断魂 [duàn hún]
1. 灵魂从肉体离散,指爱得很深或十分苦恼、哀伤。
例看山欲断魂。
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——唐·杜牧《清明》
英[be overwhelmed with sorrow or joy; feel like a lost soul;]
断魂 引证解释
⒈ 销魂神往。形容一往情深或哀伤。
引唐 宋之问 《江亭晚望》诗:“望水知柔性,看山欲断魂。”
明 梁辰鱼 《浣纱记·演舞》:“难消受花间数巡,怎禁得灯前常近,一声声怨分离欲断魂。”
清 龚自珍 《摸鱼儿·乙亥六月留别新安作》词:“问馆阁梅花,谁家公子,来咏断魂句?”
何其芳 《忆昔》诗:“凛然大义何明灿,令我无言欲断魂。”
自注:“断魂,旧诗词中有一往情深之意,此处指异常感动。”
⒉ 离开躯体的灵魂。
引清 洪昇 《长生殿·冥追》:“荡悠悠一缕断魂,痛察察一条白练香喉锁。”
国语词典
断魂 [duàn hún]
⒈ 非常惆怅、悲哀,好像失去魂魄的样子。
引唐·杜牧〈清明〉诗:「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」
断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- 1.
冬郎释义:唐 代诗人 韩偓 的小名。 宋 钱易《南部新书》乙:“韩偓,即 瞻 之子也,兄 仪。瞻 与 李义山 同年集中谓之 韩冬郎 是也。故题 偓 云:‘七岁裁诗走马成。’冬郎,偓 小名。偓,字 致光。”清 纳兰性德《填词》诗:“冬郎 一生极憔悴,判与 三閭 共醒醉。”郁达夫《盛夏闲居读唐宋以来各家诗仿渔洋例成诗八首·吴梅村》:“冬郎 忍创香奩格,红粉青衫总断魂。”
- 2.
圜门释义:圆门。狱门。清 吴兆骞《闰三月朔日将赴辽左留别吴中诸故人》诗:“身婴木索入圜门,白日阴沉欲断魂。”清 王士禛《池北偶谈·谈故二·朝鲜疏》:“金墉十年,内外隔絶,圜门棘户,穴通饮食。”
- 3.
帡覆释义:庇护。清 洪昇《长生殿·尸解》:“谢经年护持,保全枯朽,更断魂落魄蒙帡覆。”
- 4.
报雠释义:亦作“报仇”。采取行动打击仇敌。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必报讎,寧事戎狄。”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今 智伯 知我,我必为报讎而死。”唐 高适《邯郸少年行》:“千场纵博家仍富,几处报讎身不死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四六回:“这一辈子也跳不出他的手心去,终久要报仇。”老舍《断魂枪》:“到了客栈,他心中直跳,唯恐 沙老师 不在家,他急于报仇。”
- 5.
柘馆释义:⒈汉 上林苑 中嫔妃所居之馆。汉 班倢伃《自悼赋》:“痛 阳禄 与 柘舘 兮,仍繦褓而离灾。”北周 庾信《伤心赋》:“未设桑弧,先空 柘舘。”⒉泛指内宫。南朝 陈 徐陵《<玉台新咏>序》:“既而椒房宛转,柘馆阴岑,絳鹤晨严,铜蠡昼静。”元 方夔《四时词》之四:“手捻梅花暗断魂,十年柘舘未承恩。”
- 6.
梦断魂劳释义:睡梦中也在思想着,弄得神魂不宁。亦作“梦断魂消”。
- 7.
洒鞋释义:⒈即靸鞋。 拖鞋。⒉即靸鞋。鞋帮纳得很密,前脸较深,上面缝着皮梁或三角形皮子的布鞋。老舍《断魂枪》:“他们打扮的得像个样儿,至少得有条青洋绉裤子,新漂白细市布的小褂,和一双鱼鳞洒鞋。”《体育报》24:“只见 王五 身着青绸紧身棉袄,薄绸灯笼裤,辫子缠顶,外扎英雄巾,宽带束腰,脚上两道脸密针纳过的洒鞋。”
- 8.
目断魂销释义:目断:竭尽目力所见。指竭尽目力也看不见,因而内心十分悲痛。形容因离别而十分伤心。亦作“目断魂消”。
- 9.
螭魅释义:亦作“螭鬽”。传说山林中害人的怪物。亦喻各种坏人。螭,通“魑”。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:“流四凶族 浑敦、穷奇、檮杌、饕餮,投诸四裔,以御螭魅。”杜预 注:“螭魅,山林异气所生,为人害者。”陆德明 释文:“魅,亡备切。《説文》作‘鬽’,云:‘老精物也。鬽,或从未。’”杨伯峻 注:“螭魅,古人幻想中之怪物能为人害者。”晋 陆机《挽歌诗》之二:“寿堂延螭魅,虚无自相宾。”章炳麟《狱中闻沉禹希见杀》诗:“螭鬽羞争焰,文章总断魂。”
- 10.
魂断释义:⒈犹断魂。 形容极其悲伤或激动。⒉指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