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府 [zhōng fǔ]
1. 内库。唐代府兵编制之一。中医指胃。
中府 引证解释
⒈ 内库。
引《穀梁传·僖公二年》:“如受吾币,而借吾道,则是我取之中府,而藏之外府。”
《史记·田叔列传》:“鲁王 闻之大慙,发中府钱,使相偿之。”
张守节 正义:“王之财物所藏也。”
宋 梅尧臣 《闵尚衣盗袴》诗:“嗟嗟亦王官,奚自门阀污,中府中纹綾,袖之呼马去。”
⒉ 唐 代府兵编制之一。
引《宋史·尹洙传》:“按 唐 府兵,上府千二百人,中府千人,下府八百人。”
⒊ 中医指胃。
引《素问·离合真邪论》:“调之中府,以定三部。”
张隐庵 集注:“中府,胃府也。”
中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- 1.
中厩释义:亦作“中”。 宫中的车马房。《穀梁传·僖公二年》:“虞 如受吾币而借吾道,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,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。”《汉书·戾太子刘据传》:“发中厩车载射士。”颜师古 注:“中厩,皇后车马所在也。”
- 2.
中府释义:⒈内库。《穀梁传·僖公二年》:“如受吾币,而借吾道,则是我取之中府,而藏之外府。”《史记·田叔列传》:“鲁王 闻之大慙,发中府钱,使相偿之。”张守节 正义:“王之财物所藏也。”宋 梅尧臣《闵尚衣盗袴》诗:“嗟嗟亦王官,奚自门阀污,中府中纹綾,袖之呼马去。”⒉唐 代府兵编制之一。《宋史·尹洙传》:“按 唐 府兵,上府千二百人,中府千人,下府八百人。”⒊中医指胃。《素问·离合真邪论》:“调之中府,以定三部。”张隐庵 集注:“中府,胃府也。”
- 3.
仙人关释义:关隘名。在今 陕西省 凤县 和 甘肃省 徽县 之南。为 渭河 流域通往 四川盆地 的交通要隘。南宋 绍兴 四年(1134年)吴玠 与弟 璘 于此大破 金 兀朮 军,确保 巴蜀。参阅《宋史纪事本末》卷六九、《读史方舆纪要·汉中府·凤县》。
- 4.
军府释义:⒈军中府库。亦用以囚禁俘虏。《左传·成公七年》:“晋 人以 钟仪 归,囚诸军府。”杜预 注:“军藏府也。”杨伯峻 注:“军府,据 杜 注,即军用储藏库,亦用以囚禁战俘。”汉 焦赣《易林·师之蹇》:“武库军府,甲兵所聚。”⒉将帅的府署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崔琰传》:“涿郡 孙礼、卢毓 始入军府。”唐 韩愈《送郑尚书赴南海》诗:“番禺 军府盛,欲説暂停盃。”清 侯方域《重修演武厅事记》:“归 旧有厅,军府将先鳩财焉。”
- 5.
外厩释义:宫外的马舍。《穀梁传·僖公二年》:“如受吾币而借吾道,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,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。”秦 李斯《上秦始皇书》:“必 秦国 之生而后可,则夜光之璧,不饰朝廷……骏良駃騠,不实外厩。”汉 陈琳《为曹洪与魏文帝书》:“夫緑骥垂耳於林埛,鸿雀戢翼於污池,褻之者固以为园囿之凡鸟,外厩之下乘也。”
- 6.
外府释义:⒈古官名。掌国内财货的出纳。《周礼·天官·外府》:“外府掌邦布之入出,以共百物,而待邦之用。”⒉外库。与王室的仓库称内府相对。《穀梁传·僖公二年》:“如受我币,而借吾道,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,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。”汉 刘向《说苑·奉使》:“君赐之外府之裘,则能胜之。”《宋书·武帝纪下》:“财帛皆在外府,内无私藏。”宋 王安石《和吴御史汴渠》诗:“货入空外府,租输陈太仓。东南一百年,寡老无残粻。”⒊外廷所设府署机关。《后汉书·孙程传》:“显(阎显)弟卫尉 景 遽从省中还外府,收兵至 盛德门。”唐 韩
- 7.
子午谷释义:亦省称“子午”。谷名。在今 陕西省 秦岭 山中,为 川 陕 交通要道。据《长安志》载,谷长六百六十里,北口曰子,在 西安府 南百里;南口曰午,在 汉中府 洋县 东一百六十里。
- 8.
孤老院释义:旧时收容贫苦孤独的老年人的机构。 宋 洪迈《夷坚甲志·刘厢使妻》:“金国 兴中府,有 刘厢使 者,汉儿也。与妻年俱四十餘,男女二人,奴婢数辈,一日尽散其奴婢从良,竭家貲建孤老院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三二回:“他昨晚还赖在衙门里,明日再不出,就要讨没脸面。那箇借屋与他住?只好搬在孤老院。”沙汀《代理县长》:“老科长回答道:‘住孤老院还比这鬼衙门强得多!’”
- 9.
庠生释义:科举制度中府、州、县学的生员的别称。
- 10.
斜谷释义:山谷名。 在 陕西省 终南山。谷有二口,南曰 褒,北曰 斜,故亦称 褒斜谷。全长四百七十里。两旁山势峻险。扼 关 陕 而控 川 蜀,古来为兵家必争之地。参阅 清 顾祖禹《读史方舆纪要·陕西五·汉中府》。
- 11.
权府释义:同“权知府”。《宣和遗事》后集:“建炎 二年,金 虏陷 河中府,守臣 席益 先去,权府 郝仲连 力战,死於虏。”
- 12.
盗柄释义:指窃取国家权力。明 沉德符《野获编补遗·科场·命名禁字》:“本朝 正德 初,刘瑾 盗柄时,亦矫詔禁官民名字有天字者,俱更正。”《明史·孙居相传》:“﹝ 天啟 ﹞四年春,召拜兵部右侍郎。其冬,魏忠贤 盗柄,復引疾归。”清 侯方域《南省试策一》:“所谓强者,强於盗柄,强於饰罪。”梁启超《论专制政体有百害于君主而无一利》:“君之与国,截然两途,宫中府中,不同一体……外戚横恣、宦寺盗柄之祸,何从生焉?”
- 13.
缮葺释义:亦作“缮缉”。谓修理房屋、墙垣等。《旧唐书·良吏传下·姜师度》:“六年,以 蒲州 为 河中府,拜 师度 为 河中 尹,令其缮缉府寺。”《宋史·李寿朋传》:“寿朋 以席为屋,督吏寀缮葺,未数月,復其旧。”清 和邦额《夜谭随录·谭九》:“往岁零雨,屋舍倾圮,佐领无力缮葺,老朽无容身处。”
- 14.
膺俞释义:亦称“膺中俞”。中府穴别名。
- 15.
船桥释义:⒈用船只搭建的浮桥。《辽史·圣宗纪一》:“丙寅,驻蹕 土河。以暴涨,命造船桥。”《元史·石抹按只传》:“中统 三年,授 河中府 船桥水手军总管,佩金符,以立浮桥功也。”⒉上甲板的前高处,指挥船只航行的处所。
- 16.
趋驰释义:⒈奔忙;奔走。唐 元稹《韩克从太子通事舍人制》:“勑前 河中府 参军 韩克从:闻尔之齿长矣,而犹趋驰冉冉,其何以堪?”郭沫若《蜩螗集·<松崖山市>诗序》:“劳劳行役咸为生活趋驰,亦颇具不屈之意。”⒉指交往。唐 李白《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》诗:“佐郡 浙江 西,病闲絶趋驰。”⒊供驱使。唐 郭湜《高力士传》:“辅国 趋驰末品,小了纤人,一承攀附之恩,致位云霄之上。”唐 皮日休《三宿神景宫》诗:“明发作此事,岂復甘趋驰。”⒋奔走效劳的机会。指任职。南朝 宋 鲍照《谢随恩被原疏》:“小得趋驰,星驾登路
- 17.
鹳雀楼释义:唐 代 河中府 的名胜。 原在 山西 蒲州府 西南(今 永济县),前瞻 中条山,下瞰 大河。因常有鹳雀栖息,故名。后为 河 水冲没。