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礼 [shī lǐ]
1. 《诗经》和《礼经》,封建社会读书人必读的书。
英[ The Book of Songs and The Book of Rites; ]
2. 旧时常用来称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。
例诗礼之家。
英[ cultured; ]
诗礼 引证解释
⒈ 指《诗经》和《三礼》。泛指儒家经典。
引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儒以《诗》《礼》发冢。”
唐 王建 《送于丹移家洺州》诗:“《诗》《礼》不外学,兄弟相攻研。”
清 谭嗣同 《延年会叙》:“更若为戏於叶子,丐灵於五木,诗礼之儒俯儕博徒,搢绅之贤乃类争夺。”
国语词典
诗礼 [shī lǐ]
⒈ 诗经与三礼。唐·王建〈送于丹移家洺州〉诗:「诗礼不外学,兄弟相攻研。」因诗礼为儒者所肄习,故用来比喻读书人。。
引《北史·卷五五·平鉴传》:「受学于徐遵明,受诗礼于弘农杨文懿。」
例如:「诗礼之人」、「诗礼之家」
诗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- 1.
丝麻释义:⒈丝与麻。 《左传·成公九年》:“《诗》曰:‘虽有丝麻,无弃菅蒯。’”《管子·轻重丁》:“大秋,甲兵求缮,弓弩求弦,谨丝麻之谢,物且为之举。”⒉用以比喻头绪纷繁。宋 周密《齐东野语·杭学游士聚散》:“呜呼时事如丝麻,食肉者口徒咿哇,鬼蜮空含射影沙。”⒊治丝绩麻。旧指女工之事。《礼记·昏义》:“以成丝麻布帛之事,以审守委积盖藏。”明 宋濂《故胡母欧阳夫人墓志铭》:“诗礼丝麻,如承平时,夫人之力居多。”
- 2.
全行释义:品行完美无缺。亦指完美无缺的品行。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归心》:“以诗礼之教格朝廷之人,略无全行者。”《南史·沉约传》:“时海内大乱,兵革并起,经术废弛,士少全行。”
- 3.
弥久释义:长久;愈久。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上操约省之分,下效易为之功,是以君臣弥久而不相猒。”《后汉书·董卓传》:“掌戎十年,士卒大小相狎弥久,恋臣畜养之恩,为臣奋一旦之命。”明 宋濂《莆田林氏重建先祠记》:“林 氏子若孙亦世擢进士第,克守诗礼之训,弥久而弥光。”
- 4.
笄年释义:谓女子成年。唐 王韫秀《寄姨妹》诗:“笄年解笑鸣机妇,耻见 苏秦 富贵时。”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高祖纪五》:“癸丑,长安公主 薨,帝之长女也,笄年降於駙马 杨承祚,帝悼惜之甚,輟视朝二日,追赠 秦国公主。”《宋史·理宗纪三》:“福州 陈氏,笄年守志,寿逾九袠,詔旌表其门。”清 叶廷琯《守海盐县主簿王顼妻墓志铭》:“夫人少习诗礼,长善笔札。自孩提至笄年,不履堂閾。”
- 5.
诗礼发冢释义:诗礼发冢,汉语词语,发音为shī lǐ fà zhǒng。出自《庄子·外物》。原意为讽刺儒家倡导仁义的虚伪性,现指讽刺口是心非、言行不一的伪君子。
- 6.
诗礼释义:⒈《诗经》和《礼经》,封建社会读书人必读的书⒉旧时常用来称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⒊诗礼之家⒋指《诗经》和《三礼》。泛指儒家经典。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儒以《诗》《礼》发冢。” 唐 王建 《送于丹移家洺州》诗:“《诗》《礼》不外学,兄弟相攻研。” 清 谭嗣同 《延年会叙》:“更若为戏於叶子,丐灵於五木,诗礼之儒俯儕博徒,搢绅之贤乃类争夺。”
- 7.
贤嗣释义:贤良的后代。宋 洪适 《祭陈安抚父文》:“ 季祉 贤嗣,诗礼饱闻,拾芥巍科,颺声荣路。” 明 刘基 《父永嘉郡公诰》:“士有厚德而立报,虽不在其身,必有贤嗣而得时,足以大其后。” 清 查慎行 《长寿庵坐湛庵禅师方丈听谈石公旧事》诗:“贤嗣真龙象,千钧独力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