断鸿 [duàn hóng]
1. 失群的孤雁。
3. 比喻零散的诗篇。
断鸿 引证解释
⒈ 失群的孤雁。
引唐 李峤 《送光禄刘主簿之洛》诗:“背櫪嘶班马,分洲叫断鸿。”
宋 何薳 《春渚纪闻·瓦缶冰花》:“次日又成寒林满缶,水村、竹屋,断鸿翘鷺,宛如图画远近景者。”
清 曹寅 《禁中见月感赋》:“香凝画省眠饥凤,梦隔寒云数断鸿。”
⒉ 比喻零散的诗篇。
引姚锡钧 《论诗绝句》之十七:“笠云 诗学 黄双井,老骨秋筋絶可怜。一集梁园 秋草 后,断鸿零雁仗谁传。”
断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- 1.
丁方释义:四方。苏曼殊《断鸿零雁记》第二十章:“余视此楼颇广,丁方可数丈。”《花城》1981年第4期:“长期以来,由于局促在一个丁方不够百呎的小房间,为了省地方……不得不把睡床向一列窗户边横摆着。”
- 2.
乳媪释义:乳母。《梁书·袁昂传》:“父 顗 ……事败诛死,昂 时年五岁,乳媪携抱,匿于 庐山。”《新唐书·元德秀传》:“初,兄子襁褓丧亲,无资得乳媪,德秀 自乳之。”清 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十五:“中宗 守岁,以皇后乳媪配 竇从 一,诵《却扇诗》数首。”苏曼殊《断鸿零雁记》第二章:“及至厅事,则赫然余乳媪在焉。”
- 3.
佳朕释义:佳兆,好的征兆。 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罗刹海市》:“自奉裳衣,似有佳朕,烦君命名。”苏曼殊《断鸿零雁记》第五章:“江村寒食,风雨飘忽,余举目四顾,心怦然动,窃揣如斯景物,殆非佳朕。”
- 4.
冲幼释义:亦作“冲幼”。年幼。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:“成帝 初崩,於时嗣君未定,何 欲立嗣子,庾 及朝议以外寇方强,嗣子冲幼,乃立 康帝。”《周书·李贤传》:“朕昔冲幼,爰寓此州。”苏曼殊《断鸿零雁记》第二七章:“余诚冲幼,竟敢将阿姨、阿母残年期望,付诸 沧渤。”
- 5.
啓舷释义:谓开船。苏曼殊《断鸿零雁记》第七章:“舟於正午启舷,孺子珍重。”
- 6.
墟期释义:犹墟日。 苏曼殊《断鸿零雁记》第二章:“天乎!使此微虫早落吾手,待邻村墟期,必得善价。”许杰《墟期》:“这是一九四○年五月中间的 东庆 墟的一个墟期。”
- 7.
嫋娜释义:⒈细长柔美貌。南朝 梁简文帝《赠张缵》诗:“洞庭 枝嬝娜,澧浦 叶参差。”唐 白居易《柳枝》诗:“两枝杨柳小楼中,嫋娜多年伴醉翁。”元 武汉臣《玉壶春》第一折:“他生的身躯嬝娜真堪美。”清 孙枝蔚《秋柳》诗:“嫋娜曾几时,忽如女失宠。”苏曼殊《断鸿零雁记》第十章:“倏忽见一女郎,擎茶具,作淡装出,嬝娜无伦。”⒉摇曳。唐 杜甫《桔柏渡》诗:“连笮动嫋娜,征衣颯飘颻。”清 包世臣《艺舟双楫·述书下》:“勒笔右行,舖平笔锋,尽力开散而急发也。后人或尚兰叶之势,波尽处犹嫋娜再三,斯可笑矣。”
- 8.
怡魂释义:使精神愉快。清 龚自珍《能令公少年行》序:“酒酣歌之,可以怡魂而泽颜焉。”苏曼殊《断鸿零雁记》第十一章:“山光照眼,花鸟怡魂。”
- 9.
悲哽释义:亦作“悲梗”。悲伤哽咽。《隋书·虞世基传》:“世基 食輒悲哽,不能下。”唐 崔橹《过蛮溪渡》诗:“身随远道徒悲梗,诗卖明时不值钱。”宋 陆游《跋<朝制要览>》:“先君捐舘舍三十有四年,统得此於故庐,伏读悲哽,敬识卷末。”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鸦头》:“王 泫然悲哽。”苏曼殊《断鸿零雁记》第二七章:“法忍 闻余言……以悲梗之声,百端解慰。”沙汀《淘金记》八:“她的声调带点悲哽,她的眼睛已经润湿了。”
- 10.
慧秀释义:聪明。 侯生《哀江南》:“启文化於三千一百餘年以前,划 扬子江 一千二百餘里之流域,物产丰富,人民慧秀,为 支那 各省之冠者,非我 江 南耶!”苏曼殊《断鸿零雁记》第十二章:“慧秀孤标,好女子也。”
- 11.
村竖释义:村童。 指粗俗的年轻人。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一》:“怪村竖那得作此语,凝思欲问,则笠影出没杉檜间,已距半里许矣。”苏曼殊《断鸿零雁记》第四章:“余聆其言,心念彼女慧甚,无村竖态。”
- 12.
沈默寡言释义:性情沉静,很少说话。《新唐书·梁崇义传》:“﹝ 梁崇义 ﹞后为羽林射生,事 来瑱,沉默寡言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二六回:“我见你向来都是沉默寡言的,难得今天这样,你只常常如此便好。”亦作“沉静寡言”。元 刘祁《归潜志》卷五:“﹝ 聂元吉 ﹞弱冠擢第,沉静寡言,不妄交,入官以谨愿自守。”苏曼殊《断鸿零雁记》第二三章:“道师沉静寡言,足以壮山门风范,能起十方宗仰。”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二章:“可是表面上她却依然对一切都淡漠,依旧沉默寡言。”
- 13.
沧渤释义:东海 和 渤海。泛指大海。苏曼殊《断鸿零雁记》第二七章:“余诚冲幼,竟敢将阿姨、阿母残年期望,付诸 沧 渤。”
- 14.
溟蒙释义:⒈亦作“溟蒙”。小雨貌。元 张昱《船过临平湖》诗:“只因一霎溟濛雨,不得分明看好山。”苏曼殊《断鸿零雁记》第四章:“余方独行前村,天忽阴晦,小雨溟濛,沾余衣袂。”⒉昏暗;模糊不清。南朝 梁 沉约《八咏诗·被褐守山东》:“上瞻既隐軫,下睇亦溟濛。”《周书·刘璠传》:“縈回兮琐散,暠皓兮溟濛。”唐 郑谷《送许棠先辈之官泾县》诗:“芜湖 春荡漾,梅雨昼溟濛。”明 王韦《阁试春阴诗》:“曙光溟濛露华满,轻云阁日天沉沉。”苏曼殊《断鸿零雁记》第十六章:“余在月色溟濛之下,凝神静观其脸,横云斜月,殊胜端丽。”阿英《敌
- 15.
畏敬释义:尊敬;敬重。 《礼记·大学》:“﹝人﹞之其所畏敬而辟焉……之其所敖惰而辟焉,故好而知其恶、恶而知其美者,天下鲜矣。”《旧唐书·辅公祏传》:“初,伏威 与 公祏 少相爱狎,公祏 年长,伏威 每兄事之,军中咸呼为伯,畏敬与 伏威 等。”苏曼殊《断鸿零雁记》第十五章:“静子 慧骨天生,一时无两,寧不令人畏敬?”
- 16.
皇然释义:⒈堂皇正大貌;正经貌。清 龙启瑞《致曾涤笙侍郎书》:“当受牛羊之时,何不皇然自谢其不敏也。”苏曼殊《断鸿零雁记》第二一章:“二品加衔四品阶,皇然緑轿四人抬。”臧克家《京华练笔三十年》:“我写了……两篇短论,尖锐地表示了个人意见,锋利地讥讽那些毫无独立见解而庞然皇然的大块文章。”⒉惶恐貌。皇,通“惶”。清 魏源《<圣武记>叙》:“故昔帝王处蒙业久安之世,当涣汗大号之日,必虩然以军令飭天下之人心,皇然以军事军食延天下之人材。”茅盾《过年》:“他皇然四顾,似乎要找个地方逃避,又像是压根儿没有听明白那人说的是什么
- 17.
稚昧释义:亦作“稺昧”。亦作“穉昧”。幼稚无知;年幼愚昧。唐 韩愈《袁氏先庙碑》:“今祭,既不荐金石音声,使工歌诗,载烈象容,其奚以飭稚昧於长久。”清 刘大櫆《章大家略》:“櫆 时虽穉昧,见言之哀,亦知从傍泣。”清 吴定《答鲍生桂星书》:“乡者僕方穉昧,不自度德薄才庸,奋然以继 鲁、邹、洛、闽 之传自任,其志岂小哉!”苏曼殊《断鸿零雁记》第十二章:“此实出诸不得已之苦衷,望慈母恕儿穉昧。”
- 18.
稚弟释义:幼弟;年小的弟弟。唐 韩愈《殿中少监马君墓志铭》:“始余初冠,应进士贡,在京师,穷不自存,以故人稚弟,拜 北平王 於马前。”苏曼殊《断鸿零雁记》第十二章:“果阿姊见枉寒舍,俾稚弟朝夕得侍左右。”
- 19.
综览释义:总观;通览。《文选·潘岳<杨仲武诔>》:“子以妙年之秀,固能综览义旨,而轨式模范矣。”李周翰 注:“综,犹总也。”《晋书·儒林传·韦謏》:“雅好儒学,善著述,於羣言祕要之义,无不综览。”苏曼殊《断鸿零雁记》第三章:“后此夫人综览季世,渐入浇漓,思携尔託根上国。”孙犁《秀露集·耕堂读书记一》:“综览 陈寿 所记,诸葛亮 的一生,功劳固然很大,失败和无能为力之处也不少。”
- 20.
黑风释义:⒈暴风;狂风。 《魏书·元叉传》:“元叉 本名 夜叉,弟 罗 实名 罗刹,夜叉、罗刹,此鬼食人,非遇黑风,事同飘堕。”唐 杜牧《大雨行》:“东垠黑风驾海水,海水卷上天中央。”苏曼殊《断鸿零雁记》第二六章:“迨余等将睡,忽而黑风暴雨遽作。”⒉妖风;歪风。柳青《狠透铁》:“一股黑风笼罩了小小的 水渠村,从一九四九年解放起一直奔波到高级合作化的共产党员,在村里没威信了。”刘亚舟《幸运儿》第三部十二:“所谓‘反击右倾翻案风’的黑风,飞沙走石地刮起来。”⒊谣言。华山《远航集·头顶露青天》:“黑风三天松,两天紧,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