • 10.
      优秀释义:(品行、学问、成绩等)非常好:优秀作品。成绩优秀。
    • 11.
      佳士释义:品行或才学优良的人。
    • 12.
      保识释义:谓署名担保某一将被擢用者的品行。
    • 13.
      信行释义:⒈诚实守信的品行。 ⒉谓诚实守信。
    • 14.
      修廉释义:品行廉洁。
    • 15.
      全行释义:品行完美无缺。亦指完美无缺的品行。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归心》:“以诗礼之教格朝廷之人,略无全行者。”《南史·沉约传》:“时海内大乱,兵革并起,经术废弛,士少全行。”
    • 16.
      公道正派释义:所谓“公道”,就是公平、客观、合理,遵循事物发展和人类社会关系中的基本法则,尊重事物的本来面目;所谓“正派”,就是作风、品行要规矩、光明、严谨,要符合社会大众的道德意识、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。
    • 17.
      六正释义:⒈春秋 晋 统帅三军的六卿。 《左传·襄公二五年》:“自六正、五吏、三十帅、三军之大夫、百官之正长、师旅及处守者,皆有赂。”杜预 注:“三军之六卿。”孔颖达 疏:“三军将佐有六,与六正数同,故以六正为六卿也。”⒉臣子对国君之六种正当的品行。汉 刘向《说苑·臣术》:“故人臣之行,有六正六邪,行六正则荣,犯六邪则辱……何谓六正六邪?六正者,一曰萌芽未动,形兆未见,昭然独见存亡之几,得失之要,预禁乎不然之前,使主超然立乎显荣之处,天下称孝焉,如此者圣臣也。二曰虚心尽意,进善通道,勉主以礼义,论主以长策,将顺其美
    • 18.
      冬日姓释义:源于嬴姓,出自春秋时期晋国上卿赵衰,属于以先祖品行称谓为氏。
    • 19.
      冰鲜释义:⒈洁白光亮。⒉比喻品行高洁。⒊冷藏的鱼鲜。
    • 20.
      冲操释义:谦虚的品行。

品行造句

1.爸爸品行端正,从来不搞歪门邪道。

2.因为他一向品行良好,说他有贪污行为,就使人疑信参半了。

3.我们要求大家品行端正,就是要各位防意如城,防堵任何邪念产生。

4.他的恶劣品行已发展到不可救药的地步。

5.品行恶劣,难怪大家会群起而攻之,他这是咎由自取。

6.他平时的品行这样好,竟也作出这种坏事来,真是让人始料不及。

7.他善于察言观色,了解一个人的品行和内心。

8.名利终究是身外之物,一个人的品行才是要紧的。

9.门当户对,品行相近,年龄相仿,是最完美的婚姻。

10.无论就品行还是就技术而言,他们两人都不相上下。

11.荷叶有着不求利,不争名,一直默默付出的品行,它就是我最喜爱的植物,不论别人怎么说,它永远都是我最喜欢的植物。

12.我们应该使自己具有良好的品行

13.我们要求大家品行端正,就是要各位防意如城,防堵任何邪念產生。

14.女人对比她丑陋的女人的相貌绝不吝啬赞美,对比她漂亮的女人的品行也绝不吝啬挑剔。

15.善良是品行的天平,失去它品行就会失衡。

16.您的音容笑貌,时时闪现在我的眼前;您是品行人格,永远珍藏在我记忆的深处。

17.说明你朋友的朋友要么不成熟,要么品行不够好,当然也可能是开玩笑,不过这玩笑未免太冷了。

18.因此,想要让孩子有良好的品行,家庭教育才是关键,老师无能为力。

19.书籍为我们充实精神,滋润我们的心灵,养育我们的品行

20.不管考得有没有你好,反正我在品行上已经超出你一大截了。

品行(pinxing)近音词(最多显示15个)

品行是什么意思 品行读音 怎么读 品行,拼音是pǐn xíng,品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品行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