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事例 事例的意思
shì

事例

简体事例
繁体
拼音shì lì
注音ㄕˋ ㄌㄧˋ
结构AB式
字数2字词语

拆字解意

shì,(1)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。【组词】:事情。事件。事业。(2) 变故。【例句】:事故(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,如工作中的死伤等)。事端。(3) 职业。【例句】:谋事(指找职业)。(4) 关系和责任。【例句】:你走吧,没你的事了。(5) 办法。【例句】:光着急也不是事儿,还得另找出路。(6) 做,治。【组词】:不事生产。无所事事。(7) 服侍。【组词】:事父母。

lì,(1) 可以做依据的事物。【组词】:例证。例题。举例。例句。例如。(2) 规定。【例句】:例外(不按规定的,和一般情况不同的)。体例。凡例。条例。破例。发凡起例。(3) 按规定的,照成规进行的。【组词】:例会。例假。例行公事。(4) 调查或统计时指合于某种条件的具有代表性的事情。【组词】:事例。病例。案例。

基本含义

具体的事情或事件。

事例的意思

事例 [shì lì]

1. 有代表性的,可以作为例子的事情。

典型事例。

[example; instance;]

事例 引证解释

⒈ 成例,可以作为依据的前事。

《南史·褚彦回传》:“彦回 让司徒,乃与僕射 王俭 书,欲依 蔡謨 事例。”
明 张居正 《拟日讲仪注疏》:“﹝臣﹞查得先朝事例,非遇大寒大暑,不輟讲读。”

⒉ 具有代表性的、可以作例子的事情。

明 顾起元 《客座赘语·于忠肃公神道碑》:“此可为作文避讳者增一事例。”
秦牧 《艺海拾贝·核心》:“从上面这些事例看来,可以说任何事物都有它的‘核’。”


国语词典

事例 [shì lì]

⒈ 可做为依据的先例。

《南史·卷二八·褚裕之传》:「彦回让司徒,乃与仆射王俭书,欲依蔡谟事例。」


事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上挂下联释义:比喻向上下追查,扩大牵涉面。 出处 叶永烈《张春桥传·附录一》:“上挂下联,审查面越来越宽,打击面越来越大。”事例 上挂下联,审查面越来越宽,打击面越来越大。
    • 2.
      严察释义:⒈严厉苛察。《北齐书·彭城景思王浟传》:“武定 六年,出为 沧州 刺史,为政严察,部内肃然。”《南史·侯安都传》:“文帝 性严察,深衔之。”明 姚士粦《见只编》卷上:“人言此变始於尅餉,及为详询,其説不然,特此公过於严察耳。”⒉严格察查。《清会典事例·刑部·刑律断狱》:“严察拘拏,照例治罪。”
    • 3.
      个例释义:个别的、特殊的事例:此类造假现象,绝非个例。
    • 4.
      个儿钱释义:清 制,兑领南方八省漕米时,给付各仓经纪或仓役的钱。《清会典事例·户部·仓庾》:“嘉庆 五年奏准,通州 石坝,额设经纪一百名,接运八省漕粮,交米一石,例给箇儿钱二十二文。”《清会典事例·户部·仓庾》:“嘉庆 二十四年諭,大通桥 车户承运漕粮,所领脚价,向应扣出津贴各仓箇儿钱,以为桥坝公用。”
    • 5.
      个案释义:个别的、特殊的案件或事例:个案处理。
    • 6.
      举例论证释义:举例论证,是指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。通过列举典型事例,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,增强了说服力。
    • 7.
      义例释义:⒈阐明义理的事例。⒉著书的主旨和体例。
    • 8.
      了楼释义:即望楼。《清会典事例·工部·各省营房三》:“巖子河、青苔店、黄山新集、尚市店、三道河、万家店 等六处塘房,各建官厅三间……瞭楼一座,烟墩五座。”参见“望楼”。
    • 9.
      争引释义:援引事例以谏诤。争,通“諍”。
    • 10.
      事例释义:具有代表性的、可以做例子的事情:结合实际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。
    • 11.
      互斥释义:⒈互相排斥。⒉互相排斥的行为或事例。⒊火成岩结晶时在两种物质平衡的条件下,一种成分因另一种的存在而受排斥。
    • 12.
      保题释义:向上推荐,以使其得到提拔任用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三九回:“那少保便将修城一事,批了下来:责成 萧云仙 用心经理,候城工完竣之后,另行保题议叙。”《清会典事例·吏部·满洲铨选》:“嘉庆 六年议准,刑部司员各缺,仍照旧例。如有三缺,二咨吏部銓选,一留本部保题。”
    • 13.
      先例释义:已有的事例:史无先例。
    • 14.
      公例释义:⒈一般的规律。⒉一般的可作为根据的事例。
    • 15.
      关支释义:领取。《京本通俗小说·菩萨蛮》:“都管领钧旨,自去关支银两,买办什物,打点完备。”明 刘若愚《酌中志·内臣职掌纪略》:“﹝御前作﹞专管营造龙牀、龙桌、箱、柜之类,合用漆布、桐油、银硃等件,奏准于甲字库关支。”《清会典事例·户部九七·公主以下及额驸俸禄》:“从前 和敬固伦公主,虽係在京居住,而俸银缎疋,仍照外藩之例支领,年久未便裁减,仍许照旧关支。”
    • 16.
      分烟析産释义::“周善腾 想:‘现在社会上因分家析产引起矛盾激化的事例很多,这起纠纷若不及时解决,后果不堪设想。’”
    • 17.
      创例释义:谓首创之事例。清 叶廷琯《吹网录·陈夫人年谱》:“考之往古,妇人未有以年谱传者。昌文 此作,不知所本,似是创例。”范文澜 蔡美彪 等《中国通史》第三编第三章第一节:“梁 唐 两朝的几个皇帝,靠武力劫夺地位,这是军阀本色,倒也不算创例。”
    • 18.
      创迹释义:首创事例。
    • 19.
      前例释义:可以供后人援用或参考的事例:史无前例。 这件事情有前例可援。
    • 20.
      北贝释义:清 时科举,北闱乡试硃卷,以满、蒙编“满”字号,汉军编“合”字号,贡监生编“皿”字号,直隶 编“贝”字号;又以南、北省人编为南、北、中三类。 所以 直隶省 之生员,谓之“北贝”。贝,即“员”之省。参阅《清会典事例·礼部·贡举录送乡试一》。

事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上挂下联释义:比喻向上下追查,扩大牵涉面。 出处 叶永烈《张春桥传·附录一》:“上挂下联,审查面越来越宽,打击面越来越大。”事例 上挂下联,审查面越来越宽,打击面越来越大。
    • 2.
      严察释义:⒈严厉苛察。《北齐书·彭城景思王浟传》:“武定 六年,出为 沧州 刺史,为政严察,部内肃然。”《南史·侯安都传》:“文帝 性严察,深衔之。”明 姚士粦《见只编》卷上:“人言此变始於尅餉,及为详询,其説不然,特此公过於严察耳。”⒉严格察查。《清会典事例·刑部·刑律断狱》:“严察拘拏,照例治罪。”
    • 3.
      个例释义:个别的、特殊的事例:此类造假现象,绝非个例。
    • 4.
      个儿钱释义:清 制,兑领南方八省漕米时,给付各仓经纪或仓役的钱。《清会典事例·户部·仓庾》:“嘉庆 五年奏准,通州 石坝,额设经纪一百名,接运八省漕粮,交米一石,例给箇儿钱二十二文。”《清会典事例·户部·仓庾》:“嘉庆 二十四年諭,大通桥 车户承运漕粮,所领脚价,向应扣出津贴各仓箇儿钱,以为桥坝公用。”
    • 5.
      个案释义:个别的、特殊的案件或事例:个案处理。
    • 6.
      举例论证释义:举例论证,是指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。通过列举典型事例,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,增强了说服力。
    • 7.
      义例释义:⒈阐明义理的事例。⒉著书的主旨和体例。
    • 8.
      了楼释义:即望楼。《清会典事例·工部·各省营房三》:“巖子河、青苔店、黄山新集、尚市店、三道河、万家店 等六处塘房,各建官厅三间……瞭楼一座,烟墩五座。”参见“望楼”。
    • 9.
      争引释义:援引事例以谏诤。争,通“諍”。
    • 10.
      事例释义:具有代表性的、可以做例子的事情:结合实际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。
    • 11.
      互斥释义:⒈互相排斥。⒉互相排斥的行为或事例。⒊火成岩结晶时在两种物质平衡的条件下,一种成分因另一种的存在而受排斥。
    • 12.
      保题释义:向上推荐,以使其得到提拔任用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三九回:“那少保便将修城一事,批了下来:责成 萧云仙 用心经理,候城工完竣之后,另行保题议叙。”《清会典事例·吏部·满洲铨选》:“嘉庆 六年议准,刑部司员各缺,仍照旧例。如有三缺,二咨吏部銓选,一留本部保题。”
    • 13.
      先例释义:已有的事例:史无先例。
    • 14.
      公例释义:⒈一般的规律。⒉一般的可作为根据的事例。
    • 15.
      关支释义:领取。《京本通俗小说·菩萨蛮》:“都管领钧旨,自去关支银两,买办什物,打点完备。”明 刘若愚《酌中志·内臣职掌纪略》:“﹝御前作﹞专管营造龙牀、龙桌、箱、柜之类,合用漆布、桐油、银硃等件,奏准于甲字库关支。”《清会典事例·户部九七·公主以下及额驸俸禄》:“从前 和敬固伦公主,虽係在京居住,而俸银缎疋,仍照外藩之例支领,年久未便裁减,仍许照旧关支。”
    • 16.
      分烟析産释义::“周善腾 想:‘现在社会上因分家析产引起矛盾激化的事例很多,这起纠纷若不及时解决,后果不堪设想。’”
    • 17.
      创例释义:谓首创之事例。清 叶廷琯《吹网录·陈夫人年谱》:“考之往古,妇人未有以年谱传者。昌文 此作,不知所本,似是创例。”范文澜 蔡美彪 等《中国通史》第三编第三章第一节:“梁 唐 两朝的几个皇帝,靠武力劫夺地位,这是军阀本色,倒也不算创例。”
    • 18.
      创迹释义:首创事例。
    • 19.
      前例释义:可以供后人援用或参考的事例:史无前例。 这件事情有前例可援。
    • 20.
      北贝释义:清 时科举,北闱乡试硃卷,以满、蒙编“满”字号,汉军编“合”字号,贡监生编“皿”字号,直隶 编“贝”字号;又以南、北省人编为南、北、中三类。 所以 直隶省 之生员,谓之“北贝”。贝,即“员”之省。参阅《清会典事例·礼部·贡举录送乡试一》。

事例造句

1.这一惨痛事例足以使我们引以为戒。

2.老师经常结合典型事例对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。

3.对不起,没有建国后的名人事例,只有外国名人的事例

4.文章列举很多事例,说明色情、暴力影片对青少年的危害。

5.闹翻的事例太多了。身为有经验的我你主动提出和解就行了。往往是一方放不下面子而已。

6.突发脑溢血,却无钱医治的真实事例,感动了许多好心的人,他们纷纷为大学生献出了自己的一片爱心。

7.通过以上事例,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。

8.感谢典型,榜样和先进的事例

9.如果是为了作文的话,背名言远没有看事例来的效果好。

10.妈妈是一本大字典,当你旁徨时,生动的事例为为你照亮前行的路。

11.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,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,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。

12.太多的事例都向我们验证了同一个道理,与品味相拥,才能让读书成为净化灵魂,提升品质,成就事业的方法。

13.掀开中国历史的重重帷幕,一个个发人深省的事例浮出了岁月的烟尘,清晰地昭示着后人。

14.科学家列举了许多事例,说明拯救大自然迫在眉睫。

15.他忠诚宽厚,以鲁迅的事例来慰勉自己,节衣缩食任劳任怨。

16.像这样战胜自然灾害,变歉收年为丰收年的事例,决非仅见于少数地方,而是屡见不鲜的普遍事实。

17.演讲者所举事例张冠李戴,真个贻笑大方。

18.农业和国际关系之间的矛盾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事例

事例(shili)近音词(最多显示15个)

事例是什么意思 事例读音 怎么读 事例,拼音是shì lì,事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事例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